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塘诗苑•第238期】端午专辑:汩罗江上怀沙客 一曲离骚唱到今

 申江诗潮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浦塘诗苑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端午节快乐
律  篇

端午感怀

张国胜

网络浮飘箬叶香,屏前杯酒润诗肠。

墨新震泽始初读,尘暗离骚近半忘。

邻壁驱邪悬艾绿,吾曹信笔写雌黄。

冷看万物行商化,解粽无须识九章。

注:《文选》吕向注:“雌黄,善恶也。”

屈平故里濯沧浪,遥对清波举一觞。

采石江头哀太白,昆明湖畔奠观堂。

少陵湘楚归舟逝,交趾子安沉海亡。

应是文人偏爱水,怀沙歌处雾苍茫。

注:太白:李白,字太白。传说采石江舟上醉酒捞月落水而亡。观堂: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少陵:杜甫,自号少陵野老。由长沙往岳阳的小船上去世。子安:王勃,字子安。自交趾探父返回途中溺海。 

端午读《离骚》

简斋

端午月明江水滔,西窗伏案读离骚。

芳菲岂与污泥糅,乌鹊焉同彩凤翱。

独醒修身难济世,众酣攘杰竟流涛。

忍看屈子劳商意,泪眼茫茫仰首号。

端午读骚

范立峰

端午时闻传楚音,九章天问动吾心。

高冠岌岌同谁识,长路迢迢独自寻。

人有激情方可活,诗无浪漫不能吟。

涉江此去何须恨,一曲离骚唱到今。

原韵奉和立峰兄《端午读骚》

虞通达

吴山楚水有知音,未废灵均万古心。

树蕙滋兰耘九畹,植松培竹待千寻。

登天抚彗纵情论,御气乘雷放胆吟。

自爱爱人尊正则,且抛哀怨颂而今!

