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句老话叫做“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国学君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啥意思呢? 就是说,人到了五十,要学会放下,做到三不争;而一旦过了六十,就要懂得宽心,做到三不有。 那么,到底是哪“三不争”,“三不有”呢? 【一、不争强好胜】 年轻时浑身血气方刚,但有人到了五十岁还是斗志昂扬,处处想与人争、与人比,比完自己比孩子,一生也没有消停的时候,反倒身心俱疲。有时候,在外与人发生口角,哪怕撕破脸皮也丝毫不退让,反而被人看了笑话。 【二、不争名利】 五十岁的生活已经很难发生大的变动,家庭稳固事业有成,切不可因为一时的名利而冲昏头脑,将自己半辈子的积累毁于一旦。 【三、不争斤论两】 人到老年,心胸自然宽广一些,俗话说吃亏是福,聪明的老人懂得装糊涂,不拘泥于细枝末节的小事,让自己和别人都活的很轻松。 【六十望棺三不有】 到了六十岁的人,身体机能持续退化,古时候的这些人甚至已经在给自己准备后事了,有的会亲自为自己打一口棺材,这就是“六十望棺”。对于这个年纪的人,还要懂得“三不有”:即不要担忧,不要害怕,不要悲伤。 【一、不要有恐惧】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谁也无法逆转,俗话认为,人到了六十,则要看淡生死,要珍惜每一天,而不是在惶恐中度过晚年。 【二、不要有忧虑】 这个年纪,已经为儿女操劳了大半生,也要多留时间给自己。无事郁郁寡欢是这一时期老人最忌讳的心态,只有为了自己生命中的愿望活下去,才能够活得有激情,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儿女照顾起来才更加没有负担感。 【三、不要有遗憾】 人到晚年,若是有什么未尽的心愿,也一定要完成。毕竟人活一世,短短几十年,已经为子女奉献了大半,到了这把年纪,也该为自己没有达成的心愿努力一把了。 ![]() |
|
来自: 树林7kqj4zkr1v > 《丨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