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史记(卷58-2):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2】

 fuhaizhenren 2022-08-29 发布于浙江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2】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适逢。,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殖”增加积累。,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车服车马服饰泛指礼仪和用物。。然亦僭矣(jian)超越本分古代指下级冒用上级的名义、礼仪或物品。

太史公说:梁孝王虽然因为是天子亲兄弟、太后爱子的缘故,受封于肥沃之地为王,也正赶上国运隆盛,百姓富足,所以能够增殖其财货,扩建宫室,车马服饰和天子相似。然而,这样做也属于僭越行为了

【段意】:司马迁的论赞。指出梁孝王骄奢的原因,并认为这具有僭越的性质,是非法行为。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于宫殿中老郎吏好事者称道之也郎吏郎官。。窃以为令梁孝王怨望,欲为不善者,事从中生指宫中太后。

褚少孙先生说:我做郎官时,从宫殿中喜好说长论短的老郎官那里听说过梁孝王的事迹。我私下认为使梁孝王怨恨不满,要图谋不轨,想做皇帝,是从朝廷中惹出来的。

今太后指示代词。这或那。,女主也,以爱少子故,欲令梁王为太子。大臣不时正言其不可状及时。,阿意治小阿意曲意迎合。治小在小的方面讨好。,私说意以受赏赐私说(yue)意以私情求得太后喜悦。说“悦”。下同。,非忠臣也。

当时的太后是国家的女主,因为疼爱小儿子的缘故,想让梁王为太子。朝中大臣不及时直说这样做不可以的情由,而一味阿谀奉承,净管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情,私下讨好太后以求得到赏赐,这不是忠臣啊!

齐如魏其侯窦婴之正言也都。,何以有后祸景帝与王燕见燕见非正式的朝见即下文的小见。燕“宴”。,侍太后饮,景帝曰“千秋万岁之后传王。”

假如大臣们都能说出像魏其侯、窦婴说出的那番堂堂正正的话,怎么会有后来的祸患?景帝与梁孝王家宴,侍候太后饮酒,景帝说:“在我千秋万岁之后,把帝位传给你梁王。”

太后喜说。窦婴在前,据地言曰据地稽首伏地。据按。“汉法之约,传子適孙(di)“嫡”。,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于是景帝默然无声。太后意不说。

太后为此很高兴。窦婴在宴席前,伏地谏道:“汉朝的法制规定,帝位传给长子、长孙,现在皇上怎可传给弟弟,擅自搞乱高皇帝的规定呢!”当时景帝沉默不语。太后心里也很不愉快。

故成王与小弱弟立树下,取一桐叶以与之,曰“吾用封汝。”周公闻之,进见曰“天王封弟,甚善。”成王曰“吾直与戏耳只。戏开玩笑。

从前周成王和年幼的小弟弟站在树下,他拿起一片桐叶对弟弟说:“我以此封你。”周公听见了,向前拜见道:“天王分封弟弟,很好。”成王说:“我只不过和他开玩笑罢了。”

周公曰“人主无过举过举错误的举动。,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于是乃封小弟以应县封小弟以应县按成王削桐叶封叔虞于唐为晋之始祖事详《晋世家》。此云封应县盖与应叔之事相混显属误说。应周代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宝丰西南。县衍文。。是后成王没齿不敢有戏言没齿终生。,言必行之。

周公说:“作为君主没有不当的举动,不应该有开玩笑的话,说了就一定要做到。”于是就把应县封给小弟。从此以后,成王终生不敢有戏言,说的话一定做到。

《孝经》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此圣人之法言也法言格言。。今主上不宜出好言于梁王。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骄蹇日久骄蹇(jian)骄横傲慢。,数闻景帝好言,千秋万世之后传王,而实不行。

《孝经》上说:“不合法度的话不说,不合道理的事不做。”这是圣人的明训啊。当时皇上不应该用那种好听的话对梁王许愿。梁王上有太后可以倚重,骄傲纵恣已经很久,多次听景帝许愿之言,要千秋万岁后把帝位传给梁王,可是实际上不这样做。

又诸侯王朝见天子,汉法凡当四见耳。始到,入小见到正月朔旦朔旦夏历初一早晨。,奉皮荐璧玉贺正月献。皮荐鹿皮垫子。,法见法见正式朝见。后三日,为王置酒,赐金钱财物后二日,复入小见,辞去。凡留长安不过二十日。

另外,诸侯王朝见天子,根据汉朝的制度,应当一共只见四次。刚到京城时,入宫晋见,谓之“小见”;到了正月初一的清晨,捧着皮垫摆上璧玉向皇帝道贺正月,谓之“法见”;再过三天,皇帝为侯王设下酒宴,赐给他们金钱财物;再过两天,诸侯王又入宫“小见”,然后辞别归国。一共留居长安不过二十天。

