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读人」还是「人读书」?

 彭莫山一束光 2022-08-30 发布于广东

223/ 300

天地一棵树
本文约1000
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图文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过年的时候,跟一位长辈谈读书。其间我们谈到了「书读人」和「人读书」的区别。
 
 
「书读人」和「人读书」的区别在于,书读人,是知识的储存积累,它慢慢地会形成你的资本(谈话资本或再生产知识的资本),长此以往,这样一种对知识的占有和利用,会让一个人变得傲慢,变得心存偏见。
 
 
「书读人」之人,习惯「我知道」,容易局限在已知。
 
 
而「人读书」,则是一种敞开,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越来越发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你不了解的事情,甚至于是你所不了解的善与恶,美好与丑陋,它最终将让一个人变得谦卑,变得宽容。
 
 
于是乎,「人读书」之人,明白「我不知道」,一切皆有可能。而其实,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书读人」和「人读书」的区别,让我想起南宋心学家陆九渊「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两者当然不能简单类比,但其实都强调了「我」的主体性。
 
 
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人/在读书」,是以你这个人以往所积累的一切阅历、文化来读书,让书中内容来激活你的生命感悟和完善你的人格,让知识化为清泉,流入你的生命土壤中,滋润你的文化之根,让你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常青不衰,是为真正的读书。
 
 
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读书不是用来囤积资本的渠道,而是我们拥抱自由、丰富生命的方式,读书让我们得以神交古今中外的智者和有趣的人,让我们的内心保持敏感与好奇,保持敞开的状态,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大,生命也随之放大
 
 
更进一步讲,我们不仅读小书,也要学会读「大书」,真正的书房,其实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我一直很喜欢金庸小说里关于练剑的最高境界的说法。金庸先生说,练剑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招式多么的繁复,剑气多么的凌厉刚猛,而是草木竹石皆可为剑,渐入无剑而胜有剑的境地就是说,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我觉得读书的最高境界也如此,即使手中无书,心中也可以有书。就像《从文自传》所说读一本小书,同时读一本大书,要善于读那些有形的书,同时也要善于读无形之书。
 
 
我觉得,对于一个真正会读书、心中有书的人而言,看一部电影也可以是读书,听一场讲座也是读书,认真地听田间的老农讲故事也是读书,行走大地山川,仰望日月星辰,一切都可以是读书。
 
 
只要心中始终保持着对人、对事物、对现象、对社会的好奇心,我们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读书。
 
 
所以请记住,是人在读书,而非书在读人,要会读书,而不要死读书。


书本是很丰富的,世界是很广阔的,生活是很好玩的。

写于广州


END -
印记
— 第223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