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凌晨1点,在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美军利用无人机设备发动了一场点对点的空袭,轰炸了几辆小轿车。 此次空袭共计造成10名乘客死亡,其中包括伊朗革命卫队圣城部的指挥官苏莱曼尼少将,伊拉克人民动员部队副指挥官兼真主党创始人穆罕迪斯,以及另外4名伊朗高级军官和4名伊拉克警官。 当消息传出以后,这起事件立马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没人能够想到,如此明目张胆地对于他国发重要政治人物进行暗杀,居然发生在二十一世纪。 ![]() 更令人意外的是。与历史上的一切政治暗杀行动不同的是,这一次美军的暗杀非但没有丝毫隐瞒,甚至还被总统特朗普当做功绩大肆炫耀。 在一次电视采访过程当中,特朗普曾经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当时下达命令的场景,美谈话当中,特朗普极力将苏莱曼尼塑造成为一个恐怖分子,并且将自身的行为不断合理化。 一时之间,纷乱的中东地区再一次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 1、苏莱曼尼遇刺的背后,美国伊朗中东霸主的争夺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向来都十分紧张,这一点众所周知。 然而对抗归对抗,如此明目张胆地采取刺杀手段实在令人大跌眼镜。而这也引起了另外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为什么非要刺杀苏莱曼尼?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伊朗亲美政府垮台,美国就展开了对于伊朗的单方面制裁,与此同时还将其列入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实施禁运。 但是,伊朗与美国历来所对付的中东国家不同。 ![]() 不同点在于伊朗只是引起过美国的制裁,并非是引起过国际公愤。 所以虽然美国极力封锁伊朗,但是其他世界各国照样和伊朗做生意,这也使得伊朗的新政府很快得以恢复,随着几十年封锁过后,他们非但没有垮台,甚至还成为中东地区少数建立自己工业体系的国家。 在这段时间里,伊朗政府对内进行社会改革,并且完成了宗教社会和组织的现代化,转型成为了一个现代国家,对外,伊朗也一直在积极对外输送影响力,谋求成为中东地区区域性的大国。 ![]() 中东地区一直以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地带,地盘就这么大,伊朗进一步,那美国就要退一步,这是十分浅显易见的道理。 正因如此双方之间的关系一直剑拔弩张。 而苏莱曼尼的关键之处便在于,他身处于作为双方交锋的第一线。 苏莱曼尼是朗革命卫队圣城旅的创建者兼领导人,所谓的圣城旅并非是一个旅级的作战单位,之所以会被国内叫为圣城旅,主要还是因为翻译问题。 该部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海外任务军事情报、特种作战,可以理解为伊朗的情报机构和军事外交部,更确切的说苏莱曼尼就是伊朗情报单位的头号人物。 ![]() 2014年isis在叙利亚发家以后,向伊拉克大幅进攻,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的极度紧张,而伊朗也顺势反恐为由出动,开始向ISIS发起围剿,反恐的同时他也顺便扩张势力。 而苏莱曼尼就是这些行动具体的执行人,之后的日子里,他陆陆续续在伊拉克建立了十多万人的民兵组织,并且将伊拉克南部全部拿下,变成了伊朗工业品和服务的倾销地,不单单为国内赚了钱,甚至还在当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域治理体系。 ![]() 苏莱曼尼的确在伊拉克扩张了伊朗本国的势力,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伊拉克当地人并不反感他,一来双方文化相似,二来,苏莱曼尼还通过反恐战争间接挽救了伊拉克,就算做点生意也没什么,相比于美国人这种抽筋扒皮式的扩张,简直不要太温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美国人这么个反面教材,正因如此,苏莱曼尼在中东地区的行动可以说是异常顺利,不少国家和地区单单是为了“反美”也愿意投入伊朗的怀抱。 ![]() 在苏莱曼尼的运作之下,圣城旅得很快成长为了一个庞然大物,它介于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等中东国家之中,其手下成员最多时候超过30万人。 此时此刻,圣城旅已经成为中东地区,绕不开的一个势力,其中的主要操盘者苏莱曼尼自然是美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美国是历来喜欢夸大自己的对手的,苏莱曼尼是伊朗情报方面的领头人,因此他便被西方媒体称之为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战地指挥官和军事战略家。 还被认为是伊朗第二最有权势的人,甚至比起民选的伊朗总统有更大权势。 ![]() 在2017年的时候,《时代》杂志就曾经评选他为世界上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形容他极传奇特工「007」詹姆斯·邦德、二战德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与当代歌星女神卡卡的特点于一身,堪称一位传奇人物。 对于这些吹捧,事实上有些言过了,苏莱曼尼的确有着超凡的天赋不假,苏莱曼尼出身贫困一辈子靠着战功升上高位,但是,他的天赋仅限于军事和情报上以及对外扩大影响力上。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明确的社会,把这样一位军事家强行与政治家做比较本身就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其中,捧杀的成分要远远大于夸赞。 ![]() 2、苏莱曼尼遇刺,司机曾加速飙车遗憾未能躲避根据美方声称,此时的苏莱曼尼正在策划一次针对驻伊美军的袭击行动,如果让苏莱曼尼得逞,美军将会受到重大伤亡和损失,因此不得已才做出反击。 