小见者,燕见于禁门内禁门皇宫门。,饮于省中省中宫中。,非士人所得入也。今梁王西朝,因留,且半岁,与人主同辇,出与同车。

所谓“小见”,即在宫内不拘大礼相见,饮宴于王宫禁地,这不是一般士人所能进入的。现在梁王西入长安朝见皇上,趁此留居宫中,将近半年。他入宫和皇上同辇而坐,出宫与皇上同车而乘。

示风以大言而实不与示风放口风告知。,令出怨言,谋畔逆“叛”。,乃随而忧之,不亦远乎违背事理。非大贤人,不知退让。今汉之仪法仪法礼仪制度。,朝见贺正月者,常一王与四侯俱朝见,十馀岁一至。

皇上以夸大的言词讽示他将来要做皇帝而实际上又不能兑现,以致使梁王口出怨言,图谋叛逆,于是又跟着为他担忧,这不是背离事理太远了吗?除了大贤大德之人,不懂得谦恭退让。按汉朝的礼仪制度,朝见皇上庆贺正月,通常是一王和四侯一起朝见,十多年才进京一次。

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见,久留。鄙语曰鄙语俗话。“骄子不孝”,非恶言也。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使动词……为相。,如汲黯、韩长孺等,敢直言极谏,安得有患害

而今梁王却常连年入京朝见,并久留于京。俗语说:“骄纵的孩子不懂得孝顺。”这话说得不错啊。所以对诸侯王应当替他们设置好的太师太傅,让忠正敢言之士为相辅佐他,就如汲黯、韩长孺等人那样,敢于直言极谏,这怎么还会有祸患发生呢!

盖闻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进见。,燕见,与景帝俱侍坐于太后前,语言私说私说(yue)亲热和悦。私亲爱。。太后谓帝曰“吾闻殷道亲亲亲亲爱其亲属。,周道尊尊尊尊尊其长辈。,其义一也。安车大驾安车可以安坐的小车。此为太后自指代。大驾大行意即去世。,用梁孝王为寄托付。全句谓我死后把梁孝王托付给你。

听说梁王西入京师朝见,谒见窦太后,家人相见,和景帝一起陪坐在太后面前,他们母子、兄弟之间高兴地说贴心话。太后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

景帝跪席举身曰“诺。”罢酒出,帝召袁盎诸大臣通经术经术指六经真义。者曰“太后言如是,何谓也”皆对曰“太后意欲立梁王为帝太子。”

景帝跪在坐席上抬起身子说:“是。”宴罢出宫,景帝召集袁盎等精通经术的大臣说:“太后说了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袁盎等人一齐回答说:“太后的意思要立梁王为皇帝的太子。”

帝问其状,袁盎等曰“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质质朴。,质者法天效法。,亲其所亲,故立弟。周道文华美有文采“质”相对。,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本始原本原始。,故立长子。

景帝问其中的道理,袁盎等人说:“殷商的传统亲其兄弟,所以传位于其弟。周朝的传统尊其祖先,所以传位于其子。殷商的传统崇尚质朴,质朴就效法上天,亲其亲人,所以传位于弟。周朝的传统崇尚华美,华美就效法大地,尊是敬的意思,敬其本原,所以传位于长子。

周道,太子死,立適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帝曰“于公何如于公何如意谓从国家社稷考虑该怎么办?】”皆对曰“方今汉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当立子。

周朝的制度,太子死了,立嫡孙。殷朝的制度,太子死了,立其弟。”景帝说:“你们的看法如何?”大家一齐回答说:“现在汉朝的制度是效法周朝,周朝的制度不能立兄弟,应当立儿子。

故《春秋》所以非宋宣公。宋宣公死,不立子而与弟。弟受国死,复反之与兄之子“返”归还。。弟之子争之,以为我当代父后,即刺杀兄子。以故国乱,祸不绝。

正因为这样,所以《春秋》以此指责宋宣公。宋宣公死后,不立儿子而传位给弟弟。其弟继位为国君死后,又把君位归给他的哥哥的儿子。其弟的儿子争夺君位,认为自己应当接替父亲身后之位,于是杀了宣公的儿子。因此国家大乱。祸患不断。

故《春秋》曰'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君子”二句引自《公羊传》隐公三年。大崇尚。居正遵守正道。’臣请见太后白之陈说告诉。”袁盎等入见太后“太后言欲立梁王,梁王即终即终如果死了。,欲谁立

所以《春秋》说:'君子尊崇遵循正道,宋国的祸乱是宣公造成的。’臣等请求谒见太后说明这个道理。”袁盎等人入宫谒见太后说:“太后说要立梁王,那么,梁王死后要立谁?”

