分享

婚姻的大忌,说得太透彻了

 小尘记事本 2022-08-28 发布于广西
图片

图片

因为一个暑期特长班,桃子家爆发了一场家庭大战。

女儿开学就要小升初,这个暑假,桃子给女儿排满了补习班和预科班,过得比上课还忙。桃子向来严厉,在家里说一不二,女儿虽然不想去,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桃子发飙的原因是,女儿瞒着她翘了预科班的课,跟几个同学出去玩了一天。

是小学同学约好的毕业聚会,女儿不敢跟桃子说,跟爸爸软磨硬泡了半天才同意。

桃子意外地在家长群你看到了聚会的照片,勃然大怒,冲父女俩发脾气,责备女儿只知道玩,指责老公纵容女儿。

桃子的音调越来越尖利,女儿低着头一直在哭,老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你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桃子脱口而出这句话后,老公腾地一下子站起来:“这个家配不上你,别人怎么努力你都不满意!”

甩下这句话,老公带着女儿摔门而去,留下桃子愣在那里。

因为她和老公刚才脱口而出的那段对话,是那样刺耳又熟悉,曾经一次次回荡在她并不快乐的童年。

桃子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

妈妈漂亮优雅,有情调,但是姥姥家的经济条件很不好,妈妈最终只能嫁给普普通通的父亲。

妈妈心气高,这段婚姻让她失望和委屈,对爸爸,她是冷漠和挑剔的,她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桃子身上,她总是说:“女儿很像我”。她很爱桃子,但是也格外严厉。

一路在妈妈的严格管教下长大,桃子很乖,哪怕是不愿意做的事情,也都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她努力考上不错的大学,有了不错的工作,一步都不敢懈怠,她总是怕妈妈会失望。

图片

妈妈却似乎对这个家永远不满意。

她对父亲,总是充满挑剔,哪怕爸爸只是扣错了一个扣子,不小心弄脏了衬衫,菜做得咸了一点,都能引起她的勃然大怒。

爸爸时时刻刻小心翼翼的样子,桃子看得心疼。

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一辈子都没有出息”,爸爸几十年来沉默又小心翼翼的样子,桃子看着心疼。

她因此想逃离那个家,逃离父母那段令人窒息的关系。

工作之后,桃子努力攒钱,终于首付了一套小户型,准备搬出去住。

妈妈却说什么都不同意。

爸爸第一次为了女儿和妈妈据理力争,妈妈用最刻薄的话指责爸爸,爸爸最后说的,也是那句“是不是不管我们做什么,你永远都不会满意?”

图片


图片

“你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你永远都不会满意!”

时隔几十年,那些熟悉的话再一次响在桃子的耳边,只是这一次,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自己和自己的伴侣。

因为爸妈的婚姻,桃子对于亲密关系有一种本能的逃避,她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愿意谈恋爱,她对婚姻没有信心,也并不向往。

直到她认识了现在老公。

老公性格温和包容,和桃子刚好相反,两个人恋爱两年后结了婚,结婚后有了女儿。

桃子是个完美主义者,家庭生活、女儿的教育,都是她亲力亲为,和老公比起来,她是更强势的一方。

这么多年来,老公一直包容着她,她也习惯了这种包容。

直到那一刻,老公第一次冲她发火,摔门而去,她才意识到,这么多年,在这段婚姻中,这个家庭里,自己是这样的颐指气使,而老公和女儿一直忍受着自己的指责挑剔。

父母的婚姻,是在冷漠和指责中煎熬着的几十年,也是桃子最想逃离的一种亲密关系。

结婚时,她曾暗暗告诉自己:我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婚姻变成父母那样,我也一定不会成为妈妈那样的人。

她为这段婚姻付出很多,用心照顾老公和女儿,负责他们的衣食住行、考虑他们的方方面面,但也因为付出得多,不知不觉就会寄予过更多期望,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回报”。

于是,她对老公和女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使女儿学习很好,各方面已经表现优秀,也总觉得没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不断加码,越来越挑剔。

桃子第一次意识到那个问题: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和妈妈一样的人呢?”