事件发生以后,随着各方所披露的细节不断,苏莱曼尼遇刺时的具体情况也得以浮现。 当地时间凌晨一点半左右,苏莱曼尼搭乘“鞑靼之翼”号航班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此次苏莱曼尼前来是为了和沙特方面人员进行接洽,为的是一次谈判。 伊朗和沙特进行谈判,伊拉克做东,单从这些情况来看和美国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 陪同苏莱曼尼一起返回的是包括他的长期密友——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穆罕迪斯。 由于身份特殊,苏莱曼尼的整场行程都处于严格的保密状态,没有事先的任何官方通报,没有确定的目的地,甚至就连达成班机之时,他都没有进行安检和护照检查,而是利用权限登机。 在苏莱曼尼随身的队伍当中,其成员甚至被要求不许携带任何智能手机,因为害怕被人监听和追踪。 ![]() 与此同时,前来接机的穆罕迪斯派来的车辆也是普通的现代和丰田轿车,最大程度地避免引起注意。 如果单从这些条件上来看,苏莱曼尼被美军追踪并发现的可能性是极低的,然而坏事就坏在他的好朋友穆罕迪斯身上。 相较之于苏莱曼尼,穆罕迪斯的隐藏就要草率的很多。由于常年在利比亚内境内活动,穆罕迪斯身边早已被美军安排了多重眼线,密切跟踪。 在得知穆罕迪斯即将去接机苏莱曼尼以后,美军立马采取了高度关注。 ![]() 有消息称,在苏莱曼尼遇刺前的36个小时的行程,就已经被美军秘密监控。 最终在当地时间凌晨1点多,袭击计划开始了。 负责此次刺杀任务的是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控制的无人机MQ-9“死神”,为了能够确保自杀行动万无一失,美军还采用了AGM-114“地狱火”导弹,该型号导弹是一种超音速反坦克武器。 单从武器装备上便可以看出美军刺杀苏莱曼尼的决心有多么强烈。 当晚凌晨1:30之后,苏莱曼尼的三辆轿车上路了,首当其冲的是穆罕迪斯所乘坐一辆现代轿车,苏莱曼尼和2名随行人员则乘坐丰田轿车紧跟其后。 ![]() 凌晨1:45,第1枚导弹弹击中了穆罕迪斯所乘坐的现代轿车,随着一声轰鸣,现场火光冲天,当意识到危机以后,苏莱曼尼的司机立马加速展开了飙车,希望能够躲避导弹的追踪。 这一举动虽然暂时避过了第2枚导弹,但可惜的是,单单是靠人体的反应,是根本没有办法和拥有先进装备的美军所抗衡的,紧追其后无人机发射的第3枚导弹,正中苏莱曼尼所乘坐的丰田轿车。 随着一声轰响,苏莱曼尼,这位圣城旅指挥官就此阵亡。 由于导弹威力过大,苏莱曼尼整个身子都被炮火撕成了碎片,搜救人员唯一所找到的便是他的一枚红宝石戒指。 ![]() 3、事件反应:伊朗迅速展开报复行动刺杀苏莱曼尼这件事情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随着这起事件被媒体所报道,伊朗国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无数人上街游行,纷纷要求政府予以反击。 除了伊朗以外,此次谈判的另一方沙特也予以抗议,要求美方给出说法。令人意外的是,整场行动当中,作为直接被“入侵”的伊拉克一方,其议会通过决议要求美军退出黎巴嫩珍珠港,宣布将所有的中东的美军士兵和设施列为攻击目标,局势一发变的不可收拾。 ![]() 要知道,此次苏莱曼尼是受伊拉克政府邀请访问伊拉克的,名义上属于外交人员,而外交人员是受到《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保护的。 在国际上,无论何时何地,对于外交人员对于外交人员的场馆和住宿交通工具的暴力攻击都被认为是一种国际威胁。 换言之,美国这一行动无疑于是对伊拉克和伊朗同事开战。授权这次攻击计划的直接负责人严重侵犯了两国的国家主权,甚至犯下了战争罪。 换言之,哪怕特朗普是美国总统,按照国际法,也应该送到海牙法庭进行审判。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起事件尚未结束,《纽约日报》的一封报道却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 2020年1月6日,苏莱曼尼事件发生以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苏莱曼尼之死,特朗普为何做出最极端选择”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据伊朗媒体报道,在苏莱曼尼的葬礼上,他的女儿泽纳布致辞称:“疯狂的特朗普不要认为一切结束了!我父亲的殉难,将给美国和以色列带来黑暗之日。” 泽纳布说:“苏莱曼尼的名字令敌人闻风丧胆”。泽纳布还向在中东地区的美军家人喊话,未来等着为你们的孩子收尸吧。 《纽约时报》对此事件的解释是,特朗普“不按套路出牌”。 伊朗与美国的斗争是固然存在的,在这次针对伊朗的行动之前,军方按照西方政治惯例给特朗普提供了备选方案,而在这些备选方案之中,就包括“暗杀苏莱曼尼”。 ![]() 之所以提供备选方案,倒并不是说在军方眼中,这些方案可以选,而是说想通过这种手段来督促总统选择更加温和的手段。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事实上西方政坛也是喜欢折中的,甚至还尤其喜欢利用这种心理来促进自己的目标达成。 这篇文章当中,《纽约时报》就写道:五角大楼的官员们常常向总统们提供一些不太可能的选择,以便其他选择看上去更容易接受。 ![]()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特朗普居然真的采纳了“拆掉屋顶”的选择。 报道当中写到,在提供方案之时,军方人员“本以为特朗普总统不会接收”。 而这起时间发生以后,美国国防部事后反应也很耐人寻味,这起事件发生以后,可以说是闹得美国上下满城风雨。 但国防部长艾斯托从始至终都毫无反应,活脱脱一副我不知情的样子。 ![]() 总而言之,苏莱曼尼遇袭的事件的发生,系特朗普的“个人行为”…… 苏莱曼尼的死使得美国与伊朗的国际关系也因此降到了冰点。这一事件也给中东地区这团干柴又泼上了一桶油,未来形势将会如何发展,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是,作为始作俑者的美国引火烧身,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参考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