太后曰“吾复立帝子。”袁盎等以宋宣公不立正嫡长。,生祸,祸乱后五世不绝,小不忍害大义状报太后。太后乃解说解说(yue)理解并高兴。,即使梁王归就国。

太后说:“我再立皇帝的儿子。”袁盎等人向太后陈述了这样一些史实情况:宋宣公不立应当继位的嫡子而发生祸乱,祸乱延续了五代而不断绝,以及不克制小的私心便会遗害大义。太后听了,这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而也就高兴了,随即让梁王归回封国。

而梁王闻其义出于袁盎诸大臣所意见主意。所那里。,怨望,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得毋莫不是。”刺者曰“是矣”刺之,置其剑弃置扔。,剑著身“着”附着。。视其剑,新治。

梁王听说这种意见出自袁盎等大臣,就怨恨起他们来,于是派人来杀袁盎。袁盎回头看到刺客,说:“我就是所说的袁将军,你不会弄错人吧?”刺客说:“正是你!”刺客杀了袁盎,丢弃了他的剑,剑插在袁盎的身上。查看那把剑,是刚刚磨过的。

问长安中削厉工削厉工制作磨砺武器的工匠。,工曰“梁郎某子来治此剑梁郎某子梁王属官。言某子史失其名。”以此知而发觉之,发使者捕逐之。独梁王所欲杀大臣十馀人正是偏偏是。全句谓所派使者偏偏是梁王所要刺杀的那十几个大臣。,文吏穷本之文吏指审案官吏。穷本穷根究底。,谋反端颇见端倪迹象。见“现”显露。

查问长安城中制作或磨砺刀剑的工匠,工匠说:“梁国郎官某人曾来磨过这把剑。”以此得知线索,察觉阴谋,便派遣使者追捕凶手。光是梁王所要杀的大臣就有十多人,执法的官吏穷究其根源,梁王谋反的端倪已经十分明显地显露出来。

太后不食,日夜泣不止。景帝甚忧之,问公卿大臣,大臣以为遣经术吏往治之,乃可解。于是遣田叔、吕季主往治之。此二人皆通经术,知大礼。来还,至霸昌厩霸昌厩厩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取火悉烧梁之反辞,但空手来对景帝。

太后为之食不下咽,日夜哭泣不停。景帝为此很担忧,问办法于公卿大臣,大臣认为遣精通经术的的官吏去处理,才可解除太后之忧。于是派遣田叔、吕季主去处理此案。这两人都精通经术,识大礼。结案归来,走到霸昌厩,取火把梁王谋反的证辞全部烧掉,只空手来回奏景帝。

景帝曰“何如”对曰“言梁王不知也。造为之者,独其幸臣羊胜、公孙诡之属为之耳。谨以伏诛死已。伏诛伏法。,梁王无恙也。

景帝问:“案子办得怎么样?”回奏说:“梁王不知情。参与其事的人,只有他的宠臣羊胜、公孙诡等人罢了。臣等谨按律令诛杀了他们,梁王平安无恙。”

景帝喜说,曰“急趋谒太后。”太后闻之,立起坐立即马上。,餐,气平复。故曰,不通经术知古今之大礼,不可以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少见之人,如从管中窥天也。

景帝很高兴,说:“赶快去谒见太后。”太后得知,立刻起来坐着吃饭,心情恢复了平静。所以说,不精通经术、不懂古今大礼的人,不可以委任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孤陋寡闻之人,如同从管中窥天一样

【段意】:褚少孙补叙梁孝王觊觎帝位、企图谋反而几获大祸的详细情况,并加以评论,丰富了本篇的史实和内容。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2】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适逢。,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殖”增加积累。,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车服车马服饰泛指礼仪和用物。。然亦僭矣(jian)超越本分古代指下级冒用上级的名义、礼仪或物品。

太史公说:梁孝王虽然因为是天子亲兄弟、太后爱子的缘故,受封于肥沃之地为王,也正赶上国运隆盛,百姓富足,所以能够增殖其财货,扩建宫室,车马服饰和天子相似。然而,这样做也属于僭越行为了

【段意】:司马迁的论赞。指出梁孝王骄奢的原因,并认为这具有僭越的性质,是非法行为。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于宫殿中老郎吏好事者称道之也郎吏郎官。。窃以为令梁孝王怨望,欲为不善者,事从中生指宫中太后。