图片

图片

“为什么明明我很讨厌父母的很多行为,却最终变成了和他们一样的人?”

这是很多人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现的一个残酷真相:

我们最终,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是啊,为什么不管如何努力,我们都难以摆脱“复制父母”的阴影?

这并布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

父母,不管是可爱的,还是可憎的,都是成长过程中,我们最熟悉、最亲近的人。

一个婴儿,当他呱呱坠地,从他张嘴说话、下地走路开始,就在不自觉地模仿自己最亲密的人——父母。

这种模仿,会持续很多年,从生活习惯到表达、思考到三观,在哺育和陪伴成长的漫长日子里,我们不知不觉就吸收了父母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是血缘,也是亲情,也是安全感最初的来源。

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是的,当一个孩子去面对位置的世界,他会模仿父母面对这个世界的方式,那会让他更有安全感。

就像一个人不管吃过多少美味的餐厅最让他有熟悉感的还是家里做饭的口味,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日益深刻的。

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感关系时,我们会下意识地去模范我们曾经熟悉的处理方式。

而在这个模仿的过程中,我们会模仿到好的,也会模仿到坏的。

所以,我们可能会模仿到一个幸福融洽的相处模式,也可能会“继承”父母之间令人痛苦的婚姻关系。

图片

图片

如果我们终将变成我们最讨厌的人,那是不是就永远无法打破魔咒、得到幸福了呢?

其实,魔咒在被发现的那一刻,也给了你一把可以破解的钥匙。

当我们知道有一些负面情绪和错误的处理方式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和对父母去继承时,我们也就可以找到破解它的方式了。

我们要接受这种影响和继承的客观存在,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

我们要学会面对父母的不完美、原生家庭有缺陷,我们也要接受自己的不够完美。

生命是一个过程,它需要的是经历和体验,而不是完美。

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某一部分其实来自我们并不喜欢的父母的那一刻,我们该有的不是厌恶憎恨,而是怜悯理解。

它或许曾经是让你的生活不幸福的根源,但你已经长大成人,拥有自己的世界,你应该有勇气也有能力去重塑属于你的独立人生。

“为什么我最终成为了自己讨厌的人?”

如果你只是沉溺在自我怀疑甚至攻击中,问题就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那些曾在父母的阴影下成长起来的并不美好的东西,并不应该成为评价自己的标准,更不是攻击父母的理由。

我们父母是普通人,他们有他们的不容易,他们已经尽力爱我们了。

图片

图片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他们不够爱我们呢?

人是有习惯性的负面偏好,就是更关注坏的一面,而忽略好的一面,这是人类祖先为了生存而发展出来的能力。

这有利于人类更容易发现危险,更容易生存下来,但是一点都不利于我们的幸福。

尤其在原生家庭的问题上,因为我们受过伤害,就下意识地只关注伤害,看不到父母对我们的爱。

假如你觉得父母不爱你,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自己静静回忆成长的几十年,梳理与父母相处的一点一滴,也许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原生家庭,伤害是真的,爱也是真的。

很多时候,伤害背后也是“爱”。

不但如此,我们还要看到:从父母身上,我们还继承了很多的优秀品质。

那些不让人喜欢的品质,那些讨人喜欢的品质,共同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我们。

只有我们真正客观看到父母或者说原生家庭的爱与伤害,我们才可能找到那把驱散阴影的钥匙。

那个阴影不该比你的自我更强大。

有裂缝的地方,阳光才可能照进来,让你的自我足够强大,开花结果。那么,你不仅仅是复制者,也会成为一个新的更加幸福的命题的创造者。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来自电影《功夫熊猫》——也许你的故事不是从快乐开始,但这不能决定你的一生,关键还是看你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