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手机拍出诗意瞬间

 彭莫山一束光 2022-08-30 发布于广东

(本文为54日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线上讲座节选)

本文约4560
预计阅读时间 
15 分钟

图文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大家好,很高兴跟各位同学连线交流。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手机拍摄的叙事技巧。具体来说,是如何用手机拍出诗意瞬间。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美国某报社辞退了一批新闻摄影师,因为手机摄影功能的普及,让获取突发事件的新闻图片变得更加容易。
 

的确,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人都可以当摄影师,人人都是记者。
 

广西柳州,2019.11.9


相比沉重、昂贵的专业设备,手机摄影不仅成本低,更重要的它便捷和便携,方便随时随地记录和发布


在捕捉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瞬间上,手机有着天然的优势,并且让我们用一种更平和、更细腻、更朴实的心态,来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接下来,我将以平时拍摄的一些手机摄影作品为例,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与思考。
 

大家请先看这一张照片。

 
复旦新闻学院,2013.11.26

 
我读大学的时候,参加新闻学院举办的一个手机摄影大赛,主题叫“未曾发现的复旦”,当时我提交了上面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拍的是教室的一扇门,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投下一道彩色光斑,看上去很像一条胶卷,雕刻时光。于是我把它命名为「门·胶卷」。
 

后来这张照片得了一等奖,颁奖嘉宾是摄影评论家、策展人顾铮老师。颁奖词的内容我已经忘了,但我记得顾老师特别提到了一个词——“诗意”。
 

诗意瞬间


通过这次手机摄影比赛,我有一个体会,其实诗意不必在远方,它也许就在我们经历的每一个地方与瞬间。我们看美术史或者摄影史,大部分优秀的作品都有能力在日常的生活里,发现和捕捉到高度的美感。
 

就像走在街上的人,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但他们有与生俱来的美,而这种美是可以感动许多人的。



清代思想家李渔说“会心处正不在远,若能实具一种闲情,一双慧眼,则所见之物皆为画图”。


风景在名山大川,也在周边日常。


广西柳州,2019.11.9


我所拍摄的作品,绝大部分就来自于周边日常。在最普通、最日常的场景里,呈现诗意和力量,这种日常之美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比如我曾在某个部队基层拍摄的一组照片,里面都是一些很普通,很平常的点滴瞬间:


过独木桥的新兵,练器械的士官,刚考核回来的老班长,工作中的理发员,侍弄花草的小战士,靠着扶梯小憩的值班员,拍合影的退伍老兵等。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这个单位只是全国千千万万基层中队中的一个。但我发现,即使生活和工作在小地方,但只要有心、用心,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在平凡中捕捉鲜活,同样可以记录和反映真实生活,在时光档案里留下岁月抹不去的瞬间。


去年,我退役回到地方之后,拿着手机在广州的各个角落行走,拍摄了很多日常瞬间,希望呈现一座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我尝试对这些照片进行了归类和梳理,总结出一些技巧和心得,供大家在拍摄实践过程中参考。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比喻/升华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比喻和升华的视角来照亮现实。我在一开始提到的光斑和胶卷的例子,就是一种比喻手法。利用这样的视角,我们可以点亮许多平凡的事物。


比如这张照片,大家猜猜是什么?这其实是某座天桥的护栏,它在阳光的投射下,看起来像一幅水墨画——


北京海淀,2018.11.25


又比如这张,拍摄的是窗外某处都市风景,看起来像积木堆砌起来的城市,于是叫做“积木之城”。


广州天河,2021.1.25


有的时候,比喻和升华还可以一起用。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小区里正在开晨会的保洁阿姨们,站得整整齐齐,像是一个合唱团(比喻),平凡生活,每一天都值得歌唱(升华)


广州番禺,2020.8.20


类似的例子,还有加班回家刚出地铁站,看到跳广场舞的妇女们,不知道泰国那边是不是也流行广场舞?在这里,我们同样也可以对这样的日常情景进行升华: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活的辜负。
 