褚少孙先生说:我做郎官时,从宫殿中喜好说长论短的老郎官那里听说过梁孝王的事迹。我私下认为使梁孝王怨恨不满,要图谋不轨,想做皇帝,是从朝廷中惹出来的。

今太后指示代词。这或那。,女主也,以爱少子故,欲令梁王为太子。大臣不时正言其不可状及时。,阿意治小阿意曲意迎合。治小在小的方面讨好。,私说意以受赏赐私说(yue)意以私情求得太后喜悦。说“悦”。下同。,非忠臣也。

当时的太后是国家的女主,因为疼爱小儿子的缘故,想让梁王为太子。朝中大臣不及时直说这样做不可以的情由,而一味阿谀奉承,净管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情,私下讨好太后以求得到赏赐,这不是忠臣啊!

齐如魏其侯窦婴之正言也都。,何以有后祸景帝与王燕见燕见非正式的朝见即下文的小见。燕“宴”。,侍太后饮,景帝曰“千秋万岁之后传王。”

假如大臣们都能说出像魏其侯、窦婴说出的那番堂堂正正的话,怎么会有后来的祸患?景帝与梁孝王家宴,侍候太后饮酒,景帝说:“在我千秋万岁之后,把帝位传给你梁王。”

太后喜说。窦婴在前,据地言曰据地稽首伏地。据按。“汉法之约,传子適孙(di)“嫡”。,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于是景帝默然无声。太后意不说。

太后为此很高兴。窦婴在宴席前,伏地谏道:“汉朝的法制规定,帝位传给长子、长孙,现在皇上怎可传给弟弟,擅自搞乱高皇帝的规定呢!”当时景帝沉默不语。太后心里也很不愉快。

故成王与小弱弟立树下,取一桐叶以与之,曰“吾用封汝。”周公闻之,进见曰“天王封弟,甚善。”成王曰“吾直与戏耳只。戏开玩笑。

从前周成王和年幼的小弟弟站在树下,他拿起一片桐叶对弟弟说:“我以此封你。”周公听见了,向前拜见道:“天王分封弟弟,很好。”成王说:“我只不过和他开玩笑罢了。”

周公曰“人主无过举过举错误的举动。,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于是乃封小弟以应县封小弟以应县按成王削桐叶封叔虞于唐为晋之始祖事详《晋世家》。此云封应县盖与应叔之事相混显属误说。应周代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宝丰西南。县衍文。。是后成王没齿不敢有戏言没齿终生。,言必行之。

周公说:“作为君主没有不当的举动,不应该有开玩笑的话,说了就一定要做到。”于是就把应县封给小弟。从此以后,成王终生不敢有戏言,说的话一定做到。

《孝经》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此圣人之法言也法言格言。。今主上不宜出好言于梁王。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骄蹇日久骄蹇(jian)骄横傲慢。,数闻景帝好言,千秋万世之后传王,而实不行。

《孝经》上说:“不合法度的话不说,不合道理的事不做。”这是圣人的明训啊。当时皇上不应该用那种好听的话对梁王许愿。梁王上有太后可以倚重,骄傲纵恣已经很久,多次听景帝许愿之言,要千秋万岁后把帝位传给梁王,可是实际上不这样做。

又诸侯王朝见天子,汉法凡当四见耳。始到,入小见到正月朔旦朔旦夏历初一早晨。,奉皮荐璧玉贺正月献。皮荐鹿皮垫子。,法见法见正式朝见。后三日,为王置酒,赐金钱财物后二日,复入小见,辞去。凡留长安不过二十日。

另外,诸侯王朝见天子,根据汉朝的制度,应当一共只见四次。刚到京城时,入宫晋见,谓之“小见”;到了正月初一的清晨,捧着皮垫摆上璧玉向皇帝道贺正月,谓之“法见”;再过三天,皇帝为侯王设下酒宴,赐给他们金钱财物;再过两天,诸侯王又入宫“小见”,然后辞别归国。一共留居长安不过二十天。

小见者,燕见于禁门内禁门皇宫门。,饮于省中省中宫中。,非士人所得入也。今梁王西朝,因留,且半岁,与人主同辇,出与同车。

所谓“小见”,即在宫内不拘大礼相见,饮宴于王宫禁地,这不是一般士人所能进入的。现在梁王西入长安朝见皇上,趁此留居宫中,将近半年。他入宫和皇上同辇而坐,出宫与皇上同车而乘。

示风以大言而实不与示风放口风告知。,令出怨言,谋畔逆“叛”。,乃随而忧之,不亦远乎违背事理。非大贤人,不知退让。今汉之仪法仪法礼仪制度。,朝见贺正月者,常一王与四侯俱朝见,十馀岁一至。

