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0年客人点名要吃一菜一汤,老板娘闻言落泪:你们认识我丈夫?

 格林书屋 2022-08-30 发布于广西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1950年的一天,成都三桥南街某街头,几个穿着军装的军人来到一家“努力餐”的饭馆吃饭。

不等老板娘黄体先报上菜单,领头的直接说道:“听说你们店里的'革命饭’很好吃,给我们来上三份;至于菜嘛,就给我们来个一菜一汤吧!”

几个当兵的,只要一菜一汤,这根本就是在戏耍老板娘。

但黄体先听完三位客人的要求,并没有生气,只是愣了一下,然后眼含热泪,颤抖着嘴唇问这几位顾客:“你们认识我丈夫车耀先吗?我已经十年没有他的消息了!他人在哪里,是死是活?”

原来报“一菜一汤”这是黄体先丈夫车耀先定的神秘暗号,他告诉妻子,只要饭馆的客人进门后,直接要“一菜一汤”,就把他们直接安排到后面一号包间。

为首的正是军区领导王维舟,他亲自去看望黄三姑娘的。告知她:她丈夫是个光荣的共产党人;告知她,别等了,他已殉国。

一时间,车家上下痛哭不止,伙计们也跟着落泪。

那么车耀先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过往,他既然是我党的特工,为何会在成都开餐馆呢?是谁给他派的任务,他被抓后又经历了什么事?请跟着笔者一起,了解这段尘封的往事。关于家与国,关于爱情和坚守,车耀先和她的妻子黄三姑娘,在几十年前,交上一份满分答卷。

车耀先,四川大邑人,自幼家贫,为谋出路,其父外出经商,不料一去不归,生死不知,为了生计,14岁时,母亲送他到大邑县灌口场一家商店做学徒,在这里,车耀先勤奋好学,深得老板一家喜爱。

  早在车耀先2岁之时,父亲便给他定了一门娃娃亲,但随着车家的败落,对方百般刁难,无奈之下,车耀先只能放弃婚约,让女方另择佳婿。

老板娘十分疼爱他,主动担起了做媒人的事情。

车耀略带羞涩地告诉老板娘:“我有喜欢的人了,就是对面店铺里的黄三姑娘,我看着她适合做我的妻子。”

不久,老板娘便帮车耀先上门提亲,但这才知道,黄三姑娘已经与别人定亲。车耀先看此情况实在是没有办法,于是,决定将此事先搁置下来,自己先去参军,也正好完成自己的理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崇州被同志会攻占。

两年后,车耀先加入了川军,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从最初的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兵,凭借自己英勇的作战,车耀先很快成长为了连长。

此时的车耀先心里还一直惦记着黄三姑娘。得知黄三姑娘因为烟贩之子无力迎娶而待字闺中时,他欣喜若狂。

1918年,24岁的车耀先在老家迎娶了21岁的黄三姑娘。婚后,他给妻子取了个名叫“体先”,并让她不要再缠足。

车耀先夫妇结婚二十年后的留念

婚后,车耀先带着妻子一同回到了部队。在军营里,黄体先经常帮士兵缝补衣服,帮伤员煎药。由于妻子没上过学,车耀先还将她送到妇女学习班学习了一年多的文化。

在妻子的支持下,车耀先全心投入革命。但他也时常遇到危险。

1923年,车耀先就在一次军阀混战中被子弹击中了头部。见车耀先昏迷不醒,敌人便将他扔在死人堆里。还好路过的农民见车耀先还有气息,便将他救了出来。

被救回家后,黄三一刻也不敢休息,整日守护在车耀先身边,直到他康复。

当时中国军阀混战,车耀先的内心十分痛苦,一度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企图获得灵魂上的解脱。

1926年12月,川军刘湘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1军,一批共产党员到刘湘部队工作,车耀先开始接触共产主义,他渐渐开始反思自己跟随军阀所进行的种种行为是否对国家、对民族有益。期间,由于车耀先的卓越贡献,上级特批他成为团长,但他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对国民党的做派渐渐不满,他认为他们从未走入百姓,只关乎自身利益。

1927年3月,四川军阀刘湘与蒋介石勾结,制造了“三三一惨案”,残杀了大量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这件事让车耀先的内心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让他前所未有的愤怒和失望,继而离开了川军,随后东渡日本去游学考察。

1929年,车耀先与旧军阀决裂,拒绝高官厚禄的引诱,走上了革命道路。从此“投身元元无限中,方晓世界可大同”。

车耀先入党后,接受党的指示回到成都,为了掩护身份,车耀先在成都开了一家“努力餐”餐馆。

在车耀先的管理之下,“努力餐”饭馆的生意十分红火。

车耀先秉承着:“为解决劳苦大众吃饭问题而努力不懈”的宗旨,开创了“大肉蒸饺”、“大众蒸饭碗”、“国合什锦”、“白汁鱼”等物美价廉特色菜。每天店一开门车工,报童,学生……络绎不绝前来吃饭。
他不仅给一些贫苦的劳动者提供饮食,“努力餐”还为一些吃不起饭的革命者免费供应店里有名的是“革命饭”:用三四两米加入肉粒、鲜豆、嫩笋一起蒸熟,已是传统。只要前来报接头暗号“一菜一汤”都免费供餐。
很快,“努力餐”成为四川有名的餐馆,赢得四面八方宾客的喜欢。慢慢“努力餐”周转资金越来越多,他又开一家分店“庶几饭店”。

