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近年来最好的国产青春剧,当属那部《最好的我们》。 这部由作家八月长安小说所改编的网剧,一扫国产青春片狗血意淫玛丽苏的弊病。 讲述了因为非典中考难度降级,这让成绩并不突出的耿耿有幸进入重点高中振华中学,从而遇见物理学霸余淮,开始了3年的高中生活。 凭借着接地气的情节,清新怀旧的画风,以及对单纯且美好的校园青春生活的怀念和追忆,打动了不少观众。 片中主演清爽自然的形象、写实的故事情节让剧集一经播出,就成为当年的现象级网剧。 至今在豆瓣上,保持着8.9的高分。 而在最近,电影版《最好的我们》也上映了。 剧版珠玉在前,影版是否能够保持口碑佳绩,扭转大众对于国产青春片的刻板印象呢? 迷影君今天就来说一说这部电影—— 最好的我们 My Best Summer 电影版由新人导演章笛沙执导,也是他的长片处女作。 影片基本忠实于原著的故事,讲述了高中时代的“学渣女”耿耿和“学霸男”余淮成了同桌,在高中三年期间共同成长,经历分别又重逢的故事。 不同于剧版的平铺直叙,电影版以倒叙的方式开始讲述。 影片一开场就拉到了十年之后,此时已经成为女摄影师的耿耿(何蓝逗 饰)回到故乡。 在一场高中同学会上,耿耿再一次与已经消失七年之久的余淮(陈飞宇 饰)重逢了。 而这次时隔多年的再次相遇,却在耿耿的内心掀起万千波澜,触动了回忆的开关。 耿耿问余淮: 七年前,你想对我说的话,到底是什么? 一句话将他们的思绪重新拉回到无忧无虑的高中时光。 十年之前的那个夏天,正是高中的入学季。 原本成绩平平的少女耿耿,因为超常发挥进了考取了当地著名的重点高中“振华中学”。 就在入学报道的那天,学霸余淮在成绩榜前,第一次注意到了女孩耿耿。 因为两个人的名字连起来,恰好就是“耿耿于怀”。 从此,俩人开始了“相爱相杀”的高中三年同桌生活,并认识了简单(王初伊 饰)、贝塔(周楚濋 饰)、徐延亮(陈帅 饰)等朋友。 少男少女们一起经历着青春的成长与遗憾,而耿耿和余淮之间也逐渐产生了懵懂而暧昧的好感。 高考后,当耿耿满怀期待憧憬约定兑现之时,余淮却忽然消失不见了。 七年后两人重逢,这段耿耿于怀的过往,让两人再度面临情感的抉择。 一张在打闹时被抓拍的照片,一个被余淮顺手写错名字的课本,一段用相机记录下的欢聚时光都还历历在目。 但是余淮却劝耿耿放下这段感情: 我们再也不是同桌了。 各种遗憾、不舍、放弃的情绪翻涌而下,让人好奇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也期待耿耿和余淮能不能解开这段误会,不留遗憾。 从故事的角度来看,电影虽然因为时长所限,删掉了一些配角人物的支线情节。 但在故事主线方面对于原著的还原度很高—— 每个人的青春里,或许都都曾经有过那么一对耿耿于怀的过往。 每个人的青春也都有结束的时候,总会有一天要和它说声再见。 耿耿与余淮之间,那段发生在高中时代的青春故事,有笑有泪,有爱也有遗憾。 这些遗憾成为了记忆里与蝉鸣、绿荫、钢笔、试卷融在一起的青春: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才是最好的我。 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 而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导演还着重刻画了不少高中时代的生活细节: 课堂上老师总是嘴上说着是送分题,但学渣们永远是一脸懵逼。 上课睡觉被老师罚站,学渣最怕被老师叫家长,高考前老师不厌其烦的叮嘱细节…… 这些非常具有共鸣感的情节,或许会让每一个经历过高中生活的人都能够感同身受吧。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当中还加入了不少剧版的彩蛋人物。 比如: 流水的耿耿余淮,铁打的张平张峰。 剧版中的班主任张平与数学老师张峰,在影片中继续扮演了老师的角色。 想必也会令很多剧版粉丝会心一笑吧。 除此之外,影片最成功的地方无疑是—— 男女主角演员的选择,非常契合角色的设定。 00后的陈飞宇和99后的女演员何蓝逗—— 两人在年纪上非常契合原著,所以饰演高中生是可信的。 