皇上以夸大的言词讽示他将来要做皇帝而实际上又不能兑现,以致使梁王口出怨言,图谋叛逆,于是又跟着为他担忧,这不是背离事理太远了吗?除了大贤大德之人,不懂得谦恭退让。按汉朝的礼仪制度,朝见皇上庆贺正月,通常是一王和四侯一起朝见,十多年才进京一次。

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见,久留。鄙语曰鄙语俗话。“骄子不孝”,非恶言也。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使动词……为相。,如汲黯、韩长孺等,敢直言极谏,安得有患害

而今梁王却常连年入京朝见,并久留于京。俗语说:“骄纵的孩子不懂得孝顺。”这话说得不错啊。所以对诸侯王应当替他们设置好的太师太傅,让忠正敢言之士为相辅佐他,就如汲黯、韩长孺等人那样,敢于直言极谏,这怎么还会有祸患发生呢!

盖闻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进见。,燕见,与景帝俱侍坐于太后前,语言私说私说(yue)亲热和悦。私亲爱。。太后谓帝曰“吾闻殷道亲亲亲亲爱其亲属。,周道尊尊尊尊尊其长辈。,其义一也。安车大驾安车可以安坐的小车。此为太后自指代。大驾大行意即去世。,用梁孝王为寄托付。全句谓我死后把梁孝王托付给你。

听说梁王西入京师朝见,谒见窦太后,家人相见,和景帝一起陪坐在太后面前,他们母子、兄弟之间高兴地说贴心话。太后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

景帝跪席举身曰“诺。”罢酒出,帝召袁盎诸大臣通经术经术指六经真义。者曰“太后言如是,何谓也”皆对曰“太后意欲立梁王为帝太子。”

景帝跪在坐席上抬起身子说:“是。”宴罢出宫,景帝召集袁盎等精通经术的大臣说:“太后说了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袁盎等人一齐回答说:“太后的意思要立梁王为皇帝的太子。”

帝问其状,袁盎等曰“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质质朴。,质者法天效法。,亲其所亲,故立弟。周道文华美有文采“质”相对。,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本始原本原始。,故立长子。

景帝问其中的道理,袁盎等人说:“殷商的传统亲其兄弟,所以传位于其弟。周朝的传统尊其祖先,所以传位于其子。殷商的传统崇尚质朴,质朴就效法上天,亲其亲人,所以传位于弟。周朝的传统崇尚华美,华美就效法大地,尊是敬的意思,敬其本原,所以传位于长子。

周道,太子死,立適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帝曰“于公何如于公何如意谓从国家社稷考虑该怎么办?】”皆对曰“方今汉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当立子。

周朝的制度,太子死了,立嫡孙。殷朝的制度,太子死了,立其弟。”景帝说:“你们的看法如何?”大家一齐回答说:“现在汉朝的制度是效法周朝,周朝的制度不能立兄弟,应当立儿子。

故《春秋》所以非宋宣公。宋宣公死,不立子而与弟。弟受国死,复反之与兄之子“返”归还。。弟之子争之,以为我当代父后,即刺杀兄子。以故国乱,祸不绝。

正因为这样,所以《春秋》以此指责宋宣公。宋宣公死后,不立儿子而传位给弟弟。其弟继位为国君死后,又把君位归给他的哥哥的儿子。其弟的儿子争夺君位,认为自己应当接替父亲身后之位,于是杀了宣公的儿子。因此国家大乱。祸患不断。

故《春秋》曰'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君子”二句引自《公羊传》隐公三年。大崇尚。居正遵守正道。’臣请见太后白之陈说告诉。”袁盎等入见太后“太后言欲立梁王,梁王即终即终如果死了。,欲谁立

所以《春秋》说:'君子尊崇遵循正道,宋国的祸乱是宣公造成的。’臣等请求谒见太后说明这个道理。”袁盎等人入宫谒见太后说:“太后说要立梁王,那么,梁王死后要立谁?”

