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400 ![]() 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的确是这样的,我一直觉得,真正能影响别人的,是只求一心做好自己、无意过多影响他的人。 他们走在自己的道路上,而不是一个妄想改变他人,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否则就很容易成为说教,并且往往事与愿违,对方很可能会表面说懂了懂了或者好的好的,实际上无动于衷,甚至心里觉得反感。 人对另一个心想改造他的人,都会心生反感。 所以,想要更好地影响他人,关键在于做好你自己。 而好的帮助,往往是一个刚刚好的推动,这需要各自的机缘,无法刻意为之。 毕竟任何道理,都是无法被动接受的,只有自己想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只有自己想要改变,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成长,成功,幸福,快乐……这一切其实都是求仁得仁。 而且,从佛教的角度,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空”的、中性的。 什么意思呢?换句话说,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本身是好的或是坏的。一个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一件事对他是启发,对另一个人可能是迷惑。 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避免在别人面前扮演教导角色,不必把自己认为是对的,是好的,就强加和灌输到别人那里。 毕竟他们的人生,不需要你来过。毕竟每个人要去的,不一定是同一个地方。 别人是否相信你所相信的,不是你需要管的事,那不是你所走的道路。 我们只是通过做好自己,提供生活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而至于能否受益,能否化为己用,还要看一个人的智慧,能力与机缘。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求仁得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