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史记(卷76-1):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1】

 fuhaizhenren 2022-08-29 发布于浙江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1】

平原君赵胜者【平原君:赵胜的封号。平原,赵国东境邑名,在今山东省平原县南。,赵之诸公子也【诸公子:犹言“群公子”,一般指国君的兄弟辈或子侄辈。赵胜是赵惠文王之弟,故称“诸公子”。。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盖:副词,表不定,犹言“大约”。】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宾客投奔到他的门下大约有几千人。

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赵惠文王:名何,武灵王之子,赵国第七代国君。孝成王,名丹,赵惠文王之子,继惠文王为君。】,三去相,三复位【三去相二句:三次离开相位,又三次恢复相位。】,封于东武城【东武城:在今山东省西北部的武城县。当时赵国西部另有一武城邑,故此处加东字以示区别。】

平原君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经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临民家:在民家的上面。】。民家有躄者【躄(bi)者:跛子。】,槃散行汲【槃散:同“蹒跚”,跛行貌。行汲:出外打水。】。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临见:从高处俯视。】,大笑之。

平原君家有座高楼面对着下边的民宅。民宅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一位美丽的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

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罢癃(pilong):残疾。】,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

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平原君笑着应答说:“好吧。”

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竖子:小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甚:过分。】”终不杀。

等那个跛子离开后,平原君又笑着说:“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分了吗?”终归没杀那个人。

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宾客:指以客礼相待的人。门下舍人:指在门下侍候的当差人。】。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

过了一年多,宾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一多半。平原君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礼的地方,可是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

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自造二句:亲自登门向躄者谢罪。】

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于是平原君就斩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他道歉。

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争相倾以待士:争相压倒对方来延揽宾客。】

从此以后,原来门下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地回来。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好客养士,因此争相超过别人的礼遇士人,以便使自己招徕更多的人才

【段意】:通过杀美人一事,写平原君与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争相延揽宾客的积极劲头。开头,他对跛子的要求不当一回事,使得宾客们纷纷离他而去。后来,真的把美人杀了,才又把宾客吸引回来。

秦之围邯郸【秦之围邯郸:事在赵成王八年(公元前258年)。,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合从于楚:要求和楚国联合抗秦。合从,即合纵,南北为纵,联合南北六个国家来抗秦叫合纵。,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秦国围攻邯郸时,赵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当时拟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平原君约定跟门下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

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文能取胜:用谈判的方式达到结盟的目的。】,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则歃血句:就只好在大庭广众中,要挟楚王歃血结盟。歃血:以盘盛牲血而盟饮。华屋:指朝会或议事的地方。】,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

平原君说:“假使能通过客气的谈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谈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也要挟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确定下来,一定要确定了合纵盟约才回国。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足够了。”结果选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没有可再挑选的了,竟没办法凑满二十人。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自赞:自我赞许。】“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备员:凑数。】

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径自走到前面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让楚国作盟主订下合纵盟约,并且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员不到外面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

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其末立见:锥尖会立刻显露出来。】。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平原君问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有几年啦?”毛遂回答道:“到现在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们从没有称赞推荐过你,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什么专长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来。”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颖脱而出:连锥头都露出来了。颖:细长东西的尖端,此指锥的头部。】,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互相会意而轻笑之。未废也:据郑玄注为“未能即废弃之也。”】

毛遂说:“我就算是今天请求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里,是会整个锥锋都脱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罢了的。”平原君终于同意让毛遂一同去。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毛遂比至楚【比:及。】,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

等到毛遂到达楚国,跟那十九个人谈论、争议天下局势,十九个人个个佩服他。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订立合纵盟约的事,再三陈述利害关系,从早晨就谈判,直到中午还没决定下来,那十九个人就鼓动毛遂说:“先生登堂。”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历阶而上:超越阶石而上,意即两级当作一级登。】,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两言而决耳:只要两句话就可说定。】。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

于是毛遂紧握剑柄,一路小跑地登阶到了殿堂上,便对平原君说:“谈合纵不是'利’就是'害’,只两句话罢了。现在从早晨就谈合纵,到了中午还决定不下来,是什么缘故?”楚王见毛遂登上堂来就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叱(chi):大声责骂。】“胡不下【胡不下:为何不下去。】!吾乃与而君言【而君:而,第二人称代词;而君,你的主上。】,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

