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安娜》,青春回记录里的爱与悔,罪与罚

 淄说淄话 2022-08-29 发布于山东
2019年第四期《小说月报》增刊,翻开第一篇是蒋韵的《你好,安娜》。拿到书后,用了一个晚上读完,看到最后一行字,恰好是零点。
一种久违的熟悉的温暖而又疼痛的感觉在心里蔓延,泪水再一次模糊了双眼。

蒋韵是我喜欢的作家。

蒋韵作品中的女子,都有着敏感丰富的内心,冰一样凛烈火一样灼热的情感,对于爱的追求,近乎虔诚。像《完美的旅行里》的陈忆珠,《上世纪的爱情》里的张采,《隐秘盛开》里的潘红霞,以及《你好,安娜》里的素心、安娜、丽莎、三美、子美……大多出生于五十年代,无论性格如何长相如何,她们身上,都带有一种特殊的美好气质。那是在现在的年代里越来越难见到的气质:纯净,浪漫,深情,执拗,决绝。这样的女子,,长相再平凡,也是美的。就如她对安娜的描写,“小小的安娜,十几岁的小少女,却正是从牛虻这里,学会了一往情深、永恒的崇拜:对那些美好的事物”“在静谧的阅读中,她开始悄悄蜕变……她的美是沉静而深邃的,有如一条深河。她从曾经的平凡中脱颖而出,让人惊讶。仔细看,她的五官,其实并没有多大改变,但,它们之间呈现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和美,变得神秘动人。”这样的女子,在文学著作中获得了美的女子,仿佛随时准备着为了一种虚无的浪漫情怀而牺牲。
所以子美和安娜,为了“边疆”而去条件艰苦的地方插队,吃尽苦头。所以安娜,为了救一头小猪跳进冰冷的河水,因此而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因为丢失了自己深爱的的——彭交给她的笔记本,而选择放弃生命。就像是素心,为保住彭的笔记本,不惜牺牲贞操和抢劫的歹徒交换。就像是丽莎,因为抗议母亲阻止她追求挚爱的舞蹈,而自杀,而自暴自弃,又把这份挚爱,嫁接于自己的女儿身上,终于为自己圆了那个舞蹈的梦想。就像是三美,为了那个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导演而屡受情伤。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在残酷的生存条件下,物质匮乏,但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精神世界是那么丰盈和充实,他们的血是那么热,情是那么深。
素心的妈妈与她的同事彭姐姐,子美和安娜,素心和三美和安娜之间的感情,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闺密,是一种纯净而深厚的比亲姐妹还像亲人的情谊。
然而爱情不期而来,破坏了素心、安娜和三美之间的亲密无猜。
在乡下插队的彭,这个来自京城、父母在运动来临时双双自杀身亡的孩子,让素心她们几个女孩子崇拜仰慕的知青,是他唯一的姑姑、素心妈妈的同事“彭姐姐”即将离开人世时将他托付给了素心的妈妈。如果爱情发生在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和素心之间,是长辈们所希望见到的,也许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可是,人和人之间的缘,有时候真是妙不可言,它从来也不讲究什么先来后到,时间长短。有人认识很多年,比不上有人只看了一眼。仅仅是火车上的一面,寥寥数语,彭和安娜之间就产生了微妙的电波。先认识并爱上彭的素心从那时起就应该预感到了威胁。


在三个女孩子中,安娜是美的,三美是美的,素心虽然满腹才华但是却天生长相上稍逊,而且,性情霸道,就是所说的“毒”。就因为父母为她生了个妹妹,八岁的她能自己一个人偷偷坐火车跑到千里之外的姨妈家去。亲情都想独占,更何况是比命还重要的爱情?
彭一直把她当亲妹妹看待,她却从未想过要这样的一个亲哥哥。
火车上的相遇,她已感到了不安,彭在她家遇到三美,和三美一起离开,求三美带他去找安娜,她隐约感觉到了威胁。这样的人报复起来,是可怕的。

