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彭莫山一束光 2022-08-30 发布于广东

208/ 300

本文约960
预计阅读时间 
3分钟

图文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有人问:人生需要「平衡」的智慧。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说起「平衡」,不知为何,我想起还在上海念书的时候,在静安区某个里弄深处,发现一间名为“静落”的茶艺社。
 
 
当时就觉得静落这个名字很美,很有意味,像一杯清茶,值得细细品尝。
 
 
其实这个名字里,就包含了平衡之意——静是安静,落是飘落,是一种动,有静有动,张弛有道。
 
 
在生活中,做到动静自如,是一种难得的「平衡」。


不管环境是寂静还是喧哗,想要动的时候,就能够全心全意专注在某一样行为上;想要静的时候,就能够全心全意安静放松下来,这是了不起的状态。
 
 
动和静的内涵是丰富的。比如工作应酬、奔波劳碌可以视为动,居家休息、阅读写作等可视为静,动静之间,考验我们的平衡能力与生活智慧。
 
 
跟动与静相对的,是快与慢。当下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所以我们才那么推崇「慢生活,其实是为了慢下来,找到动与静之间的平衡。
 
 
事实上,你要有快才能更加体会慢的好。而慢,不是懒散,不是拖延,不是舒服,这个慢,是我们主动控制之下的慢,才是好的慢。
 
 
这种控制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修炼精进。其实很多事情都可以是我们修炼的法门,品茶、下棋、写作,或者瑜伽、太极、冥想等等,殊途同归。
 
 
比如瑜伽,它的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运动是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达到身心和谐统一。


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跟我分享《瑜伽经》的解释:瑜伽是对心的变化的抑制。这也是对平衡的追求。


今年我打算在「冥想」上好好下点功夫,从每天冥想十分钟开始,慢慢提升自己的「觉知「平衡」能力。
 
 
话说回来,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中和”,也在讲究「平衡」之道。记得世界围棋大师吴清源说过,他的围棋理想可以用“中和”这个词来表达。
 
 
“中”这个字很有意思,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
 
 
在围棋上,吴清源说要思考“中”的那一点,中和了棋盘上各个子的作用的那一点,就是正着。


纵横棋坛八十多年来,吴清源从来不把围棋当做胜负来考虑,认为无论输赢,只要下处理最善的一手,那就是成功的一局。
 
 
世事如棋局局新。如果说人生如棋,那么我们所追求的,其实不应是一时的输赢胜负,而是在不断经历的无常变幻中,能够求得平衡,发现中道,用心下好每一步棋,便是成功的人生。
写于广州


【答读者问】

最近陆续收到一些读者留言,向我提问和探讨一些问题和面临的困惑。接下来将推出【答读者问】栏目,我会根据实际情况,挑选个别读者留言进行回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