平原君回答说:“这是我的随从家臣。”楚王厉声呵叱道:“怎么还不给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谈判,你来干什么!”毛遂紧握剑柄走向前去说:

“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悬:掌握。】。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大王敢呵叱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我与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汤:商汤。】,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文王:周文王。壤:土地。】,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

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善于掌握形势而奋力发扬自己的威力。

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

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争王称霸所凭借的资本。凭着楚国如此强大,天下谁也不能挡住它的威势。

白起,小竖子耳【白起:秦将,昭王时封为武安君,帮秦攻取七十余城。后与秦相范雎产生矛盾,赐死。小竖子:犹小子。】,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一战句:此指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的鄢、郢二都事,见《楚世家》及《白起王翦列传》。】,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再战二句:夷陵,楚先王陵墓。上句指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0年)白起攻烧夷陵事。下句泛指辱及楚王的祖宗。】

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毛孩子罢了,他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凌辱。

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恶(wu):憎恨。】。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

楚王曰:“唯唯【唯唯(weiwei):连声答应“是,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

听了毛遂这番数说,楚王立即改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竭尽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盟约。”毛遂进一步逼问道:“合纵盟约算是确定了吗?”楚王回答说:“确定了。”

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取鸡狗马之血:古人歃血定盟,帝王用牛马血,诸侯用猪狗血,大夫以下用鸡血。此指不论什么血,赶快拿来歃血定从约。】”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

于是毛遂用带着命令式的口吻对楚王的左右近臣说:“把鸡、狗、马的血取来。”毛遂双手捧着铜盘跪下把它进献到楚王面前说:“大王应先吮血以表示确定合纵盟约的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人,再下一个是我。”就这样,在楚国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

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录录:通作“碌碌”,庸碌无能。】,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因人成事:依赖他人,坐享其成。】

这时毛遂左手托起一盘血,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各位在堂下也一块儿吮盘中的血,各位虽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务,这就是所说的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吧。”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平原君确定了合纵盟约便返回赵国,回到赵国后,说:“我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才了。我观察识别人才多说上千,少说几百,自认为不会遗漏天下的贤能之士,现在竟然把毛先生给漏下了。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九鼎:相传为禹所铸,三代时传国之宝。大吕:周代宗庙中的大钟。九鼎大吕,都是古代最贵重的象征国柄的东西。】。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毛先生一次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尊贵。毛先生凭着他那一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强大。我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段意】:写毛遂随平原君到楚结盟的经过。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围困,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平原君决定在门下选二十名有才干的宾客同往,但只选够十九人,于是毛遂自荐。毛遂果以三寸之舌说服楚王,使之与赵国订定合从之约。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赴:前往。,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信陵君矫夺晋鄙军:信陵君假传王命夺军救赵事,详见《魏公子列传》。,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援赵国,可是都还没有赶到。这时秦国急速地围攻邯郸,邯郸告急,将要投降,平原君极为焦虑。

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传舍吏:驿站小吏。李同:本名谈,因司马迁避父讳,改“谈”作“同”。】“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

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道:“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国灭亡那我就要作俘虏,为什么不担忧呢?”

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炊骨:以死人枯骨作柴烧。易子而食:交换子女烹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被:通“披”,穿着。绮:白色而有花纹的丝织物。縠:细致而轻薄的丝织物。】,馀梁肉,而民褐衣不完【褐衣:粗布衣服。不完:不完整。】,糟糠不厌【糟糠不厌:连糟糠也吃不饱。厌:通“餍”,饱足的意思。】

李同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

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剡(yan):削尖。】,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

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

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飨士:犒赏战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士方其二句:当士卒遭受苦难的时候,对他们施以小恩小惠,他们会感激不尽的。】”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

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却三十里:后退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会:恰逢。】,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死战,秦军因此被击退了三十里。这时也凑巧楚、魏两国的救兵到达,秦军便撤走了,邯郸得以保存下来。李同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封【虞卿:虞,姓,或谓系食邑。史失其名,以官为称。请封:请求赵王加封平原君食邑。】。公孙龙闻之【公孙龙:字子秉,赵人。战国时名家代表人物。善诡辩,著有《公孙龙子》。】,夜驾见平原君曰:“龙闻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