太后曰“吾复立帝子。”袁盎等以宋宣公不立正嫡长。,生祸,祸乱后五世不绝,小不忍害大义状报太后。太后乃解说解说(yue)理解并高兴。,即使梁王归就国。

太后说:“我再立皇帝的儿子。”袁盎等人向太后陈述了这样一些史实情况:宋宣公不立应当继位的嫡子而发生祸乱,祸乱延续了五代而不断绝,以及不克制小的私心便会遗害大义。太后听了,这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而也就高兴了,随即让梁王归回封国。

而梁王闻其义出于袁盎诸大臣所意见主意。所那里。,怨望,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得毋莫不是。”刺者曰“是矣”刺之,置其剑弃置扔。,剑著身“着”附着。。视其剑,新治。

梁王听说这种意见出自袁盎等大臣,就怨恨起他们来,于是派人来杀袁盎。袁盎回头看到刺客,说:“我就是所说的袁将军,你不会弄错人吧?”刺客说:“正是你!”刺客杀了袁盎,丢弃了他的剑,剑插在袁盎的身上。查看那把剑,是刚刚磨过的。

问长安中削厉工削厉工制作磨砺武器的工匠。,工曰“梁郎某子来治此剑梁郎某子梁王属官。言某子史失其名。”以此知而发觉之,发使者捕逐之。独梁王所欲杀大臣十馀人正是偏偏是。全句谓所派使者偏偏是梁王所要刺杀的那十几个大臣。,文吏穷本之文吏指审案官吏。穷本穷根究底。,谋反端颇见端倪迹象。见“现”显露。

查问长安城中制作或磨砺刀剑的工匠,工匠说:“梁国郎官某人曾来磨过这把剑。”以此得知线索,察觉阴谋,便派遣使者追捕凶手。光是梁王所要杀的大臣就有十多人,执法的官吏穷究其根源,梁王谋反的端倪已经十分明显地显露出来。

太后不食,日夜泣不止。景帝甚忧之,问公卿大臣,大臣以为遣经术吏往治之,乃可解。于是遣田叔、吕季主往治之。此二人皆通经术,知大礼。来还,至霸昌厩霸昌厩厩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取火悉烧梁之反辞,但空手来对景帝。

太后为之食不下咽,日夜哭泣不停。景帝为此很担忧,问办法于公卿大臣,大臣认为遣精通经术的的官吏去处理,才可解除太后之忧。于是派遣田叔、吕季主去处理此案。这两人都精通经术,识大礼。结案归来,走到霸昌厩,取火把梁王谋反的证辞全部烧掉,只空手来回奏景帝。

景帝曰“何如”对曰“言梁王不知也。造为之者,独其幸臣羊胜、公孙诡之属为之耳。谨以伏诛死已。伏诛伏法。,梁王无恙也。

景帝问:“案子办得怎么样?”回奏说:“梁王不知情。参与其事的人,只有他的宠臣羊胜、公孙诡等人罢了。臣等谨按律令诛杀了他们,梁王平安无恙。”

景帝喜说,曰“急趋谒太后。”太后闻之,立起坐立即马上。,餐,气平复。故曰,不通经术知古今之大礼,不可以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少见之人,如从管中窥天也。

景帝很高兴,说:“赶快去谒见太后。”太后得知,立刻起来坐着吃饭,心情恢复了平静。所以说,不精通经术、不懂古今大礼的人,不可以委任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孤陋寡闻之人,如同从管中窥天一样

【段意】:褚少孙补叙梁孝王觊觎帝位、企图谋反而几获大祸的详细情况,并加以评论,丰富了本篇的史实和内容。


原文 ~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2】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广宫室,车服拟於天子。然亦僭矣。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於宫殿中老郎吏好事者称道之也。窃以为令梁孝王怨望,欲为不善者,事从中生。今太后,女主也,以爱少子故,欲令梁王为太子。大臣不时正言其不可状,阿意治小,私说意以受赏赐,非忠臣也。齐如魏其侯窦婴之正言也,何以有後祸?景帝与王燕见,侍太后饮,景帝曰:“千秋万岁之後传王。”太后喜说。窦婴在前,据地言曰:“汉法之约,传子適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於是景帝默然无声。太后意不说。

故成王与小弱弟立树下,取一桐叶以与之,曰:“吾用封汝。”周公闻之,进见曰:“天王封弟,甚善。”成王曰:“吾直与戏耳。”周公曰:“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於是乃封小弟以应县。是後成王没齿不敢有戏言,言必行之。孝经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此圣人之法言也。今主上不宜出好言於梁王。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骄蹇日久,数闻景帝好言,千秋万世之後传王,而实不行。

又诸侯王朝见天子,汉法凡当四见耳。始到,入小见;到正月朔旦,奉皮荐璧玉贺正月,法见;後三日,为王置酒,赐金钱财物;後二日,复入小见,辞去。凡留长安不过二十日。小见者,燕见於禁门内,饮於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今梁王西朝,因留,且半岁。入与人主同辇,出与同车。示风以大言而实不与,令出怨言,谋畔逆,乃随而忧之,不亦远乎!非大贤人,不知退让。今汉之仪法,朝见贺正月者,常一王与四侯俱朝见,十馀岁一至。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见,久留。鄙语曰“骄子不孝”,非恶言也。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如汲黯、韩长孺等,敢直言极谏,安得有患害!

