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对夫妻结婚时,都希望相濡以沫,白头偕老,就像童话故事那样——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但是生活并非童话,生活中会有很多的事情,考验着夫妻双方的感情。 可能是工作太忙,导致对枕边人的忽略;可能是婆媳不合,让人心力交瘁;可能是新生儿到来,让夫妻手忙脚乱,等等。 婚姻是人类关系中最亲密的关系,良好的婚姻让人获得甜蜜感和幸福感。 但事实上,完美无瑕的婚姻是不存在的。 婚姻就好比一张银行卡,只顾着刷卡,却不往卡里“存钱”,这样的婚姻迟早会透支。 当婚姻承受不住因透支带来的各种矛盾时,最终只会以分崩离析收场。 虽然没有毫无瑕疵的婚姻,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让婚姻变得幸福。 而想要婚姻幸福,首先最重要的是学会与伴侣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习有效的表达, 筑起爱的桥梁 在婚姻生活中,并不是交换信息就叫沟通,更重要的是交换想法、观念和感觉。 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夫妻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当夫妻双方遇到冲突时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更好地化解冲突。 婚姻中,最忌讳的是无效沟通,无效的沟通会损耗人的精力,同时也会损耗夫妻的感情。 有人说:无效沟通是婚姻危机的根源。举个例子:拉拉想要先生陪她去看电影,但是先生那天晚上有工作要处理,告诉拉拉没办法陪她去。拉拉生气地说:“你每次都这样,让你陪一下我就这么难吗?那个老张对她老婆多好啊,别说陪她看电影,就是她老婆想要天上的星星,他都愿意摘给她。我就这点小小的要求,你都不能满足,你根本就不想陪我,所以用工作当借口吧。” 先生被拉拉说得火冒三丈,于是一场争吵就开始了。 其实,拉拉想要表达,先生能够多点时间陪伴她,而不是一味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但她却用错误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不满,这就是无效的沟通。 这种无效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双方闹得不愉快,长久下去可能会引出更多的矛盾。 常见的无效沟通有:指责、抱怨、命令、比较、强人所难等。这些表达方式都是婚姻里的灾难。 我们要拒绝这些无效的沟通,学会正确的沟通,将婚姻危机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在《非暴力沟通》的书中指出,有效的沟通有四要素: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首先,不带评论的观察。 其次,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和情绪体验。 再次,清晰地说出自己的内在需求。 最后,提出请求。 如果运用上面拉拉的案例,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针对以上的案例,利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拉拉可以这样跟先生说: ◆ 老公,我知道你们公司上了新项目,让你这段时间很忙,压力也很大。(观察) ◆ 可是刚刚我让你陪我看电影你却一口拒绝,让我感到很难过。(表达感受) ◆ 让你陪我看电影,是因为我希望你多点时间陪陪我,同时也希望缓解你的压力。(说出需求) ◆ 如果你今天工作不是特别紧急,就陪我去看电影,然后带着美好的状态进入明天的工作,你看可以吗?(提出请求) 当我们这样表达的时候,也许先生就能理解我们的意思,同时他也会觉察到自己因工作太忙,忽略了对我们的关心,可能就会改变工作模式,腾出时间来陪伴我们。 在进行有效沟通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首先,观察的时候,我们只观察事实,不进行评论。 也就是,在与伴侣沟通过程中不带任何评论,只陈述事实。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用词,避免用“总是”、“从不”、“很少”等词语进行表达,因为这种表达就是一种评论,而非陈述事实。 比如,你答应我要带我们去旅游,可总是说话不算数;你下班后,宁愿打游戏也从不帮我带孩子... 其次,当我们表达感受的时候,要区分感受和想法。 感受是一种情绪状态。例如:开心、惊喜、满足、振奋、甜蜜、安心等等。 而想法往往带着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观点、评判、比较等,这些想法都不是真正客观的,而感受却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再次,在说出自己内在需求时,既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又要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对方的言论让我们感到委屈,我们渴望获得对方理解的同时,也要明白对方并不是想发脾气,而是希望得到尊重和支持。 最后,提出请求时,要区分请求和命令。 比如,拉拉希望先生陪他去看电影,先生因为工作加班拒绝了。