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家,我的职责是“把我,恰恰是我,对生活的感受传达给观众。”如果我试图传达某种别样的东西,那么我就偏离了真理。站在这个角度上,《四平青年》可以说是这位东北草根导演的一次「真理传递」。影片中那充满乡土气息的对白,摇晃的摄影镜头,粗糙的影像风格,理想主义塑料匪帮情义,廉价业余的制作方式,让《四平青年》带有一种强烈的魔幻感。但这种魔幻的背后,恰恰是当代中国社会最真实的侧面。那些隐藏在城乡结合部里的底层生存逻辑,砍刀金链子貂皮大衣背后的芸芸众生,是很多人不曾了解过的农村社会的缩影。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影片中光是涉及到各种生殖冲动的粗口就不下百余次,昆汀·塔伦蒂诺看了也得甘拜下风。「它融合了昆丁、盖里·奇、周星驰特色,充满了捣鼓精神,给很多大导演一个亿都拍不出来。」但另一方面,影片的确切中了很多三四五线城市青年们的内心与共鸣。电影是造梦的工具,而张浩则用电影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黑帮片狂想。成长于录像厅时代看着港片长大的青年们,在年少时可能都有过幻想成为陈浩南、山鸡,叱咤江湖快意恩仇的枭雄梦,而《二龙湖浩哥》的出现,恰好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种虚妄的幻想。电影中的浩哥一面满嘴说着脏话光着膀子,出场就跟人钻苞米地,与黑帮片中的大佬形象相去甚远,但同时他又是一位为兄弟两肋插刀、坚持着朴素的江湖义气原则的四平市扛把子。这种东北味的“土气”人设和剧情刻意模仿黑帮片追求的“洋气”感,形成了一种古怪却另类的东北cult美学,也是《四平青年》能够收获三四五线城市观众群体的关键所在。此外,这种港风和东北风之间所代表的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以及片中所展现出的对于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文化的怀旧与追思,在某种意义上,与去年爆红的《野狼disco》可谓殊途同归。但没想到的是,随着《四平青年》的爆火出圈,也让浩哥摊上了麻烦。影片走红后不久,四平市文化局的领导找到了剧场。由于片中的角色出口成脏,而且多次出现的开赌场、吸毒、嫖娼、涉黑等情节,认为影片影响了当地形象,一度要求剧场辞退演员删除视频。最终,影片从视频平台下架,但“二龙湖浩哥”却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戏外的张浩成了网友口中传颂的黑道大佬,言必称一句「浩哥」,俨然是初代东北狠人界的精神领袖。「戏里是瞎闹,我哪是黑社会老大,平时看见打架我都躲在走,生怕血崩到身上。」殊为可惜的是,浩哥在狠人界的地位,在近几年已被《马大帅》中的「辽北第一狠人」彪哥给取代了。幸而对浩哥的这次封杀并没有维持太久,领导开始松口,同意张浩等人继续拍下去。但要求他们注意控制尺度,尽量避免黄赌毒和脏话。到了2014年,张浩又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续集《二龙湖浩哥之风云再起》。他在开机之前就写好了剧本,并且几经修改,特意规避了黄赌毒元素,粗口也减少了很多。还拿出了所有积蓄,买了摄像机和摇臂,打算拍一部更像电影的作品。相比《四平青年》过于简陋的故事线,续集的故事变得复杂起来,采用了三条故事线,同时延续了前作生猛粗糙的喜感,设计了更多笑料,继续讲述了二龙湖浩哥的江湖往事。剧情讲述了青年企业家蓝百万因为失误用错人, 被手下勾结反派李老八出卖,导致失去了公司。在最落魄的时候,蓝百万遇到了二龙湖浩哥。因为不忍见蓝百万自杀,义气当先的浩哥决定替蓝百万出头,带兄弟帮其夺回公司,从而引发一系列风云激荡的乡村黑帮故事。虽然还是那片苞米地,还是那个带兄弟锄强扶弱的二龙湖浩哥。但这部续集的反响远不及第一部,不少评论认为:「他们爱看我们飙脏话,现在我不能骂人,也不沾黑社会了……我自己都不喜欢。」观众想看的是热血豪迈的江湖义气和简单粗暴的黑帮仇杀,但为了保证影片能够在视频平台上线,原本的东北扛把子浩哥,不得转型成一个行侠仗义、打击不法分子的正面人物,让人感叹江湖难混,拍片不易。同年,张浩还推出了一部番外短片《二龙湖浩哥之今生是兄弟》。影片从现代黑帮片变成了抗战题材,讲述了二龙湖浩哥为了帮兄弟营救被日军抓走的父亲,带领村民勇敢抗争日本侵略者的故事。短片只有30多分钟,无论是剧情台词还是整体制作都比较粗糙廉价,给人一种山寨cosplay的感觉,甚至很多场景都跟闹着玩一样,给人感觉就是随便找了个乡下农村拍的。不过,张浩本人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剧情,但苦于没钱,导致内容的完成度不高。在拍完了这三部作品之后,张浩跟人合伙成立了四平青年文化传媒公司,专门拍摄网络电影和广告,并尝试和更专业的制作团队合作,他一手打造的「二龙湖浩哥电影宇宙」也迎来了全面开花的时代。从2015年的系列第三部《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开始,「二龙湖浩」和「四平青年」分为两个系列进行。这两个系列都以张浩主演的浩哥为基础,衍生出一个相当庞大的电影宇宙。