车耀先所经营的“努力餐”不但为革命筹集了很多活动资金,还成了我党地下组织秘密见面的地方。

车耀先更是在这里招待过邹韬奋、沈钧儒等“七君子”,邓颖超也曾到努力餐饭店与车耀先见面,这里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
车耀先每天忙于爱国救亡,饭店里的事情都交给了妻子,黄体先义无反顾地撑起这个饭店,继续支持这革命事业。

1937年,为了拉动群众抗日,车耀先在“努力餐”二楼的两间屋子里成立了编辑部,并带领众人一同筹办《大声周刊》。 这一刊物发表后成功激起了四川人民的强烈斗志。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革命青年来“努力餐”寻找车耀先,并纷纷向其表示自己十分想要去“革命圣地”延安。
为此,车耀先与成都“抗敌后援会”达成一致,帮助这些热血青年实现了前往延安的理想。

后来,时任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还特意找到车耀先,嘱咐道:“你要多加小心,国民党很多人打算对你下手了。

革命事业就是要抛头颅,洒热血。对于组织安排的任务,我万死不辞。可就是我的妻子和孩子,我这里放心不下。车耀先说道。

那你和她们说了你的特工任务了吗? 罗世文问道。

我都瞒着了,党的一切信息,我都会严格保密,就是我死了,也别想撬动我的嘴!” 车耀先坚定地说道。

此外,他还担任“大声抗敌宣传社”的社长,发展了社员一千余人,成为四川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车耀先投身革命运动的时候,黄体先总是全力支持,虽然她不清楚丈夫工作的具体内容,但她心里却懂得丈夫是为国为民。在她的打理下,“努力餐”红红火火,赚到了不少钱,每当车耀先接济同志,创办杂志囊中羞涩时,妻子总是慷慨解囊,拿出钱来资助丈夫的革命事业。
但好景不长。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耸人听闻的“成都抢米事件”,并以此为由逮捕了车耀先。

车耀先被捕后,妻子黄体先坚强地支撑着丈夫创办的「努力餐」,使其继续经营下去。车耀先不在的日子,她尽力打点好家里的一切,她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把家照顾好,让车耀先无后顾之忧。
车耀先对妻子满怀感激,但他们之间的情缘恐怕只能来世再续。从踏进监狱起,车耀先就没想再活着出来。

长达6年的监狱生涯,敌人对车耀先进行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被他严词拒绝。他把监狱作为一个特殊战场,同其他难友一起,建立狱中党支部,积极组织领导监狱中的党员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他在狱中还给子女写下了万言遗书,教育他们堂堂正正做人。

车耀先还根据自己的过去的见闻,提笔写下了长达几十万字的《四川军事史》。1946年,他拜托从监狱里逃出的狱友把这本心血之作与另一本还没来得及完成的自传交给了黄体先。

图|车耀先和罗世文的纪念像

1946年8月18日,车耀先和罗世文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并将其尸体焚毁灭迹。

车耀先被抓以后,整个家的重担就全落在了黄体先的身上。

她一面要照顾年迈的婆婆,一面要教育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要为他们筹集学费,除此之外还要应付着餐馆的各种杂事。

因为特务们总会时不时地过去故意找茬,这些苦她只能一个人撑着。后来在一个熟人那里,黄体先终于打听到了丈夫捎的口信儿,说是一时半会回不来,让她照顾好孩子们。

除了守住丈夫留下的餐馆,黄体先在配合党的工作时也遵从丈夫以前的行事方针。虽然他不知道丈夫其实就是中共地下党员,但依旧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尽可能地帮助革命同志们。

她不仅为共产党提供租房、帮助这些同志购买米面布匹等生活必需品,还将餐馆里包厢提供给进步青年作为举办集会的场所。每当包厢里面的进步人士召开会议的时候,黄体先就会带着信任的员工在走廊外面为他们站岗放哨。

1950年2月,党组织派了王维舟来寻找黄体先,从王维舟的口中,黄体先才得知丈夫已经牺牲的消息。

王维舟表示国家一定会好好照顾烈士的遗孀,每个月都会提供一笔抚恤金,但却被黄体先拒绝了。

等了丈夫十年,竟是天人永隔,黄体先陷入了极度悲痛中,由于对丈夫长期的思念再加上过度辛劳,黄体先患上了食道癌。

当政府要给她发抚恤金时,她婉言谢绝了。不仅如此黄三姑娘还把车耀在狱中六年撰写的《四川军事史》,和一部尚未完成的《自传》手稿,交给四川省博物馆。并且把自己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努力餐”上交给了党组织。

1954年,黄三姑娘因为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享年58岁。这对夫妻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所有人崇敬和怀念,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小家之情和大家之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