彭和安娜之间,两个美好的青年,就是那么没有道理地互相吸引爱慕了。第二次见面在安娜家才交谈短短几个小时,彭就将他写着自己青春秘密和伤痕的笔记本背着人留给了安娜。而感觉背叛了好朋友素心的三美却无意中目睹了这一幕,在之后出于愧疚又将这件事告诉了素心。素心内心的难过、嫉妒可想而知。
在那个敏感的时代,经不起风吹草动的安娜妈妈把家中所有的“毒草”书籍全部付之一炬,并严禁家里人写日记。安娜唯恐彭交给她的笔记本被妈妈发现就藏在枕套里。却正赶上插队的姐姐丽莎突然带着在乡下结了婚的姐夫回来住,妈妈把房间让给姐姐,搬去和安娜她挤在一起睡,安娜怕笔记本暴露而给彭惹祸,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把它交给了彭视为妹妹的素心暂时保管。可是,她哪里知道素心内心的嫉妒之火已经熊熊燃烧。
素心虽然拿到这个笔记本时心情复杂不是滋味,但也把这个笔记本当生命一样爱护。她生怕被家人发现而天天背在书包里带着一起上班下班。
那个黑暗的夜晚,是她们命运的分水岭。
素心下夜班路上被坏人抢劫,笔记本丢失。安娜担心害了彭,也觉得对不起彭,选择在湖边自杀。送走安娜之后,彭从此在她们的生活中消失,而素心和三美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蒙上阴影。
没太有心眼却有着一副金嗓子的三美,作为一个演员,在一场政治风波中爱上了导演,但是她在和导演的恋爱中屡受打击。在回老家疗伤暂住素心家中时,她无意中发现了素心在国外出版的小说。那个实际上是自传的小说中,讲述了那个可怕的夜晚,素心被抢劫书包后,是怎样拼了命用贞操换回来了那个笔记本,并且,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没有向安娜说出实情。三美觉得是素心害死了安娜,自此和素心决裂。
素心的余生,一直活在负罪感中。她用安娜的笔名进行创作,她不交男朋友,不敢和爱上的自己的外教同事白瑞德走进教堂去结婚。
其实素心当年,也并不是有意要害安娜,她只是不舍得将自己用了那么大的代价换回来的笔记本,轻易还给安娜,她要让安娜也尝尝她的痛苦。可是,没想到,安娜会那样牺牲了自己。彭从此杳无音讯,素心和三美的友情因此而变得脆弱,她们以后的人生,无不受此影响。

四十多年的时间啊,他们几个人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也折射了老三届那一代人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
恢复高考后,素心大学毕业从一名本地大学老师到进京成为知名的编剧、作家。她以安娜为笔名,在戏中,写尽一生的忏悔。三美则从地方剧团进了北京成为知名的歌剧演员,因为嗓子坏了而出国。彭去了香港做生意发了财又在北京有别墅娶了个年轻的妻子。丽莎离了婚从插队的地方带着两个孩子回城,为了培养女儿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而做了保姆,就在带着酷似安娜的考上北舞的女儿女儿在雇主家吃饭而被彭认出。
直到四十多年后,回国的三美路过北京,去看在素心编剧的一出小剧场的戏剧演出,并在那里看到了彭。
戏剧散场后,他们三个人相互看着老去的故人,万水千山从心里走过,他们终于彼此释然,放下。素心提出将笔记本寄还给彭,彭也明了当年她为保护笔记本付出的代价。

一切终将过去,爱与恨,罪与罚,美好而又惨烈的青春,都像一出戏剧,在相逢一笑的温暖中,落下一帷幕。空留叹息。
我离他们的年代晚出生了近二十年,但是,我看蒋韵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却觉得自己仿佛便是其中的一个。或许,从素心,三美,安娜身上,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照见了自己的青春,在命运的无常里,感受到真,善,美,收获温暖,得到救赎。
蒋韵说,是因为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写下这本书。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老得忘记了一切,那么趁现在,还能记得,多写一点吧。
写下,是为了记住。写下,就是永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