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胖:相信我,殡葬业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人生大事”

 靠你了谭胖 2022-08-30 发布于北京

古人崇尚“侍死如侍生”,但在今人看来多少有些晦气。

对于死亡,不少人多少都有些不愿面对,甚至追求永生,否则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帝王追求长生不老。

然而可能吗?

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一种呈现形式。

死亡就是一场人生的句号。

对于人死之后,生者能够尽力表达的无非是给与自己一些心理安慰,花钱买些纸人纸马,条件好点的再配些豪宅豪车,据说殡葬行业也是与时俱进的,近年来时闻还有各种科技用品,民俗也合着现代主义的思潮涌动,给男人配二奶,给女人配面首。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按理说这么好的服务怎么就不受人待见呢?以至于人家要组团堵在店门口喊着让人滚蛋?

可能就是一种忌讳:

夜黑如墨时,晚归的人看着小区门口的红男绿女心里格外恐惧,这场景很有些中国式恐怖的样子,而且也多是鬼片的绝佳画面。即便老板怎么说自己是合法经营也不行。因为大家害怕啊!

除了恐怖以外,还觉得每天出入都要见到黑白色的人生结局时,会感到格外丧气也格外晦气,仿佛在暗示自己:

别折腾了,任你策马扬鞭还是唯唯诺诺,这辈子的规矩还不就是一个“盒”?

顶多身后未亡人再多添一些美女俊男,反正谁用都说好,谁用谁知道,未亡人不知道,只当买个心理安慰罢了。

殡葬店的老板也委屈:

我这里纵然不能每次迎来送往时出于礼貌喊一声“欢迎下次再来”,可好歹也是为人民服务啊。而且跟我混熟了没准“下次”来时熟人变“客户”,还能打折,又经济又实惠多好?

但这种话,千万只能憋在心里,说出来都像在骂人。

老板不敢说,只能一遍遍强调:

“我是合法的!”

小区居民听不进去,反感的人肯定没看过《人生大事》,也不是朱一龙的粉丝,看不到男主给自己“老爹”装进桶里当烟花放出来的绚丽和浪漫。

有意思的是,《人生大事》拍摄地是武汉,围堵殡葬店的小区也在武汉。

同一个地方,一个讲“视死如归”,一个回道“我不想死”。

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无法理解殡葬行作为一个注定要光顾的地方,其确实需要存在的意义,人们只是嫌弃它为什么一定要在自己小区门口呢?为什么一定要每天给生活压力很大的“我”友情提示:

“您好,您的人生余额已经见底……”

我是个荤素不忌也生死不忌的人,所以才把这件事讲得好笑一些,实际上根本不好笑,还很可气:

耽误人家合法买卖的正常经营,本身就是一件不合理甚至违法的事。

最无理的是,明明大家都知道人生最后都要跟殡葬行打交道,偏偏都忌讳甚至讨厌这方面相关的一切事物。

可看着一群人围在店门口双方剑拔弩张的样子时,又觉得格外好笑,甚至犹如一件禅理:

心中有“盒”,眼中自然也有“盒”。

可见“忌死”的人心里丝毫不浪漫,也不敢面对人生。甚至都不觉得哪一天自己成了“客户”后总归要做一回“黄泉路上人”。

说到底,视“死”是件事,那就是件事。视“死”不是事,那就百无禁忌。

因为魂归天外时,无论对于不再喘气的和还在喘气的人来说,都是一桩躲不开的人生大事。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