注:《离骚》有句“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步韵立峰老师《端午读骚》

顾锦希

一雁汨罗随楚音,圣贤荒驿抱丹心。

美人角黍招魂祭,纤手蒲觞掩泪寻。

端月浮云追月影,面风逝水叩风吟。

离骚孤愤哀歌唱,长啸赋诗闻至今。

步韵立峰老师《端午读骚》

王怡宁

当年屈子启芳音,绝代诗人写惠心。

世险元知长路漫,志嘉未忘碧兰寻。

哀民涕泗山中啸,忧国踟蹰江畔吟。

怅望离骚歌一曲,苍凉余韵到而今。

步韵范立峰老师《端午读骚》

卞祖君

蕙带兰桡奏楚音,高才殊绝九歌心。

怀沙抱石江中逝,击楫浮舟水底寻。

千载湘流屈原恨,终篇骚句后人吟。

粽包樽酒酬佳节,铭记先贤鉴古今。

端午有怀

史济民

龙舟将近鼓声沉,似听离骚动地音。

踯躅山川九天问,逡巡烟雨独悲吟。

怀沙不负清江水,报国常存赤子心。

岁月沧桑留胆魄,雄风浩浩入胸襟。

飘飘万户粽香多,朗朗唯余诵楚歌。

双主沉沦终灭国,孤臣独醒岂随波。

吟骚悲叹躅流水,破郢忍看投汨罗。

屈子英灵今若在,当驱虬凤驾银河。

端午怀屈原

胡岳铭

岂有诗魂委浊尘,从来板荡识忠臣。

怀王宫殿皆藤蔓,屈子祠堂满烛氤。

箬叶粽包温似玉,蒲枝门挂凛如神。

千年竞渡酬英烈,香草美人湘水滨。

端午节有感

沙棘

胜日喜逢端午节,香风却伴泪双行。

光阴一寸愁肠断,思绪三分惜楚亡。

孰使荆门蒲草瘦,谁知屈子汨罗殇。

国兴不忘前车鉴,众志成城图自强。

端午咏怀

沙棘

蒲风摇动湘江水,耳畔九歌天际涛。

千载离骚同对酒,万家乐赋共持蒿。

青芦角黍寄吾意,彩带香包系尔曹。

复旦神州怀屈子,贞刚有质引为豪。

注:贞刚有质,化用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句。

神州怀故人
端阳思屈子

过端午

奚文琪

五月艳阳佳节又,户门蒲剑粽飘香。

老翁江畔咏《渔父》,小子河中任艑郎。

波涌桨摇舟竞渡,鼓擂声沸帜飞

相邀屈圣同乘兴,鹤驭长风醉故乡。

端午节有感

李传芬

节日传承华夏情,离骚求索动心声。

门悬艾叶袪邪毒,民食粽粑怀俊英。

屈子国忧千古赞,曹娥父孝九州荣。

龙舟擂响震天鼓,破浪巨轮开远程。

端阳吊屈原

戴家鼎

草木葱茏榴似燃,江湖沸溢恸苍天。

雄黄酒暖酬骚客,香粽筵开吊楚贤

河岸旗摇争鼓舞,龙舟竞闹喧阗。

端阳国假全民祭,文化非遗世代传。

近端午感怀

汪泽霖

榴花米粽竞舟行,耄耋临窗感慨生。

不羡冰台会清静,但祈药酒话和平。

世间处处美山水,心境时时好性情。

儿伴同龄人可在?惶惶梦幻听悲声。

端午怀屈原

李积慧

屈庙遗宫玉笥邻,山峦重叠梦萦尘。

征鸿挂影潜贞洁,倦鹤倾心感庶民。

耿耿忠言襟抱远,滔滔清韵句留真。

灵均怀石魂销处,角黍年年祭此身。

注:玉笥:玉笥山为屈原庙遗址。 

己亥端午祭

吴津生

浴兰五月溢清芳,屈子祭辰毋敢忘。

艾草菖蒲门巷碧,雄黄醅酒里闾香。

长歌天问七弦雅,清咏离骚千古章。

解粽竞舟诗祖慰,汩罗玉骨耀潇湘。

己亥端午菜乡游

吴津生

年年端午看龙舟,今赴江南菜镇游。

满畈果蔬翻碧浪,大田棚布闪银绸。

经营变法村村范,谋度维新处处周。

解决三农天地广,齐心逐梦结同俦。

读骚感悟

徐上杰

诗海无涯情也滔,首推还得数离骚。

行廉志洁风仪亮,文约词微气节高。

荐士明章忠义立,求贤美政诽言遭。

楚辞光耀九州映,歌赋遗篇国粹豪。

二 

夏初五月遇端阳,重读离骚泪湿裳。

乏力回天洞庭泣,无望救楚汩罗殇。

心存社稷理应赞,胸拥平民德以彰。

史载千年后朝警,行廉风正国方强。

端午抒怀

付金凤

楚湘千里汨罗江,沪上街头望故乡。

艾叶悬门邪秽逐,龙舟竞浪鼓锣忙。

离骚辞赋章章切,天问诗篇字字慷。

万古忠臣应笑慰,乾坤朗朗国家昌。

端午感怀

刘依群

一年一度粽飘香,户户门前艾草望。

争赛龙舟哀屈子,遥闻楚乐泣诗章。

江南细雨将侬缅,塞外黄沙哭汝殇。

今日汩罗涛汹涌,回眸那刻尽沧桑。

端午节

赵立礼

沧海两千春,遗踪应化尘。

有山仍有水,无楚也无秦。

五月看舟楫,九州怀故人。

唯君名不朽,世代祭灵均。

悼屈原

吴弘

屈子德馨身,高阳好嫡孙。

奸雄阴霭布,圣主雾云翻。

直谏遭诬逐,循良遇谤冤。

灵均达心志,汩水濯忠魂。

绝  篇

端午望秭归

(轱辘体)