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平原君请求增加封邑。公孙龙得知这个消息,就连夜乘车去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您请求增加封邑,有这回事吗?”平原君回答说:“有的。”

龙曰:“此甚不可。且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

公孙龙说:“这是很不合适的。说来国君任用您担任赵国宰相,并不是因为您的智慧才能是赵国独一无二别人没有的。划出东武城封赐给您,也不是因为您做出了有功劳的事情,只是由于您是国君近亲的缘故啊。

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

您接受相印并不因自己无能而推辞,取得封邑也不说自己没有功劳而不接受,也是由于您自己认为是国君的近亲的缘故啊。如今信陵君出兵保存了邯郸而您要求增加封邑,这是无功时作为近亲接受了封邑,而有功时又要求按照普通人来论功计赏啊。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且虞卿操其两权【操其两权:掌握着请封成与不成两方面的主动权。】,事成,操右券以责【操右券以责:券是契约,双方各执其一,右券为债权人所操。这是说假若平原君受封,虞卿就会像债权人那样向平原君讨取好处。】;事不成,以虚名德君【以虚名德君:以请求加封的空话来博得你的好感。】。君必勿听也。”平原君遂不听虞卿。

况且虞卿掌握着办事成功与不成功的两头主动权。事情成功了,就要像拿着索债的契券一样来索取报偿;事情不成功,又要拿着为您争功求封的虚名来让您感激他。您一定不要听从他的主张。”平原君于是拒绝了虞卿的建议。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子孙代【子孙代:子孙世世代代袭其封爵。】,后竟与赵俱亡【后竟与赵俱亡:直到赵国灭亡,其封方绝。】

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去世。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终于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坚白:即“离坚白”之说,是公孙龙诡辩的命题之一,认为坚度、白度和石头三者不能统一,是各别存在的。】,及邹衍过赵言至道【言至道:言大统一之道。至道:大道。】,乃绌公孙龙【绌:贬低,疏远。】

平原君对待公孙龙很是优厚。公孙龙善于进行“离坚白”命题的论辩,到了邹衍访问赵国时,纵论至高无尚的正大道理,驳斥公孙龙的名辩命题,此后平原君便辞退了公孙龙

【段意】:写平原君虚心纳谏。平原君采纳李谈的劝谏,将家人编于士卒之间,组织三千敢死之士抗击秦军,直至楚、魏救兵赶到,为保卫赵都邯郸立了大功。虞卿建议平原君向赶王邀功请赏,公孙龙认为不妥,平原君又接受了公孙龙的劝谏。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1】

平原君赵胜者【平原君:赵胜的封号。平原,赵国东境邑名,在今山东省平原县南。,赵之诸公子也【诸公子:犹言“群公子”,一般指国君的兄弟辈或子侄辈。赵胜是赵惠文王之弟,故称“诸公子”。。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盖:副词,表不定,犹言“大约”。】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宾客投奔到他的门下大约有几千人。

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赵惠文王:名何,武灵王之子,赵国第七代国君。孝成王,名丹,赵惠文王之子,继惠文王为君。】,三去相,三复位【三去相二句:三次离开相位,又三次恢复相位。】,封于东武城【东武城:在今山东省西北部的武城县。当时赵国西部另有一武城邑,故此处加东字以示区别。】

平原君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经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临民家:在民家的上面。】。民家有躄者【躄(bi)者:跛子。】,槃散行汲【槃散:同“蹒跚”,跛行貌。行汲:出外打水。】。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临见:从高处俯视。】,大笑之。

平原君家有座高楼面对着下边的民宅。民宅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一位美丽的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

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罢癃(pilong):残疾。】,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

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平原君笑着应答说:“好吧。”

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竖子:小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甚:过分。】”终不杀。

等那个跛子离开后,平原君又笑着说:“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分了吗?”终归没杀那个人。

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宾客:指以客礼相待的人。门下舍人:指在门下侍候的当差人。】。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

过了一年多,宾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一多半。平原君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礼的地方,可是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

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自造二句:亲自登门向躄者谢罪。】

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于是平原君就斩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他道歉。