 
广州番禺,2020.10.15


对比
 

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更具体的技巧,比如说对比。
 

这张照片是我到某个垃圾填埋场采风时拍摄的。一般来说,提到垃圾填埋场,大家很容易想到肮脏不堪的垃圾,臭气熏天的环境。


广东清远,2020.3.23


但我没有直接去呈现这些直观的东西,而是选取了填埋场附近盛开的白色野花,把它置于前景,而背后的垃圾场适当的虚化,肮脏与洁白,臭气与花香,两者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山深处的垃圾填埋场,在最藏污纳垢处,开出最洁白的花。


广州番禺,2020.7.18


还可以是现代与古代的对比,比如这两张照片,地点分别是现代都市的公交站和地铁站,出现穿着古装的人,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广州番禺,2021.4.2

 
色彩
 

第三种,色彩的运用。前面说的例子,其实也用到了色彩,那我们就接着讲色彩。在摄影创作中,色彩具有塑造人物、烘托氛围表达主题作用。

这是某年冬天在杭州街头拍的。飘洒的雪花把世界装点成了童话,风雪夜归的街头,一对情侣的红伞分外鲜艳。白是纯洁,红是热烈。我称它为:雪色浪漫。

 

浙江杭州,2019.1.1


同样是伞,不同颜色也有不同的效果。比如下雨天,角落里这一把浅蓝色的雨伞,成为一道风景,营造出雨天独有的静谧气氛。


广州天河,2021.4.8


说到下雨天,刚刚的照片是室内的,还有户外的拍摄,户外的色彩会更加丰富,比如这张照片,路面倒映的霓虹灯光,五彩缤纷,呈现出梦幻迷离的都市生活色彩。


北京海淀,2017.6.23

 
值得一提的是,色彩和对比可以用在画面的叙事上,增强作品的戏剧性。

比如这张照片,主人公是地铁口卖早餐的阿姨,满头白发,无人问津。画面里地铁口的柱子和阿姨身上的衣服都是红色的。红色,热烈,喜庆,充满生命力,但事实上阿姨却因没有生意,正疲惫地打着盹儿,两者形成了一种张力,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广州天河区,2021.3.12


下面这张照片正好相反。一位清洁工靠着蓝色的墙面,工服也是蓝色的。在大众心里,蓝色和忧郁、冷清、被动等心理感受相关联,但清洁工的表情和笑容,却给人一种明亮、快乐的感觉,更加衬托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广州天河,2021.4.9

 
线条

 
清晰明快的线条,往往能够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在拍摄过程中也值得留意。比如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办公环境,画面中的线条和几何结构,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写意空间。


广州天河,2021.3.11


这是图书馆的一角,几根直线把画面进行了切割,简洁明快,像几何七巧板,给人一种宁静、理性的感觉。


复旦文科图书馆,2014.10.23


还有这张照片,都市华灯下,一个打太极的身影,同样得益于线条的巧妙布局,衬托出动静自如的身姿与状态。


广州天河,2021.1.6


呼应
 

最后一个是呼应。日常拍摄中,巧妙的呼应可以让照片耐人寻味,增加可读性和延展性。


劳动节前一天,一大早看到物业维修的小伙子早早就到了,一束光正好打在他头上,劳动人民是有光的。


广州番禺,2021.4.30


还有,前不久是世界读书日,地铁站一位小朋友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于是就有了这张作品“读书日的地铁站”。


广州天河,2021.4.23


更直观、更常见的呼应,往往是文字。下面这张,也是在地铁站拍摄的。一个上班族的衣服背后写着“早睡早起”,跟挤地铁上班的画面形成了呼应,显得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广州番禺,2021.4.21


决定性瞬间


好了,关于诗意瞬间拍摄的几种常见方法和类型,我们来做个小结,它们分别是比喻、升华、对比、色彩、线条和呼应。


当然了,生活多姿多彩,摄影同样也具有多种可能,我们不需要自我设限,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大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或大胆创新,以艺术的眼光看世界。


总的来说,由于手机摄影随时随地可拍的特点,我们大多数作品都属于“决定性瞬间”


广东雷州,2020.6.25


决定性瞬间是摄影大师布列松的理论,他提出在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

 
当这个瞬间来临时,周围的各种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最为协调的几何形态,并显示出某一事件的完整面貌。这个闪耀的瞬间,就是决定性瞬间。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这是某个施工现场,当时施工人员正要扶正一根钢材,镜头捕捉到他向上举起手的瞬间,整个画面构成了一种协调的几何形态


广州天河,2021.4.12


如何捕捉?


