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不回到自己的房子里

 漂在一座城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9.8

哪怕北京有两千万人在假装生活,也还有两千万人想生活在北京。

全中国的年轻人都渴望在北上广的小出租屋里,一边吃糠咽菜,一边憧憬和畅想着自己有天能在这个城市风生水起。

然而,在中华大地的四面八方,在边疆,在漠北,在河南西部的小山村,在闽南沿海的小渔村,在长江中下游纵横阡陌的水田边上,有着这些人祖祖辈辈生长的村落、房屋、村庄。

在山峦与河流的魂魄里,有土生土长的根。

有些人的命运被连根拔起,顺着时代洪流飘然而下。

良善而古拙的中国人,总能发明出背井离乡这样倍感凄凉的词汇。

远在家乡的父母,或许会觉得他们的子女,独自一人漂泊在外,生活过的苦不堪言。

那倒也没有。

你管一下班就呼朋唤友大吃大喝彻夜玩乐叫苦不堪言?

别逗了。

他们苦涩的,不过是万家灯火里,自己买不起那一套好几百万的房子。

事实上,出租屋里住的倒也没有多差,风吹不着雨下不着,有水有电有吃有喝有冰箱有空调。

但那就是背井离乡。

我们的故乡,不过是楼低一点,车少一点,物价低一点,城市小一点。

拿着两三千的工资也可以过的很好,一切都是熟悉而惬意的。

那里有自己的房子。不管是自己买的,还是父母的。

那我们为什么不回到自己的房子呢?

不想结婚,不想过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不想被束缚,不想......

我们要去历沧海。

我们要去过千帆。

我们要去往星辰大海。

其实,都不是。

只是因为,我们回不去了。

要么是生养自己的地方,变了模样,要么是我们自己,变了模样。

人心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谁都不知道里面会飞出来什么。

可能是漫天璀璨的烟花,伴随着瘟疫和灾难。

我们给家乡打上了老旧、小地方、混吃等死、没发展前途的标签,嗤之以鼻地离开他,然后在二十几层的写字楼里眺望他,怀念他。

阿米绪人能够几百年恪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传统,在高科技时代过出了田园牧歌的生活。但毕竟那是极少数。

我们不回到自己的房子,是因为我们,回不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