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争相倾以待士:争相压倒对方来延揽宾客。】

从此以后,原来门下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地回来。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好客养士,因此争相超过别人的礼遇士人,以便使自己招徕更多的人才

【段意】:通过杀美人一事,写平原君与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争相延揽宾客的积极劲头。开头,他对跛子的要求不当一回事,使得宾客们纷纷离他而去。后来,真的把美人杀了,才又把宾客吸引回来。

秦之围邯郸【秦之围邯郸:事在赵成王八年(公元前258年)。,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合从于楚:要求和楚国联合抗秦。合从,即合纵,南北为纵,联合南北六个国家来抗秦叫合纵。,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秦国围攻邯郸时,赵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当时拟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平原君约定跟门下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

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文能取胜:用谈判的方式达到结盟的目的。】,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则歃血句:就只好在大庭广众中,要挟楚王歃血结盟。歃血:以盘盛牲血而盟饮。华屋:指朝会或议事的地方。】,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

平原君说:“假使能通过客气的谈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谈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也要挟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确定下来,一定要确定了合纵盟约才回国。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足够了。”结果选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没有可再挑选的了,竟没办法凑满二十人。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自赞:自我赞许。】“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备员:凑数。】

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径自走到前面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让楚国作盟主订下合纵盟约,并且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员不到外面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

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其末立见:锥尖会立刻显露出来。】。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平原君问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有几年啦?”毛遂回答道:“到现在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们从没有称赞推荐过你,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什么专长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来。”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颖脱而出:连锥头都露出来了。颖:细长东西的尖端,此指锥的头部。】,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互相会意而轻笑之。未废也:据郑玄注为“未能即废弃之也。”】

毛遂说:“我就算是今天请求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里,是会整个锥锋都脱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罢了的。”平原君终于同意让毛遂一同去。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毛遂比至楚【比:及。】,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

等到毛遂到达楚国,跟那十九个人谈论、争议天下局势,十九个人个个佩服他。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订立合纵盟约的事,再三陈述利害关系,从早晨就谈判,直到中午还没决定下来,那十九个人就鼓动毛遂说:“先生登堂。”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历阶而上:超越阶石而上,意即两级当作一级登。】,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两言而决耳:只要两句话就可说定。】。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

于是毛遂紧握剑柄,一路小跑地登阶到了殿堂上,便对平原君说:“谈合纵不是'利’就是'害’,只两句话罢了。现在从早晨就谈合纵,到了中午还决定不下来,是什么缘故?”楚王见毛遂登上堂来就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叱(chi):大声责骂。】“胡不下【胡不下:为何不下去。】!吾乃与而君言【而君:而,第二人称代词;而君,你的主上。】,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

平原君回答说:“这是我的随从家臣。”楚王厉声呵叱道:“怎么还不给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谈判,你来干什么!”毛遂紧握剑柄走向前去说:

“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悬:掌握。】。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大王敢呵叱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我与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汤:商汤。】,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文王:周文王。壤:土地。】,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

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善于掌握形势而奋力发扬自己的威力。

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

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争王称霸所凭借的资本。凭着楚国如此强大,天下谁也不能挡住它的威势。

白起,小竖子耳【白起:秦将,昭王时封为武安君,帮秦攻取七十余城。后与秦相范雎产生矛盾,赐死。小竖子:犹小子。】,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一战句:此指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的鄢、郢二都事,见《楚世家》及《白起王翦列传》。】,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再战二句:夷陵,楚先王陵墓。上句指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0年)白起攻烧夷陵事。下句泛指辱及楚王的祖宗。】

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毛孩子罢了,他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凌辱。

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恶(wu):憎恨。】。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

楚王曰:“唯唯【唯唯(weiwei):连声答应“是,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

听了毛遂这番数说,楚王立即改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竭尽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盟约。”毛遂进一步逼问道:“合纵盟约算是确定了吗?”楚王回答说:“确定了。”

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取鸡狗马之血:古人歃血定盟,帝王用牛马血,诸侯用猪狗血,大夫以下用鸡血。此指不论什么血,赶快拿来歃血定从约。】”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

于是毛遂用带着命令式的口吻对楚王的左右近臣说:“把鸡、狗、马的血取来。”毛遂双手捧着铜盘跪下把它进献到楚王面前说:“大王应先吮血以表示确定合纵盟约的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人,再下一个是我。”就这样,在楚国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