盖闻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燕见,与景帝俱侍坐於太后前,语言私说。太后谓帝曰:“吾闻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义一也。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景帝跪席举身曰:“诺。”罢酒出,帝召袁盎诸大臣通经术者曰:“太后言如是,何谓也?”皆对曰:“太后意欲立梁王为帝太子。”帝问其状,袁盎等曰:“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质,质者法天,亲其所亲,故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长子。周道,太子死,立適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帝曰:“於公何如?”皆对曰:“方今汉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当立子。故春秋所以非宋宣公。宋宣公死,不立子而与弟。弟受国死,复反之与兄之子。弟之子争之,以为我当代父後,即刺杀兄子。以故国乱,祸不绝。故春秋曰“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臣请见太后白之。”袁盎等入见太后:“太后言欲立梁王,梁王即终,欲谁立?”太后曰:“吾复立帝子。”袁盎等以宋宣公不立正,生祸,祸乱後五世不绝,小不忍害大义状报太后。太后乃解说,即使梁王归就国。而梁王闻其义出於袁盎诸大臣所,怨望,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刺者曰:“是矣!”刺之,置其剑,剑著身。视其剑,新治。问长安中削厉工,工曰:“梁郎某子来治此剑。”以此知而发觉之,发使者捕逐之。独梁王所欲杀大臣十馀人,文吏穷本之,谋反端颇见。太后不食,日夜泣不止。景帝甚忧之,问公卿大臣,大臣以为遣经术吏往治之,乃可解。於是遣田叔、吕季主往治之。此二人皆通经术,知大礼。来还,至霸昌厩,取火悉烧梁之反辞,但空手来对景帝。景帝曰:“何如?”对曰:“言梁王不知也。造为之者,独其幸臣羊胜、公孙诡之属为之耳。谨以伏诛死,梁王无恙也。”景帝喜说,曰:“急趋谒太后。”太后闻之,立起坐餐,气平复。故曰,不通经术知古今之大礼,可以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少见之人,如从管中闚天也。

文帝少子,徙封於梁。太后锺爱,广筑睢阳。旌旂警跸,势拟天王。功扞吴楚,计丑孙羊。窦婴正议,袁盎劫伤。汉穷梁狱,冠盖相望。祸成骄子,致此猖狂。虽分五国,卒亦不昌。


译文 ~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2】

太史公说:梁孝王虽然因为是天子亲兄弟、太后爱子的缘故,受封于肥沃之地为王,也正赶上国运隆盛,百姓富足,所以能够增殖其财货,扩建宫室,车马服饰和天子相似。然而,这样做也属于僭越行为了。

褚少孙先生说:我做郎官时,从宫殿中喜好说长论短的老郎官那里听说过梁孝王的事迹。我私下认为使梁孝王怨恨不满,要图谋不轨,想做皇帝,是从朝廷中惹出来的。当时的太后是国家的女主,因为疼爱小儿子的缘故,想让梁王为太子。朝中大臣不及时直说这样做不可以的情由,而一味阿谀奉承,净管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情,私下讨好太后以求得到赏赐,这不是忠臣啊!假如大臣们都能说出像魏其侯、窦婴说出的那番堂堂正正的话,怎么会有后来的祸患?景帝与梁孝王家宴,侍候太后饮酒,景帝说:“在我千秋万岁之后,把帝位传给你梁王。”太后为此很高兴。窦婴在宴席前,伏地谏道:“汉朝的法制规定,帝位传给长子、长孙,现在皇上怎可传给弟弟,擅自搞乱高皇帝的规定呢!”当时景帝沉默不语。太后心里也很不愉快。

从前周成王和年幼的小弟弟站在树下,他拿起一片桐叶对弟弟说:“我以此封你。”周公听见了,向前拜见道:“天王分封弟弟,很好。”成王说:“我只不过和他开玩笑罢了。”周公说:“作为君主没有不当的举动,不应该有开玩笑的话,说了就一定要做到。”于是就把应县封给小弟。从此以后,成王终生不敢有戏言,说的话一定做到。《孝经》上说:“不合法度的话不说,不合道理的事不做。”这是圣人的明训啊。当时皇上不应该用那种好听的话对梁王许愿。梁王上有太后可以倚重,骄傲纵恣已经很久,多次听景帝许愿之言,要千秋万岁后把帝位传给梁王,可是实际上不这样做。

