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300 ![]() 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 五一回潮州乡下,有一天聊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小婶随后把家里收藏的旧用具一一搬了出来。 木桌,凳子,耙子,火钳,篓子…… 好像在办一个展览,忆苦思甜,重温往事。 一件件尘封的用具,重新摆放出来,拍成照片,似乎顿时有了生命,焕发着某种别样的光彩。 1935年,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通过阐释梵·高的油画《农鞋》讨论了器物——用具的有用性。 ![]() 梵·高,《农鞋》,1886 他认为器物一旦被艺术的框架框起来,就会显示出与平日普通用途不同的意味,就像我的镜头里小婶家的旧农具。 在海德格尔看来,现实中的农鞋只是一件器具,而画中的鞋则昭示了田野大地的呼唤,它将隐蔽在这双农鞋后面的真实内涵揭示了出来: 一位挣扎在贫瘠大地上的农妇艰辛、苦难的生活和命运,她对大地的无限眷恋,她内心的焦虑、辛酸、喜悦、希冀和憧憬…… 因此它已由普通的鞋转化为能展示无尽诗意的艺术品。 同样,在老家的旧农具里,印刻着岁月的变迁与馈赠,它们浸透着多少雨水、汗水与泪水,留下过多少无言的痛苦、辛酸与喜悦。 那空空荡荡的竹篓里,盛放了多少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那磨损销钝的边边角角,又抚平了多少叹息,埋藏了多少旧梦。 晨曦与夜幕,星光与露水,来自广袤大地的无声呼唤,化为远山的一缕云烟…… 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地上的众生,在思考着生存以及生命的意义,苦苦地寻求答案,这本身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 “拍好了吗?我再去找找看还有没有……” “拍好啦,谢谢小婶。” 写于广州 部分旧农具: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