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录录:通作“碌碌”,庸碌无能。】,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因人成事:依赖他人,坐享其成。】

这时毛遂左手托起一盘血,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各位在堂下也一块儿吮盘中的血,各位虽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务,这就是所说的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吧。”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平原君确定了合纵盟约便返回赵国,回到赵国后,说:“我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才了。我观察识别人才多说上千,少说几百,自认为不会遗漏天下的贤能之士,现在竟然把毛先生给漏下了。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九鼎:相传为禹所铸,三代时传国之宝。大吕:周代宗庙中的大钟。九鼎大吕,都是古代最贵重的象征国柄的东西。】。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毛先生一次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尊贵。毛先生凭着他那一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强大。我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段意】:写毛遂随平原君到楚结盟的经过。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围困,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平原君决定在门下选二十名有才干的宾客同往,但只选够十九人,于是毛遂自荐。毛遂果以三寸之舌说服楚王,使之与赵国订定合从之约。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赴:前往。,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信陵君矫夺晋鄙军:信陵君假传王命夺军救赵事,详见《魏公子列传》。,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援赵国,可是都还没有赶到。这时秦国急速地围攻邯郸,邯郸告急,将要投降,平原君极为焦虑。

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传舍吏:驿站小吏。李同:本名谈,因司马迁避父讳,改“谈”作“同”。】“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

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道:“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国灭亡那我就要作俘虏,为什么不担忧呢?”

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炊骨:以死人枯骨作柴烧。易子而食:交换子女烹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被:通“披”,穿着。绮:白色而有花纹的丝织物。縠:细致而轻薄的丝织物。】,馀梁肉,而民褐衣不完【褐衣:粗布衣服。不完:不完整。】,糟糠不厌【糟糠不厌:连糟糠也吃不饱。厌:通“餍”,饱足的意思。】

李同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

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剡(yan):削尖。】,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

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

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飨士:犒赏战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士方其二句:当士卒遭受苦难的时候,对他们施以小恩小惠,他们会感激不尽的。】”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

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却三十里:后退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会:恰逢。】,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死战,秦军因此被击退了三十里。这时也凑巧楚、魏两国的救兵到达,秦军便撤走了,邯郸得以保存下来。李同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封【虞卿:虞,姓,或谓系食邑。史失其名,以官为称。请封:请求赵王加封平原君食邑。】。公孙龙闻之【公孙龙:字子秉,赵人。战国时名家代表人物。善诡辩,著有《公孙龙子》。】,夜驾见平原君曰:“龙闻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

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平原君请求增加封邑。公孙龙得知这个消息,就连夜乘车去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您请求增加封邑,有这回事吗?”平原君回答说:“有的。”

龙曰:“此甚不可。且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

公孙龙说:“这是很不合适的。说来国君任用您担任赵国宰相,并不是因为您的智慧才能是赵国独一无二别人没有的。划出东武城封赐给您,也不是因为您做出了有功劳的事情,只是由于您是国君近亲的缘故啊。

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

您接受相印并不因自己无能而推辞,取得封邑也不说自己没有功劳而不接受,也是由于您自己认为是国君的近亲的缘故啊。如今信陵君出兵保存了邯郸而您要求增加封邑,这是无功时作为近亲接受了封邑,而有功时又要求按照普通人来论功计赏啊。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且虞卿操其两权【操其两权:掌握着请封成与不成两方面的主动权。】,事成,操右券以责【操右券以责:券是契约,双方各执其一,右券为债权人所操。这是说假若平原君受封,虞卿就会像债权人那样向平原君讨取好处。】;事不成,以虚名德君【以虚名德君:以请求加封的空话来博得你的好感。】。君必勿听也。”平原君遂不听虞卿。

况且虞卿掌握着办事成功与不成功的两头主动权。事情成功了,就要像拿着索债的契券一样来索取报偿;事情不成功,又要拿着为您争功求封的虚名来让您感激他。您一定不要听从他的主张。”平原君于是拒绝了虞卿的建议。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子孙代【子孙代:子孙世世代代袭其封爵。】,后竟与赵俱亡【后竟与赵俱亡:直到赵国灭亡,其封方绝。】