那么,这些决定性瞬间如何捕捉?前面分享的,主要是创意和构思上的技巧,在实际操作上,我跟大家分享两点个人经验。
 

第一个经验,是要学会预判。
 

对于决定性瞬间,我们不可能总是运气很好,每次都正好碰上,或者碰上了也来不及打开手机按下快门。但有时候我们可以等待。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预判。比如进入一个环境,看到某个情景和画面,要学会预判接下来是否会发生有价值的瞬间。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预先取景,等待那个“决定性瞬间”发生,像猎人一样捕捉诗意。
 

这个过程很有趣,当“猎物”——决定性瞬间出现,你会觉得每一秒,每一个定格,都是上帝的赐予。


广东东莞,2018.10.7


比如这两张照片,是我在一个水库公园拍摄的。当时湖边的景致很好,附近正好有小朋友在玩耍。我预判将会有美好的瞬间发生,于是静静地取景等候,画面里一开始只是无人的空镜头,像一个等待演员上场的舞台,等到这两位玩耍的小朋友闯入,我便拍下了这样的瞬间。

 
广东东莞,2018.10.7


第二个经验,是完成大于完美。
 

相比刚才说的静静等候,大多数情况下,决定性瞬间的捕捉,往往稍纵即逝,不可能为你重演或摆拍(如果是的话,那就失去了真实,也失去了此类拍摄的意义)
 

在实际拍摄中,有人为了追求好的构图,而错过了最佳的拍摄时机。在我看来,现在的手机抓拍连拍功能已经很强大,我的建议是,在决定性瞬间发生时,可以优先考虑连拍捕捉,因为每一秒的定格,都是全然不同的作品。
 

甚至有时不完美的构图,更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这也是另一种完美。
 

比如有一次我到一个厂区出差,临走前,夕阳下一辆三轮摩托迎面而来。当时已来不及构图,但直觉告诉我,这会是一个好的瞬间,于是抬手就拍,定格了这样的画面。

 
佛山顺德,2021.4.12


类似的例子,还有前几天,我在路上看到刚从工地下班的恋人,拿起手机连拍,于是得到这样一个幸福的瞬间。
 

广州天河,2021.4.29


 功夫在诗外


最后的最后,还是那一句老话,功夫在诗外。


摄影不是按快门的艺术,而是看世界的艺术,考验的是你的发现能力和感受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把美的事物从流动的生活里捕捉出来。


所以首先得训练看世界的眼睛。这需要我们平时多看好作品提高审美标准,所谓好作品不限于摄影作品,绘画、电影、建筑等等一切与美有关的事物都是训练眼睛的素材;


另一方面,要保持敏感与好奇,保持敞开的状态,保持对人、对事物、对现象、对社会的关切,去把视野打开,把心灵之眼打开。


广西柳州,2019.12.4


摄影面对物质却审视精神。对摄影而言,获得态度比获得形式更为重要。我前面所提到的对比、线条、色彩等等,都不过是形式上的技巧方法。而其实想明白用什么方法拍摄和想明白用什么态度看世界永远不可分开。


所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不断的体验、观察和思考,去提升你的心性,丰富你的精神,放大你的格局,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贯穿一生的追求。


浙江普陀山,2014.6.29


中国有句古话,大道至简。如果你问我摄影的窍门,我会说,其实也没什么窍门,你是什么人,就会看见什么,你看见什么,就会拍到什么。


如果你想明白这一点,你会发现,生活的每一天,每一瞬间,都是一种馈赠。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聆听。愿你们都能享受摄影的乐趣,收获生活的馈赠。


广西柳州,2019.7.25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