这时候拉拉有两种回应方式: 第一种是:“看场电影都不陪我,你肯定没有把我放在心上”。 这种反应带有责备、评判和强迫性,是种命令。会让人觉得不答应就会受到责罚、产生内疚。 第二种:如果你说“老公,我知道你最近很忙,没关系,我约闺蜜一起去看,下次你一定要陪我去哦”。 你做到尊重先生的感受和需求,这就是请求。 由此可见,有效的沟通方式对于婚姻来说有多重要,它是用一种看见彼此、尊重对方、互相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这种沟通方式能大大提升夫妻间的感情。 在婚姻中,除了有效表达,学会聆听也是有效沟通的另一种方式。 学会聆听, 让爱在心间流动 说到聆听,人们往往有两个误解。 一个误解是认为:倾听谁不会?认认真真地听对方的表达就好了啊! 另一个误解则是:沟通不是以说为主吗?如果一味只是倾听,那么听的这个人算沟通吗? 的确,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表达,畅所欲言才是沟通该有的姿态,但是婚姻里,如果只有一个人唱独角戏,那婚姻就缺乏良好互动。 好的婚姻应该是,一个在说一个在听;一个在闹一个在笑;夫妻一起唱双簧,这样的婚姻才是有活力、有情感流动的。 而且在夫妻对话中,往往倾听比说话更重要,因为倾听是尊重、信任对方的表现。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因为在沟通中,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听和说的比例,应该是2:1。 如何更好地聆听呢? 首先,一个好的聆听者应该保持良好的专注。 举个例子:如果你今天上班遇到不开心的事,回到家里想跟伴侣聊一聊,结果伴侣盯着电视看或者埋头玩手机,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应你,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会觉得不爽,觉得他一点都不关心自己。 或者你想跟伴侣诉说你的感受,对方却总是用各种说教打断你的说话,你会不会说着说着就很没劲? 但如果对方坐在你身边,专心聆听你说话,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觉得心理舒服多啦。 所以,在对方表达时,要专心聆听,这也会是表达爱的形式。 其次,仅仅保持专注地聆听还不够,我们还要肯定对方的感受,而不急于给出建议或者否定对方。 人们在倾诉时,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寻求对方的认同,如果对方能够对我的感受表示理解,我们就会感到安慰; 如果对方只是干巴巴的给出建议,或者很理智地分析我们哪里做得不对,是无法安慰到我们,甚至让我们觉得更加烦躁。 不是不能提建议,而是在提建议时,先肯定对方的感受。 比如,先生说:“这段时间我可能要出差一段时间,你这段时间公司也有新项目要忙,还要送孩子上下学,一个人能搞定吗?” 一个不会聆听的妻子可能会说:“那你就不要老出差啊,干脆跟你领导说调岗好了。” 这时候可能丈夫听完就会不爽,想着明明我在关心你,你倒责备起我来了。 而一个善于聆听的妻子可能会说:“我知道你在关心我,我也理解你的担心,你放心出差吧,我能处理好这件事。不过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跟领导反馈一下,尽量减少出差的次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令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所以,我们既要学会认真聆听,同时在聆听时学会肯定对方,并给予有效的反馈,这样才能双向互动,达到真正有效的沟通。 种下种子, 才是促进良好沟通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种子,即使运用再好的表达技巧,或者即使非常认真地聆听伴侣的需求,都无法达成我们想要有效沟通的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在运用这些沟通技巧的同时,也能种下种子,这会有助于夫妻间的志同道合。 该种下哪些促进沟通的行为呢? 1. 不要打断他人说话,等他人完整地把话讲完。 ![]() 或许当你在和别人对话的时候,开始仔细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 看看你能否察言观色,看出他们有话要说。 除非对方明显已把要说的话说完,不然不要开口。 如果你很有意识种下这颗种子,它将深入到你的潜意识里。 2. 想要夫妻关系和谐恩爱,就要尽可能多说和谐的言语。 3. 想要听到伴侣对你说更多甜蜜、浪漫、温暖有爱的话语,就要种下柔和的言语。 4. 想伴侣跟你进行有效沟通,而不是经常说些抱怨、指责、比较或吹毛求疵的话语,就要种下有意义的言语。 5. 想要伴侣对你真诚,不说谎、不夸大其词、不表里不一,就要种下诚实的言语。 以上的几颗促进有效沟通的种子,不仅可以在伴侣身上种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种下这些种子。 当种子打开的时候,不仅看到我们跟伴侣间有美好的沟通,甚至跟整个世界的人都将有良好的、有效的沟通。 虽然这世界上没有百分百完美的夫妻关系,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改变言语和行为来种下种子。 老话说:沟通是通往幸福的桥梁。 从现在开始,通过有效表达、耐心聆听,种下种子,来构建一座你与伴侣心连心的桥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