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去世。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终于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坚白:即“离坚白”之说,是公孙龙诡辩的命题之一,认为坚度、白度和石头三者不能统一,是各别存在的。】,及邹衍过赵言至道【言至道:言大统一之道。至道:大道。】,乃绌公孙龙【绌:贬低,疏远。】

平原君对待公孙龙很是优厚。公孙龙善于进行“离坚白”命题的论辩,到了邹衍访问赵国时,纵论至高无尚的正大道理,驳斥公孙龙的名辩命题,此后平原君便辞退了公孙龙

【段意】:写平原君虚心纳谏。平原君采纳李谈的劝谏,将家人编于士卒之间,组织三千敢死之士抗击秦军,直至楚、魏救兵赶到,为保卫赵都邯郸立了大功。虞卿建议平原君向赶王邀功请赏,公孙龙认为不妥,平原君又接受了公孙龙的劝谏。

原文~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1】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於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後宫临而笑臣,臣原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於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後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於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於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原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於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於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於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後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锺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於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於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卻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封。公孙龙闻之,夜驾见平原君曰:“龙闻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龙曰:“此甚不可。且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也。”平原君遂不听虞卿。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後竟与赵俱亡。

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

译文~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1】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宾客投奔到他的门下大约有几千人。平原君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经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有座高楼面对着下边的民宅。民宅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一位美丽的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平原君笑着应答说:“好吧。”等那个跛子离开后,平原君又笑着说:“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分了吗?”终归没杀那个人。过了一年多,宾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一多半。平原君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礼的地方,可是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于是平原君就斩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他道歉。从此以后,原来门下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地回来。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好客养士,因此争相超过别人的礼遇士人,以便使自己招徕更多的人才。

秦国围攻邯郸时,赵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当时拟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平原君约定跟门下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平原君说:“假使能通过客气的谈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谈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也要挟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确定下来,一定要确定了合纵盟约才回国。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足够了。”结果选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没有可再挑选的了,竟没办法凑满二十人。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径自走到前面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让楚国作盟主订下合纵盟约,并且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员不到外面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平原君问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有几年啦?”毛遂回答道:“到现在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们从没有称赞推荐过你,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什么专长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来。”毛遂说:“我就算是今天请求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里,是会整个锥锋都脱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罢了的。”平原君终于同意让毛遂一同去。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等到毛遂到达楚国,跟那十九个人谈论、争议天下局势,十九个人个个佩服他。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订立合纵盟约的事,再三陈述利害关系,从早晨就谈判,直到中午还没决定下来,那十九个人就鼓动毛遂说:“先生登堂。”于是毛遂紧握剑柄,一路小跑地登阶到了殿堂上,便对平原君说:“谈合纵不是'利’就是'害’,只两句话罢了。现在从早晨就谈合纵,到了中午还决定不下来,是什么缘故?”楚王见毛遂登上堂来就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回答说:“这是我的随从家臣。”楚王厉声呵叱道:“怎么还不给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谈判,你来干什么!”毛遂紧握剑柄走向前去说:“大王敢呵叱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我与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善于掌握形势而奋力发扬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争王称霸所凭借的资本。凭着楚国如此强大,天下谁也不能挡住它的威势。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毛孩子罢了,他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凌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听了毛遂这番数说,楚王立即改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竭尽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盟约。”毛遂进一步逼问道:“合纵盟约算是确定了吗?”楚王回答说:“确定了。”于是毛遂用带着命令式的口吻对楚王的左右近臣说:“把鸡、狗、马的血取来。”毛遂双手捧着铜盘跪下把它进献到楚王面前说:“大王应先吮血以表示确定合纵盟约的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人,再下一个是我。”就这样,在楚国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这时毛遂左手托起一盘血,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各位在堂下也一块儿吮盘中的血,各位虽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务,这就是所说的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吧。”