另外,诸侯王朝见天子,根据汉朝的制度,应当一共只见四次。刚到京城时,入宫晋见,谓之“小见”;到了正月初一的清晨,捧着皮垫摆上璧玉向皇帝道贺正月,谓之“法见”;再过三天,皇帝为侯王设下酒宴,赐给他们金钱财物;再过两天,诸侯王又入宫“小见”,然后辞别归国。一共留居长安不过二十天。所谓“小见”,即在宫内不拘大礼相见,饮宴于王宫禁地,这不是一般士人所能进入的。现在梁王西入长安朝见皇上,趁此留居宫中,将近半年。他入宫和皇上同辇而坐,出宫与皇上同车而乘。皇上以夸大的言词讽示他将来要做皇帝而实际上又不能兑现,以致使梁王口出怨言,图谋叛逆,于是又跟着为他担忧,这不是背离事理太远了吗?除了大贤大德之人,不懂得谦恭退让。按汉朝的礼仪制度,朝见皇上庆贺正月,通常是一王和四侯一起朝见,十多年才进京一次。而今梁王却常连年入京朝见,并久留于京。俗语说:“骄纵的孩子不懂得孝顺。”这话说得不错啊。所以对诸侯王应当替他们设置好的太师太傅,让忠正敢言之士为相辅佐他,就如汲黯、韩长孺等人那样,敢于直言极谏,这怎么还会有祸患发生呢!

听说梁王西入京师朝见,谒见窦太后,家人相见,和景帝一起陪坐在太后面前,他们母子、兄弟之间高兴地说贴心话。太后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景帝跪在坐席上抬起身子说:“是。”宴罢出宫,景帝召集袁盎等精通经术的大臣说:“太后说了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袁盎等人一齐回答说:“太后的意思要立梁王为皇帝的太子。”景帝问其中的道理,袁盎等人说:“殷商的传统亲其兄弟,所以传位于其弟。周朝的传统尊其祖先,所以传位于其子。殷商的传统崇尚质朴,质朴就效法上天,亲其亲人,所以传位于弟。周朝的传统崇尚华美,华美就效法大地,尊是敬的意思,敬其本原,所以传位于长子。周朝的制度,太子死了,立嫡孙。殷朝的制度,太子死了,立其弟。”景帝说:“你们的看法如何?”大家一齐回答说:“现在汉朝的制度是效法周朝,周朝的制度不能立兄弟,应当立儿子。正因为这样,所以《春秋》以此指责宋宣公。宋宣公死后,不立儿子而传位给弟弟。其弟继位为国君死后,又把君位归给他的哥哥的儿子。其弟的儿子争夺君位,认为自己应当接替父亲身后之位,于是杀了宣公的儿子。因此国家大乱。祸患不断。所以《春秋》说:'君子尊崇遵循正道,宋国的祸乱是宣公造成的。’臣等请求谒见太后说明这个道理。”袁盎等人入宫谒见太后说:“太后说要立梁王,那么,梁王死后要立谁?”太后说:“我再立皇帝的儿子。”袁盎等人向太后陈述了这样一些史实情况:宋宣公不立应当继位的嫡子而发生祸乱,祸乱延续了五代而不断绝,以及不克制小的私心便会遗害大义。太后听了,这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而也就高兴了,随即让梁王归回封国。梁王听说这种意见出自袁盎等大臣,就怨恨起他们来,于是派人来杀袁盎。袁盎回头看到刺客,说:“我就是所说的袁将军,你不会弄错人吧?”刺客说:“正是你!”刺客杀了袁盎,丢弃了他的剑,剑插在袁盎的身上。查看那把剑,是刚刚磨过的。查问长安城中制作或磨砺刀剑的工匠,工匠说:“梁国郎官某人曾来磨过这把剑。”以此得知线索,察觉阴谋,便派遣使者追捕凶手。光是梁王所要杀的大臣就有十多人,执法的官吏穷究其根源,梁王谋反的端倪已经十分明显地显露出来。太后为之食不下咽,日夜哭泣不停。景帝为此很担忧,问办法于公卿大臣,大臣认为遣精通经术的的官吏去处理,才可解除太后之忧。于是派遣田叔、吕季主去处理此案。这两人都精通经术,识大礼。结案归来,走到霸昌厩,取火把梁王谋反的证辞全部烧掉,只空手来回奏景帝。景帝问:“案子办得怎么样?”回奏说:“梁王不知情。参与其事的人,只有他的宠臣羊胜、公孙诡等人罢了。臣等谨按律令诛杀了他们,梁王平安无恙。”景帝很高兴,说:“赶快去谒见太后。”太后得知,立刻起来坐着吃饭,心情恢复了平静。所以说,不精通经术、不懂古今大礼的人,不可以委任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孤陋寡闻之人,如同从管中窥天一样。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