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买房了吗

 漂在一座城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如需转载,请联系水哥授权

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创的

331篇文章

“慌慌张张”

这几天去面试,面试官看着我鸡飞狗跳的简历,眉头能拧成一团麻花。

从2016年开始,我几乎没一份工作是长于一年的,尤其是前几年,什么新疆西藏到处跑。

我连忙解释说,那几年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得已换地方。19年之后就好了,基本上就是定居在上海了。

我解释的时候慌不择路,用了“定居”一词。

面试官这时候就会意味深长地“噢”一声,然后抛出一个致命问题:

在上海买房了吗?

买房了吗?

房了吗?

了吗?

吗?

……

说真的,上次被这么密集问这个问题,还是过年时候去三姑奶奶家串门,一大堆七姑八姨在的时候。

我只能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

然后面试官又是意味深长地“噢”了一声

▼ 岑宝蓝  作品 ▼

像我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想要纯靠自己在上海买房,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难度很大。

郊区的小两室,首付都要差不多一百万。

假如毕业五年,平均一年就要攒二十万。

而在上海这种地方上班,一年要攒二十万,在生活还算节俭的情况下,你一个月得挣3万。

哪怕这是全中国平均收入最高的地方之一,月薪3万的,也是少数。

而且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当然了,这些年有很多造富神话,什么比特币啊什么短视频啊什么直播当网红啊,而且这波人也都是年轻人。

你比如说李佳琦,跟我同一年生人,已经能在上海豪掷上亿买下大平层了。

还有那些千万网红什么的,一个个都年轻的不行。

更不要说币圈,那真的是隔三差五造个亿万富豪出来

……

这些铺天盖地的新闻会让人觉得,这一届的年轻人都很有钱,财富积累的速度,吊打上一辈。

这就是信息偏差。

大部分上着班拿工资一个月几千块的年轻人,是不被看见,但真实存在的。

他们不是时代的弄潮儿。

但他们就是时代。

▼ 岑宝蓝  作品 ▼

在被面试官问到是否在上海买房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他到底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是想要确定我的家庭条件,还是我这些年的收入水平?

虽说人不可貌相,但我的穿着打扮和谈吐气质,也确实不像是能在上海买得起房的人。

是看我是不是真心地想要留在上海?

毕竟如果我买房了,那大概率就是贷款买的,背上几百万的房贷,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任性不靠谱的。

毕竟你要是去追求诗和远方,那银行就会让你知道什么叫远方。

是想看看我住在哪里,然后这个通勤距离是否对找工作有影响?

如果是租的房子住,那么换个地方,然后租到新公司的附近,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如果是买的,那这个通勤距离就很重要了,太远了的话基本上就不考虑了。

还是就只是随口一问?

但我这几天面试了三四家公司,基本上我说我会一直在上海工作的时候,他们都会这样问一句。

好像是否在上海买了房子,也成了对我的评估之一。

▼ 岑宝蓝   作品 ▼

我今天接到了一个朋友的婚礼请柬。

说实话,还挺突然的,但也没那么突然。

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们的另一个朋友结婚,我们俩都去给人当伴郎了。

当时闲聊的时候,他说刚买了房,最近正在盯着装修。

当时我隐隐约约猜到,他应该离结婚不远了。

首先就是年纪到了,二十八九岁。

而且他还在老家的医院工作,跟家里的来往也比较多,家人的影响也是个很大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他说他买房了,而且都快装修好了。

这也就意味着,结婚最大的硬件条件已经解决了。

很少有人会说自己买房是为了自己住的更舒服。

房子在中国人的眼里,更多的是一种符号。

都说房子不是家,但如果没有房子,就很难成家。

你很难说这到底是一种情结还是一种现实需要,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

但你不买房,就是结不了婚,这是现实

▼ 岑宝蓝   作品 ▼

近些年,房市好像没那么热了。

但大部分地区,很少会有人担心房价会断崖式地下跌。

以前一个家庭只需要一套房子。

现在,家里有几个孩子,就得准备几套房子。

年轻人对房子的需求,不仅仅是居住,还有个人的生活习惯、隐私权力、交通和生活便利等等。

结了婚,两口子组建成新的家庭,搬进新的房子,自此便是独门独户。

那种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而且当你有了孩子,你就又会去考虑他将来结婚买房。

毕竟你都不愿意跟你的父母住在一起,他又怎么愿意跟他的父母住在一起。

这是个是是代代无穷已的事儿。

所以买房更多的是释放了一种信号,这个家庭要拆分了,你要真正地独立出来了。

只是有时候,这个信号,显得昂贵了些。

-
  买房成家  
  何以为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