平原君确定了合纵盟约便返回赵国,回到赵国后,说:“我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才了。我观察识别人才多说上千,少说几百,自认为不会遗漏天下的贤能之士,现在竟然把毛先生给漏下了。毛先生一次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尊贵。毛先生凭着他那一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强大。我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援赵国,可是都还没有赶到。这时秦国急速地围攻邯郸,邯郸告急,将要投降,平原君极为焦虑。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道:“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国灭亡那我就要作俘虏,为什么不担忧呢?”李同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死战,秦军因此被击退了三十里。这时也凑巧楚、魏两国的救兵到达,秦军便撤走了,邯郸得以保存下来。李同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平原君请求增加封邑。公孙龙得知这个消息,就连夜乘车去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您请求增加封邑,有这回事吗?”平原君回答说:“有的。”公孙龙说:“这是很不合适的。说来国君任用您担任赵国宰相,并不是因为您的智慧才能是赵国独一无二别人没有的。划出东武城封赐给您,也不是因为您做出了有功劳的事情,只是由于您是国君近亲的缘故啊。您接受相印并不因自己无能而推辞,取得封邑也不说自己没有功劳而不接受,也是由于您自己认为是国君的近亲的缘故啊。如今信陵君出兵保存了邯郸而您要求增加封邑,这是无功时作为近亲接受了封邑,而有功时又要求按照普通人来论功计赏啊。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况且虞卿掌握着办事成功与不成功的两头主动权。事情成功了,就要像拿着索债的契券一样来索取报偿;事情不成功,又要拿着为您争功求封的虚名来让您感激他。您一定不要听从他的主张。”平原君于是拒绝了虞卿的建议。

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去世。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终于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平原君对待公孙龙很是优厚。公孙龙善于进行“离坚白”命题的论辩,到了邹衍访问赵国时,纵论至高无尚的正大道理,驳斥公孙龙的名辩命题,此后平原君便辞退了公孙龙。

解读~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本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平原君赵胜和同时期赵国上卿虞卿的合传。

平原君以善养“士”著称,有宾客数千人,曾三任赵相。司马迁认为平原君是个“翩翩乱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的人。这的确是深中肯綮的断语。平原君于秦国邯郸的危急时刻,在毛遂的鼎力协助下与楚订立盟约,求得救兵,又能接受李同的意见散金励士,从而取得抗秦存赵的胜利,可算是乱世之中的倜傥公子。但是,他不识大体,在许多问题上表现了一个纨绔子弟的昏聩和无能。他利令智昏,为了贪图冯亭献城的小便宜而招致长平之战赵军覆没的大祸;他有眼无珠,不识贤才,虽招徕宾客数千却不过是显豪富、摆样子而已,对真正贤才竟一无所知,他矫情杀妾以讨好宾客更显出无能和残忍。这篇传记脍炙人口的主要原因,是作者以动情的笔调记写了两位爱国志士的事迹:一位是门客毛遂,他在赵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自荐随同平原君出使楚国,在同楚王订立盟约的过程中表现出大智大勇,超群不凡的才能,从而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毛遂自荐”的故事流传至今。另一位是舍吏子李同(谈),当赵国处于危在旦夕的严重时刻,他不仅向平原君提出得力的应急措施,而且亲身冒死赴敌,最后壮烈牺牲,表现了舍生取义的高尚爱国精神。

虞卿原是游说之士,因谏说赵王被任为上卿。他长于战略谋划,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媾和;邯郸解围后,力斥赵郝、楼缓的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梁,遂发愤著书。司马迁肯定虞卿谋略精细周密,赞扬他发愤著书的精神,指出“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这里,显然寄托着司马迁自己的身世之慨,同时也反映了司马迁关于作家创作的动因在于怨愤的文学观点。

由于平原君与虞卿的生平事迹不同,作者采取的写法也各异。《平原君传》以具体事件的描述为主,特别是毛遂自荐和毛遂折服楚王两件事写得富有戏剧性,十分精采。作者描述毛遂自荐前往楚国时,抓住毛遂与平原君的冲突,巧妙地安排对话场面,将二人不同的神态状貌,心理气质展示出来;而写毛遂折服楚王时,则通过描绘毛遂“按剑而前”的动作、理直气壮的说辞和楚王连声称“诺”的状貌,把毛遂居高临下的气势,有胆有识的性格和快刀斩乱麻的作风刻画得形神毕肖,活灵活现。《虞卿传》主要是引述虞卿与楼缓、赵郝的论辩说辞,从中也可看出虞卿眼光敏锐,思想深细,对赵负责的思想性格。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