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忆儿时经典,惊悚反特连环画《一双绣花鞋》!

 迷影映画 2022-08-29 发布于江苏

又是一周的连环画重温栏目。

本期推荐的是1981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双绣花鞋》的连环画。

《一双绣花鞋》曾经出版过多个版本的连环画,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手绘版《一双绣花鞋》、《C-3之谜》以及根据舞台剧版推出的剧照版连环画《一双绣花鞋》,情节方面则各有差异,但基本忠实于小说原著。


对于《一双绣花鞋》这部曾经红极一时的手抄本小说,相信那些年过五旬特别是有过知青经历的人都会感到无比亲切。

虽然最初仅以“手抄本”形式出现,但因其集惊险、性感与奇妙于一身,使得这部“第一地下小说”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知识青年中广为流传。由于“手抄本 ”的数量有限,这部“恐怖小说”便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民间广为传播。

许多人在传播中添油加醋,使故事情节越传越神秘。就算没看过「一双绣花鞋」,也一定听过它的名字。据说当时,每读几页,总要四下张望一下,看看屋里有没有诡异人影,才敢继续读下去。


小说作者况浩文笔名林兰,重庆市巴县人,1950-1952年,在西南革大一期学习,后分配到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侦察处任参谋。

1956年况浩文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一双绣花鞋》、《南岭之鹰》、《宝笈疑云》、《麒麟花》、《企业家》、《风荷》等中、长篇小说及电影文学剧本。其代表作《一双绣花鞋》是况浩文五十多年前写成的作品,其灵感来自于作者在西南公安部侦查处工作时的亲身经历。

那个著名的开头,把恐怖、性感和神秘奇妙地烩成一锅。在情节上,它也许并没有超过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模式,但经过当时地下秘密流传的过程,经过一个又一个饥饿的民间晚会口舌相传,一个又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字句相抄,便获得了伟大而自由的民间文学中那种来自大众的生命力,命很硬、很长。

《一双绣花鞋》从手抄本流传,到拍成电影,再拍成电视剧,到正式出版发行,走过了一段曲折而辉煌的历程,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