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檀园,一座墨香弥散的精巧花园

 寻梦游仙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位于上海嘉定区南翔镇混堂弄5号的檀园,是明代文学家李流芳的私家园林,因园内有两棵青檀树而得名“檀园”。檀园虽然不大,但园内布局紧凑,葫芦形的水池居于园中,四周厅堂环立,洞壑盘旋宛转,曲廊贯通全园,体现出江南私家园林的特色。

李流芳,字长蘅,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嘉定南翔一官宦人家,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李流芳是明代诗人和书画家,他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明代万历三十四年,32岁的李流芳中举,后又两度赴京参加殿试皆不第,他回到家乡,建造檀园,绝意仕途。

明末清初,清军攻破嘉定城,三次对城中百姓进行屠杀,檀园也在“嘉定三屠”中毁坏,直到2011年,才得以修复。重建的檀园借鉴了江南诸多古典名园的造园艺术,力求体现出李流芳的人格情操和艺术成就,又顾及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檀园成为一座意境之园和纪念之园。

檀园的门厅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硬山顶建筑,门厅两侧樯上嵌有圆形的精美园名砖雕,檐下是李流芳题写的“檀园”二字。门厅内悬有一块“每蒙天一笑”的匾额,这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能画》中的诗句,意为其诗画之作能博人一笑足矣。

走过门厅,迎面是李流芳吟诗作画、会朋晤友的次醉厅,也称花篮厅。在门厅与次醉厅之间立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石上刻着“峥骨”二字,李流芳因当时朝廷为魏忠贤把持,对官场现状感到失望,于是无意仕途,他将情感寄托在了山水诗画之中。

次醉厅四周皆为落地的长窗,光线从落地长窗的花格间射入厅中,使得厅堂敞亮了许多。李流芳为人耿直,诗风清新自然,文品更是为士林翘楚,他归隐家乡后,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李流芳经常和友人在次醉厅中聚会,他们在此吟诗作对,喝酒作画。

次醉厅的正堂上悬挂着一幅《画中九友图》的绘画作品,这幅作品描绘出李流芳绝意仕途后,在家专事文学研究,诗词、书画、篆刻方面皆有建树,他与明末清初的董其昌、杨文聪、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时敏、王鉴并称为“画中九友”。

次醉厅右侧是缘牵亭,缘牵亭旁的“长蘅墨迹碑廊”内汇聚了李流芳的楹联、榜书、中堂等共15幅碑刻作品,有行书、草书、楷书三种字体。李流芳书法源于苏轼,并受董其昌的影响,书法风格浑厚而大气、自然而严谨。

次醉厅后面是一个葫芦形的池塘,名为“芙蓉沜”,也被称为“荷花池”,这里是檀园的中心,檀园的的建筑大都围绕着这片池塘而建造。因池塘形似葫芦,取其谐音寓意为“福禄”,由此可见当年园主人的匠心之举。

站在次醉厅旁的观景平台上,可以看出檀园以水景为中心,向多边延伸,用高墙将喧闹的市井隔开。并采用层层遮挡、层层透析的方法,营造出曲径通幽、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在有限的空间内运用“小中见大”的原理,营造出“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园林格局。

沿长廊来到芙蓉沜右侧,此处临水建有一座石舫。在江南的许多园林中,哪怕园中的池塘再小,园主人都喜欢建一座石舫,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主人的儒雅风格。石舫取李流芳字为“步蘅舸”,石舫共分三段,前舱略高,尾舱为二层小楼建筑。

步蘅舸也称不系舟,其前舱四周均为漏窗,配有葫芦形的雕花。中舱凹陷,宽大而舒畅,两侧设有坐踏,舱壁上下各配方形漏窗。拾阶绕过屏风进入后舱,这里是供佣人休息或煮茶的地方。登楼观望,园中景色一览无余。

从眼前的不系舟,似乎可以看到当年的李流芳虽有进士之才,但因朝廷的昏暗,可谓是生不逢时,他空有报国之志,然仕途进退维谷,这艘不系舟,反映出他欲进不能,欲退不成的困境。似乎还看到李流芳与一批文人墨客在此铺纸挥毫,吟诗作对,纵论天下,痛斥阉党的情景。