系列先后衍生了包括:《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四平青年之偷天换日》、《二龙湖浩哥之江湖学院》、《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战古惑仔》、《二龙湖浩哥之江湖学院2》等作品,此外还以剧中反派蓝百万为角色衍生了外传电影《霸道总裁蓝百万》,如此庞大的电影宇宙,让这一系列成为了网大领域的超级IP。在这些作品中,浩哥用自己擅长的东北幽默,演绎了各种啼笑皆非的农村人混黑道的故事。随着浩哥作品的影响越来越大,他的影片中不乏李修贤、吴志雄、卢惠光、雷宇扬这样的香港黑帮片演员加盟。依靠自己的电影,张浩一步步完成了的小镇青年们的黑道江湖梦。与此同时,张浩的电影也从当初的草台班子自娱自乐,逐渐变得正规化和商业化。以《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和《四平青年之偷天换日》为例,两部作品在视频平台的分账票房分别高达220万和173万。反响最好的《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战古惑仔》更是收获了千万级的分账票房,而这还只是2016年那个国内网大刚刚兴起的时代,二龙湖浩哥作品的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恰恰在浩哥人生最顶峰的时刻,又一次遭遇了致命打击——2016年,为了整治视频平台网大的乱象,广电总局开始加大互联网视频节目的整治力度,处理了150多部内容存在违规的网络剧网络电影,凡是涉及到了黑帮斗争、校园暴力、封建迷信、蹭热度爆眼球等内容的网大都遭到下架。2017年4月,《四平青年》系列网络大电影被下架。当时张浩身边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好的信号,只有张浩不以为然 :既然黑帮拍不了,就改拍抗日题材,毕竟主旋律肯定错不了。2017年张浩自编自导自演了《二龙湖浩哥之乱世豪情》,影片基本上是《二龙湖浩哥之今生是兄弟》的升级版,在拍摄质量和思想立意较前作都有很大的提升,场景和之前相比较也讲究了许多,开场就是激烈的战争场面,虽然没有飞机大炮,也是炮火连天。因为背景放置在了战争年代,浩哥变成了打鬼子的英雄好汉。虽然少了江湖草莽气,但不变的却是骨子里透着村痞的狠劲儿和东北爷们儿独有的尿性。《乱世豪情》的分账票房达到了700万,这部影片之后,《二龙湖浩哥》系列逐渐脱去土味画风。作为导演的张浩,也开始尝试更多类型上可能性。首先是模仿香港鬼马喜剧风格的《二龙湖疯狂代驾》,影片讲述了做代驾的浩哥意外救了一位异国公主,因此遭到了国际杀手的追杀,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惊心动魄而又啼笑皆非的故事。而在另一部作品《四平青年之喋血曼谷》中,浩哥则真正尝试了一把大制作。电影有着很明显要向港产动作片致敬的意味,浩哥这次饰演了一位身患绝症的动作替身演员,身怀绝技却怀才不遇,家庭生活不顺,还屋漏偏逢连夜雨查出身患癌症。心灰意冷之际远赴泰国“求死”,却因一场意外被认成FBI,误打误撞卷入一场歼灭金三角毒枭行动。影片不仅远赴泰国实地取景,还请来动作影星邹兆龙出演,故事格局也变得更加国际化。虽然情节依旧是YY,故事还是经不起推敲,但不得不说,影片的制作水准已经与当初的乡土喜剧不可同日而语。当年那个在四平gai里吃烧烤的浩哥,如今在曼谷的街头抓毒枭;当年他骑着摩托都能摔进苞米地,如今他从直升机上跳伞也毫无压力。同年,张浩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农村爱情题材的网剧《二龙湖爱情故事》。在剧中,浩哥再次回归自己的故乡二龙湖,影片讲述了农村青年张立东回乡创业并收获爱情的故事。该剧很明显是对标《乡村爱情》系列,但不同于《乡爱》那种家长里短的家庭剧画风,《二龙湖爱情故事》的整体风格要显得更为年轻时尚,以小人物的悲观离合为主题,实际上更多的是借助东北幽默和乡村情景来制造笑点包装都市青年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虽然还是囿于成本限制,该剧存在剧情拖沓等问题,但口碑却相当不俗,至今在豆瓣上保持着7.8分的优异口碑。如今第二季刚刚播出,故事依旧发生在张浩的家乡二龙湖。以前的浩哥是「粗俗」的代名词,现在的他逐渐成为了家乡四平的文化代言人。近年来,张浩除了拍电影之外,又和四平市公安局合作拍摄了一系列短视频,用轻松搞笑的原创短视频进行普法宣传,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了千万级的粉丝关注。今年年初,张浩还作为草根喜剧明星,还登上了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的舞台,收获了不少粉丝的支持和鼓励,证明其在东北喜剧方面的影响力。虽然如今的张浩已不再是那个把人生目标定为吃顿烧烤、买辆摩托的四平青年,但世俗层面的成功并没有改变张浩的性格,他始终不曾远离自己的故乡二龙湖。「我肯定是离不开二龙湖,我要是换到一个新地方,在那待较长的时间,我身上的喜剧元素会被慢慢消磨掉。但我只要还在二龙湖,只要跟那的人聊天,每次都能产生新的灵感。」多年以后,当浩哥站在二龙湖的那片苞米地前,他也许会想起老三带他去干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2.9天狂揽556万分账,二龙湖的浩哥又回来了!丨影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