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我把你删了。”

 漂在一座城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如需转载,请联系水哥授权

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创的
238篇文章


好朋友要记得互删
 

从去年过年开始,我会给微信好友列表里的所有人,挨个拜年。

从上到下,六七百人的样子。

除去不认识的,各种业务加的,剩下需要拜年的大概五百多。

这五百多,至少都是有过交集,能被我称为“朋友”的人。

从晚上9点多拜到12点多,手指都快搓秃噜皮了,拜的我脖子疼。

这年头不是群发的拜年少,基本别人都会回复。

但最尴尬的就是,你当人家是朋友,想拜个年,却发现别人早就把你给删了。

只留下一个红色感叹号,无比讽刺。

▼ 阿狸狸狸  作品 ▼

删人者,人恒删之。

微信的好友规则,是你把对方删了之后,对方不知道,只有在给你发消息的时候才知道。

这个设定,非常巧妙地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就是一切都在变。

你的朋友,其实是薛定谔的朋友。

薛定谔的箱子只有打开的一瞬间,两种可能坍塌到一种上,猫的生死才会盖棺定论。

同理,你的朋友,只有跟他联系的那一瞬间,两种可能坍塌到一种上,你才能确定他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红色感叹号。

尤其是好多年不联系的朋友。

发消息就像是抽奖,怀着忐忑的心情按下发送键。

接下来,是见证友谊的时刻,还是见证尴尬的时刻呢?

......

当然了,这种情况很少,除非是像我那样地毯式发消息。

否则,不会有人挨个问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跟谁关系如何,心里能没点儿逼数吗?

▼ 阿狸狸狸  作品  ▼

我专门用来加人拉群的微信号有好几个。

别人好几个微信号用来撩妹,做业务,我用来做好人好事。

因为好友太多,所以昵称重名的概率就极大。

列表里躺着五个吴彦祖,八个彭于晏,还有十二个石原里美,让我有种身在娱乐圈的感觉。

但这些都还好。

还有很多人,昵称不好好起,爱用表情符号,我把好友列表拉到#那一栏,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搁这儿跟我玩连连看呢?

明明是好友列表,硬生生给我整出了开心消消乐的即视感。

在海量的好友里,你根本分不清楚谁是谁。

所以一般我很少主动跟别人发消息,也就通过好友的时候,走一套“打招呼——拉群——提醒看群公告——求打赏(给不给都行)”这么个程序,除此之外,少有交集。

就这

▼ 阿狸狸狸  作品 ▼

好友数多了之后,小红点儿也多了起来。

我是有小红点焦虑症的。

看到有未读消息,一定要把它点掉,否则心里就会一直记挂着这个事儿。

有时候晚上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翻看那些号,把小红点给点了,不然饭都吃的不踏实

这些小红点儿里,也有直接把我删了的。

也就是说他可能刚刚加上我,说了一两句,就把我删了。

可能是觉得我不太靠谱,或者说觉得群里没他想要的,或者说突然不需要租房了,或者说就是单纯地觉得我烦。

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种我一般也就直接给删了。

倒不是因为有怨气什么的,而是微信好友数有限,能省下来一个是一个。

我自己倒是很少主动删人,要么是事出有因,要么是加了好几个号,只留一个其他给删掉。

加的人多了,你只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毫无感情的客服。有事儿说事儿,没有那么多闲话。

不然光这个情绪,就能把你拉扯地死去活来

但有时候,看到有人找我聊天,我其实还挺开心的,这说明别人也把你当朋友。

仔细想想,我有好几万个朋友呢。

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 阿狸狸狸  作品 ▼

大多数人被删,往往是很久以后才发现。

那种爱恨纠葛的前任不算。

这段关系,在一个谁都不知道的时刻,神不知鬼不觉地解除了,等你得到这个消息,已经成了个既定事实。

这就叫渐行渐远

小时候总觉得,朋友是可以一辈子的。

但小孩儿哪懂什么时间,他们连小明追上小华需要用多少时间都算不出来。

时间最大的能力,是遗忘。

尤其是这个什么都很快的年代。

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朋友,只存在于朋友圈,而不是一起喝的下午茶,一起吃的饭里。

我们会清理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人。

曾经多么要好的朋友,时隔多年再回想起来,竟是连长什么样子都记不起了。

是遗忘,也是成长。

成长很慢,遗忘却很匆忙。

匆忙到来不及跟那个从前的朋友,打声招呼,“嘿,对不起,我要把你给忘了啊。

或者,那声对不起——

其实,是说给从前的自己听的


-
 一别 
一念 
 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