陈石年

一曲离骚唱到今,湘波凭吊觅知音。

千年求索路修远,彼岸茫茫安可寻。

灵均沉底魄难寻,一曲离骚唱到今。

千古沧浪清浊水,臣冤不濯泪沾襟。

索句端阳何物寻,在兹一掬为公心。

汩罗江上怀沙客,一曲离骚唱到今。

蜀葵

詹毅敏

玉立婷婷五色霞,也宜沟畔也宜家。

新妆淡绾迎端午,逐梦翩然到海涯。

注:蜀葵:又名端午花,花语为“梦”。

香囊

詹毅敏

七彩冰丝细擘分,裁琼绣锦捻金针。

梦回更觉馨香醉,疑是幽兰拂绿沈。

注:绿沈:浓绿色。

端午粽箬香

简斋

每逢重五粽登场,街巷飘来箬叶香。

柜上又添新品种,商家借力价飞扬。

端午赛龙舟

简斋

向晓苏河迎旭阳,红旗飞舞众情昂。

龙舟水上竞相逐,勇立船头是俊郎。

屈原

黄熙源

屈子高风昭日月,九州齐仰奉如神。

谁赢百姓年年祭,自古中华唯一人。

煮粽

黄熙源

厨灶又飘新粽香,一年一度过端阳。

会须明日龙舟竞,观罢偕君共品尝。

端午龙舟

黄熙源

情感国殇诗泣血,冤朝天问对苍穹。

每逢端午龙舟赛,竞向江河觅楚翁。

端午

裕祥

门前青艾一枝横,满屋粽香端午情。

夜读离骚闻击鼓,九歌高古系苍生。

艾蒿

裕祥

默默无闻不媚高,清香绿叶为民劳。

驱蚊防疫避邪瘴,端午门前挂艾蒿。

端午怀屈原

吴祈生

汨罗烟雨伴青山,引唱离骚震九寰。

借得灵均天问笔,阅人尘界判忠奸。

端午随感

葛建新

五月端阳艾草青,辟邪除瘴插门庭。

鼓鸣奋楫龙舟逐,华夏腾飞锦绣屏。

端午有寄

史济民

巍巍太岳哲人遥,天水奔流落九霄。

日月光辉照千古,离骚一读一魂销。

端午杂咏

史济民

烟雨汨罗何许凉,诗人去后几沧桑。

吟坛今日怀先哲,一咏离骚一断肠。

端午忆屈原步和史先生

赵立礼

昏聩庙堂心透凉,东君不见出扶桑。

衔悲屈子沉江底,软尽人间铁石肠。

注:屈原《九歌∙东君》有句“照吾槛兮扶桑”。

己亥新诗投汨罗

林云

浦塘入社一年多,己亥新诗投汨罗。

蒲酒三杯知己遇,楚江流处共吟哦。

龙舟胜战

李传芬

巨龙端午正腾天,碧水竞舟飞箭弦。

诗祖船头鸣战鼓,愁云彼岸入深渊。

粽子深意

李传芬

层层粽叶蕴芳容,求子功名耀祖宗。

角黍安知人世意?精华奉献不轻松。

艾草神功

李传芬

端阳艾草宅悬香,却鬼还除五毒忙。

神面魔心今尚在,钟馗亮剑佑东方。

咏屈原

王林根

三楚茫茫汩水寒,美人香草艾蒿残。

离骚一曲横眉吼,敢问皇天社稷安。

己亥端午将至

王林根

煮粽闻香思屈子,千年五月又相逢。

东流汨水龙舟舞,鼓响青蒿两岸葱。

端午吊古

王林根

折一枝青蒿吊古,挥千锤巨鼓喧天。

今宵酿得三湘酒,化作甘霖慰九泉。

端午怀古

邹国华

青蒿楚粽木兰开,四海含悲大地哀。

一曲离骚千古颂,忠魂屈子屹香台。

端午感怀

唐韵文

重五家家飘粽香,菖蒲黄酒度端阳。

今年鬓发又添白,慢读离骚品韵章。

悼屈原

静山流水

清辉千古照森林,一曲离骚唱至今。

天问经年谁索解,汩罗江畔楚魂寻。

午日蒲风送楚音

(轱辘体)

曾宪英

午日蒲风送楚音,低徊高亢尽椎心。

汨江渺渺三千载,难洗左徒幽怨沉。

 

扁舟风雨路难寻,午日蒲风送楚音。

感念灵均求索句,拳拳赤子守初心。

 

独醒多艰古到今,芳兰茝蕙伴行吟。

虽经九死不曾悔,午日蒲风送楚音。


词  篇

紫玉箫·祭屈原

黄熙源

怀石投江,离骚明志,世间唯子高人。蒙冤罢黜,受上官诬陷,缘此沉沦。竟又流放,难自辩,痛绝忠臣。肩被发,悲吟泽中,化作英魂。

民虽两度千载,端午复追寻,浪逐舟奔。遗篇浩瀚,贯长虹,留正气满乾坤。仰观天象,君必是,已列星辰。今遥拜,如念故园,请飨佳醇。

鹧鸪天·端午怀屈原

虞通达

角黍菖蒲争送香,榴花绽处又端阳。人歌胜代嘉皇树,世念流亡咏国殇。

驱疫瘴,控玄黄,银河竞渡也平常。再无哀郢怀沙恨,且坐神舟去远航!

注:1、嘉皇树,《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2、国殇、哀郢、怀沙,均《楚辞》篇名。

3、末句,用《楚辞·远游》意。

鹧鸪天·己亥端午祭

吴津生

端午含熏夏日长,离骚邃曲寄潇湘。一腔碧血悲无尽,满目疮痍恨未央。

离故土,逐他乡,徘徊汩水路弥茫。铮铮铁骨随波逝,辞赋长河流九章。

鹧鸪天·己亥端午梦寄

吴津生

五月正阳入梦乡,一弯新月照西墙。湘山鸟语吟诸子,楚水渔歌起九章。

兰蕙翠,艾蒿香,濯缨江渚饮雄黄。旆旗锣鼓龙舟竞,悼祭灵均玉骨刚。

注:正阳即端午,灵均系屈原字。

端午节安康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鹧鸪天·端午抒怀(新韵)

徐质陶

又到端阳荷朵鲜,万家裹粽念屈原。美人香草离骚赋,正气清风理政篇。

悬艾叶,挂菖兰,驱邪避害保平安。龙舟竞渡同心桨,破浪争夺时代先。

少年游·端午追思屈原

李积慧

汨罗江畔,龙舟争渡,榴锦照烟霞。狼毫轻蘸,江山似画,春去也堪夸。

载梦却将悲言赋,经雨愈清嘉。振翅苍鹰盈腔血,衔家国,怅天涯。

桂殿秋·忆屈原

胡洪瑞

端午里,艾蒿香。屈子蒙冤咏国殇。天问九章修法度,浩然正气万年扬。

浣溪沙·端午节

来来去去

共沐端阳万象欣,香从角黍九州芬。家家蒲艾拒邪瘟。

破浪竞舟金鼓急,飞珠溅玉楫桡频。腾龙奋进慰灵均。

吃粽子迎端午


主编:范立峰

编辑:王怡宁

制作:励雨婷

校对:卞祖君

终审:潘承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