芙蓉沜左侧是“三可堂”,三可堂是一幢二层的小楼,楼前是一个小小的庭院,庭院的门头上刻有精美的砖雕,门楣上嵌有“天道酬勤”。在庭院围墙上嵌有古代流传的二十四孝砖雕,据说这些砖雕都是从古城苏州运来的。

一座石板曲桥横架芙蓉沜上,曲桥边是“翏翏亭”,“翏”代表着羽毛新生丰满,欲展翅高飞之意。当年李流芳虽然息了做官的心思,寄情书画,但他内心深处还有报国之志,翏翏亭寄托了李流芳仕途不济的苦闷,他在亭中写下了《九日翏翏亭独坐看花感怀有作》的五言诗。

芙蓉沜南侧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因山上峰峦起伏,山中洞壑宛转,石径宛转,遍山长满藤蔓植物而得名“萝壑”。这里是檀园最精华之处,全园的主要景点都在此周围。沿长廊拾级而上,来到山巅,山顶上是重檐六角攒尖顶,檐角高翘的“招隐亭”。

招隐亭名取自宋代文学家王灼的《招隐亭》诗,这也合了园主人“大隐于市,徜徉园林”之意。立于亭外假山上,俯瞰檀园,一池居中,曲桥横贯,鱼游浅底,厅堂周环,园中美景尽收眼帘。据说,李流芳常常和朋友们在此聚会,吟诗作对,下棋作画。

沿湖走到芙蓉沜的尽头,是一座称为“飞瀑流云”的太湖石假山,这座假山在造型上采用了传统造园的叠山理水的技法,整座假山虽然规模不大,但十分精巧。假山上一道水流沿山势跌宕而下,太湖石的刚与流水的柔完美地组合,愈加蕴含深意。

面阔五间、四面环廊的宝尊堂位于芙蓉沜南侧,是檀园的主建筑,也是园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采用对景的手法,这就是从次醉厅观赏点,可以观赏宝尊堂;或从宝尊堂的观赏点,可以观赏次醉厅,而这相互的观赏点都是观景的最佳位置。

宝尊堂分为两厅,北厅是李流芳书画和诗词作品陈列室,南厅设有李流芳的全身铜像,以及明清两代文人赞颂李流芳及檀园的诗词作品。李流芳隐居檀园后,便以书画为生,他的诗文雅洁自然,潇洒清丽。而他的绘画则是笔墨淋漓,清绮恬静。

出宝尊堂,向南有一处称为“谷诒燕翼”的小院,这里是檀园的住宅区域。小院入口处是一座典型的徽派门楼,门楼上嵌有大量的砖雕,极尽精美。这些砖雕运用了雕、浮雕、镂雕和空雕的手法,释放出丰收、吉祥、舒适、安闲和荣昌子孙之意。

小院两厢是慎娱室和剑蜕斋,慎娱室是李流芳的画室,李流芳以画出名,但也精于书法、篆刻等,慎娱就是告诫自己虽然可以娱乐,但不可过度。剑蜕斋是李流芳的书房,他的很多诗文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当时的文坛名人钱谦益、侯桐等人常来檀园与李流芳谈诗论词。

檀园造景多采用太湖石,太湖石是石灰岩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奇石,具有“皱、漏、瘦、透”之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之一。“龙涵芳硕”是檀园中著名的奇石,它经太湖水千年打磨后,外形酷似苍龙腾云驾雾。

园子一角的“琴书轩”,名取自东林文人钱谦益在文中提及檀园“琴书箫闲、香茗浓烈”。据说,此处原为李流芳书画之余抚琴、吟诵、吹箫消闲之处。琴书轩为正四方形的飞檐翘角建筑,南北圆形门罩上精雕藤蔓花草,东西粉墙上开有漏窗,轩外迴廊围以木栏,并置有美人靠。

纵观檀园,尽管它是后来复制的仿古建筑,但它小巧玲珑,宁静典雅,有曲廊贯通全园,廊随桥引,移步换景,徜徉园内,如在画中。清代学者钱大昕曾说:“槎上多名园,以长蘅先生檀园为最。”檀园是园艺爱好者、人文历史爱好者,值得一游的地方。

小贴士:1、自驾路线:市区—A12沪嘉高速公路(南翔出口下)—沪宜公路—解放街—南翔老街停车场;2、轨道交通:乘坐地铁11号线至南翔站,出站后向西步行20分钟可达,或乘坐南翔2路、3路可至檀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