尤其是女演员何蓝逗,绝对是影片的最大惊喜。 作为一名新人演员,何蓝逗的外表并不是那种第一眼的美女。 但她稚嫩的面孔和娇小的气质,可以说是十分符合耿耿的设定,再加上非常自然质朴的演技,让她诠释出了最元气满满的一版耿耿。 让人相信,她就是高中时代里很常见的那个不太自信却也不至于自卑,没有专心于学业反而有各种绮思幻想的小姑娘。 对原著情节的忠实还原加上男女主角满屏的青春气息,无疑是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 (这段镜头很像是模仿《初吻》) 说完了优点,有必要再说一下影片的缺点。 必须承认的是,作为一部国产青春片,影片也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这一方面是因为—— 新人导演的掌控力不足,让影片在改编上有些虎头蛇尾。 虽然导演极力地想要在两个小时的时长里,将原著的大部分细节还原在影片中,但却显得有些顾此失彼,让影片的节奏显得琐碎乏味。 整部电影都如同一场流水账一样,很多情节没有前提铺垫也没有后续解释。 以至于除了主角耿耿余淮之外,所有的配角戏份都变得可有可无。 不仅如此,还有泛滥全片的柔光摄影和MV式拍法,也让影片显得虚浮悬空。 而另一方面,影片也没能摆脱大多数国产青春片的通病—— 剧情的失真感。 实际上,原著小说中除了爱情之外,还包含了太多的主题: 努力与成长,尊严与执着。 而这才是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会对网剧版产生共鸣的原因。 它的故事的主题不仅在于爱情与错过,而在于人生和成长中所需要背负与经历的一切。 可惜的是,到了电影中,这些现实元素都被一笔带过。 整部电影除了前半段的高中生活片段还算有趣之外,后半段基本就是耿耿余淮之间的爱得撕心裂肺的恋情。 讲真,青春片不是不能刻画爱情。 但问题在于—— 倘若青春里只剩下这些撕心裂肺和玛丽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会不会显得太不现实了呢? 高大帅气而又痞疲的学霸男,爱上了傻白甜的呆萌学渣女。 这样的人设不仅套路,而且多少有些玛丽苏。 男主角余淮不仅主动给女主角剥虾仁,还能目送上了女主角上公交之后,又从后门下车给对方制造惊喜,俨然就是一个资深撩妹高手。 至于影片的结尾更是非常仓促。 原本男主角因为自己的家庭而背负了沉重的现实枷锁,为了不拖累耿耿而七年不去见她。 可紧接着,女主角就在大桥上上演了一场风风火火“日剧跑”。 随后电影就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这种转折可以说非常生硬突兀。 此外,导演还刻意加入了一些非常俗套的煽情戏码,显得非常套路。 比如: 歌手汪苏泷饰演的怪胎学长,在余淮的帮助下以大合唱的形式完成对女神的告白。 这段情节的植入完全就是为了煽情而煽情,而且也很脱离现实逻辑。 毕竟在现实中,我们很难相信临时改变合唱曲目,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大唱表白情歌,居然还会收到老师的表扬。 迷影君只能说一句—— 别人家的青春可真美好啊! 最后,有必要再来谈谈男主角陈飞宇的演技—— 这无疑也是影片最大的减分项。 作为名导陈凯歌之子,陈飞宇遗传了父母的良好基因,颜值和年纪都非常符合角色。 可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演技有很生涩的地方,偶像包袱很重,饰演余淮的时候总是避免不了举手投足之间刻意地耍帅装酷。 如果说演高中时代的余淮是因为还能靠本色出演的话,那么成年之后的余淮的世故和隐忍,就表现得非常尴尬且浮于表面。 讲真,这个镜头基本就是翻版WYF啊! 以至于每当电影切换到成年之后的剧情时候,总会让人觉得出戏。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最好的我们》只能说是一部差强人意的国产青春片。 看完电影之后,更想念刘昊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