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江诗潮・第092期】谈诗说词:范立峰读诗话品诗识趣(总432期)

 申江诗潮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作者简介:范立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浦塘诗苑》《申江诗潮》微刊主编。在国有大型企业长期从事宣传、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喜爱阅读和写作,近年来热衷于格律诗词的学习和创作,笔耕不辍,有创作诗词发表于报刊、杂志以及公众号。

读 诗 话:品 诗 识 趣






我国品诗类的作品——诗话 ,渊源流长。如果不是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而是从钟嵘的《诗品》算起,也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当然,学术界认为,诗话的开山鼻祖当为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莫属。诗话大抵分为两类:一类偏重于理论,如《诗品》是也;另一类偏重于就诗说事,也即随笔类,如《六一诗话》。理论类的诗话更注重系统性、专门性和正确性,而随笔类的诗话则以“闲谈”的方式进行,除了说理外,则更具有趣味性。近年来,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一些诗话作品,尤其对随笔类的诗话更感兴趣,在轻松的阅读中增长了许多诗歌创作的知识。

下面我引几则诗话作品与大家共享。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诗圣杜甫创作诗歌向来重视炼字,他在五十岁时写诗表达了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而这一“过”字正是印证了杜甫用字的严谨。这则诗话中说到的陈公,即陈从易,系北宋诗人,著有《泉山集》,他得到了旧本杜甫的诗集,因为诗集中一首诗中缺了一个字,让大家补,结果众说纷纭,用疾、落、起、下等,但都不如杜甫的原字“过”字。杜甫的原诗为:“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官是先锋得,材缘挑战须。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这“过”字是形容蔡都尉动作敏捷,在战场上如鸟儿一样,在万人呼喊声中飞过,非“过”字不能用。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有三偷。偷语,最是钝贼,如傅长虞“日月光太清”,陈后主“日月光天德”是也。偷意,事虽可罔,情不可原,如柳浑“太液微波起,长杨高树秋”,沈佺期“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是也。偷势,才巧意精,各无朕迹,盖诗人偷狐白裘手也。如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王昌龄“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是也。

学诗当然可以临摹,可以借鉴,但切忌抄录,切忌简单替换古人诗句中的几个字,不管是否符合自己作品的风格、内容而作为自己作品中的句子,尤其是名句、名作,则更当谨慎为之。常见有些作者套用古人名句用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也不管是否契合,一用了之。岂不知有些句子用后反而弄巧成拙,不伦不类,既糟踏了名句,也未见自己的作品有何出彩之处。更有作者,觉得他人作品好,改几个字署上自己的姓名发表,则贻笑大方矣。愚以为,借鉴古人作品,借句为下,借势者为上也。

清顾嗣立《寒厅诗话》:古人有一字师。张桔轩诗:“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曰:“佳则佳矣,而有未安。既曰'一树’,乌得为'何处’?不如改为'几点’,便觉飞动。”又虞道园尝以诗诣赵雪松,有“山连阁道晨留辇,野散周庐夜属橐”之句。赵曰:“美则美矣,若改'山’为'天’,'野’为'星’,则尤美。”又萨天锡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道园见之曰:“诗信佳矣,便有一字不稳,'闻’与'听’字交同,盍改'闻’用'看’?”古人论诗,一字不苟如此。

清袁枚《随园诗话》:诗得一字之师,如红炉点雪,乐不可言。余祝尹文端公寿云:“休夸与佛同生日,转恐恩荣佛尚差。”公嫌“恩”字与佛不切,应改“光”字。《咏落花》云:“无言独自下空山。”邱浩亭云:“空山是落叶,非落花也。应改'春’字。”《送黄宫保巡边》云:“秋色玉门凉。”蒋心余云:“'门’字不响,应改'关’字。”《赠乐清张令》云:“我惭灵运称山贼。”刘霞裳云:“'称’字不亮,应改'呼’字。”凡此类,余从谏如流,不待其词毕也。

“一字之师”典出《唐诗纪事》: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古人留下了许多一字师的佳话,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例如文中提到的,既然前面写了“一树”,指向已经非常具体了,后面怎么能用“何处”呢?例如,闻与听,其实是同义,在对仗句中即为合掌,故改为“看”字更为合理。从古人的探讨、修改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作品不一定要写得多,而应写得好,与其写了许多粗糙、带病且平庸的作品,还不如写精、写好每一首作品。如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以是得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以是得名。“兵卫森画戟,宫寝凝清香”,韦应物以是得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以是得名。“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以是得名。“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以是得名。“华裙织翠青如葱,人门下马气如虹”李贺以是得名。古往今来,诗坛涌现了无数诗人,也创作出了无数作品,但大浪淘沙,真能留下来的又能有几多?!

清袁枚《随园诗话》: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生活就是老师,生活中处处有诗。杜甫认为,并非只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才是老师,有许多人并非是老师,但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善于在周围的人中发掘诗的题材。如袁枚在挑粪者、野僧的语言中受到启发,写出了佳句就是一例。关注生活,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是创作诗歌的不尽源泉。

END

主编:范立峰

制作:张雪梅  励雨婷

校对:卞祖君

组稿、语音:贺正芳








4、来稿一律用word文档,5号宋体,靠左排列,用简体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