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怦然心动」的时刻

 彭莫山一束光 2022-08-30 发布于广东

216/ 300

韩江日落


本文约1300
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图文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连日阴雨,今天终于放晴。黄昏时分,在阳台眺望韩江落日,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在我看来,生命中「怦然心动」的时刻,是身心震撼的生命经验。
 
 
李黎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不枉此生》,文中描述了「怦然心动」的体验——
 
 
蓦然面对伟大的自然或人为的瑰丽奇观,顿时感动到屏息凝神,毛发竖立。周遭世界忽然静止,时间停滞——

原先一切与之有关的知识、疑惑与期待悉数退位,连语言文字也似乎多余了,天地间只剩下渺小的自我,与那巨大的绝美素面相对……

 
这样的「怦然心动」,一个人一生至少能有一次,才算不枉此生。
 
 
此时此刻,想起十多年前(时间过得真快啊),我大学毕业,从上海来到广西那边的一座深山里当排长。有一天暴雨骤停,碧空如洗,到了半夜我一个人去查哨,抬头一望,夜空如一片泛动着星光的湖泊,清冽,深邃。
 
 
繁星低垂,一颗一颗摇摇欲坠,似乎随手可以采摘而又随时可以掉下来,滚进幽暗寂寥的山谷。月光如水,在空气中缓缓流淌,为每一个角落铺上一层柔和安静的冷光。
 
 
那一刻,我正独自站在世界的夜晚和中心,身边空无一人,思维变得清晰而旷远,一切不明所以的躁动得以平息,妥帖。
 
 
独对星空,容易觉悟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得失成败乃至生命修短较之永恒的星空,不过如电光泡影,沧海一粟。
 
 
那时候,占据内心的,更多是一种独享此夜的狂喜。世界一个不为人知的山谷里,一个平凡的小排长在一个平凡的夜里,发现了头顶璀璨的星空,发现了星空下的自己。
 
 
繁星孤映,明月独举。这样的时空里,生命因孤独而显得高贵。我似乎明白,艺术家徐冰为何强调人应拥有“一双会看夜的眼睛”。
 
 
开始庆幸自己来到山里,这种感觉随时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当初同学战友们得知我被分配到偏远深山守隧道都来安慰我,而我后来想,把我分到这座山里,对我来说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生命中无尽的鬼使神差,让我有了这样的一段经历,不论多少年后,都将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记忆。
 
 
那时候,偶尔我会想到我的同学,不少人在各个省会、大城市工作,条件优越,待遇优厚,相比之下,呆在深山老林中的我多少有些狼狈与寒酸。


然而,我却总感觉自己似乎比他们更受到神明的眷顾和青睐,得到了某种特别的指引和保护,以致我常常感动得“双手合十,感谢老天爷”。
 
 
我相信这不是精神胜利法。
 
 
那天晚上,后来远方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紧接着一串灯光明亮的车厢如行星般呼啸而过。
 
 
我知道,火车从来不会停下来观赏这座默默无闻的深山,更不会欣赏今夜头顶灿烂的星空。火车总是匆忙地赶赴下一站,赶赴终点,对它来说,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曾经的我,一路执迷与匆忙……
 
 
写下这些话时,突然有一刹那的恍惚,对那样一个自己感到陌生,我离那样一个自己太遥远了。
 
 
不管怎样,感谢命运,让我起码有过这样的生命体验,让我曾感受过“心灵之大美”。


有一本杂志叫《生活》,它的创刊卷首语我很喜欢,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段诗一样的创刊词:


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伟大事件;
 
去看穷人的面孔与伟人的姿态;
 
去看不同寻常的事物——机器、军队、群众、丛林和月亮的影子;
 
去看人类的杰作——绘画、建筑和发明;
 
去看千里之外的世界;去看隐藏在高墙和房间内的事物,以及难以接近的危险情景;
 
去看那些被男人所爱着的女人和孩子们;
 
去看并且享受看的乐趣;
 
去看并且感动;
 
去看并且接受教育……

 
书的背面最后写着一句话:


人生的丰富性,远远值得用诸多代价去交换。

 

写于潮州

END -
印记
— 第216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