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史记(卷89-2):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2】

 fuhaizhenren 2022-08-30 发布于浙江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2】

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夷:削平。】。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巨鹿:县名,即钜鹿,在今河北平乡。】,王离围之。

章邯领兵到邯郸,把城里的百姓都迁到河内,摧毁了城郭,荡平了所有的建筑物。张耳和赵王歇逃入钜鹿城,被秦将王离团团围住。

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巨鹿北。章邯军巨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言章邯军修筑两旁有墙的通道连接黄河,供应王离军粮。属(zhu):连接。饷(xiang):供给食物。】。王离兵食多,急攻巨鹿。

陈馀在北边收集常山的残余部队几万人,驻扎在钜鹿城以北。章邯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城以南的棘原。修筑甬道与黄河接连,给王离运送军粮。王离兵多粮足,急攻钜鹿。

巨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自度兵少【度(duo):估计。】,不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馀,使张黡、陈泽往让陈馀曰【让:责备。】

钜鹿城内粮食已尽,兵力很弱,张耳多次派人召陈馀前来救援,陈馀考虑到自己的兵力不足,敌不过秦军,不敢前往。相持了几个月,不见救兵,张耳大怒,怨恨陈馀,派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馀说:

“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相为死:相互为对方效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有十一二相全:有十分之一二共同保全的可能性。】

“当初我和您结为生死之交,如今赵王和我将要死于早晚之间,而您拥兵数万,不肯相救,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儿呢?假如您要信守诺言,为什么不和秦军决一死战?何况还有十分之一二获胜的希望。”

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报秦:向秦报仇。】,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委:送。】,何益?

陈馀说:“我估计即使向前进军,最终不光救不成赵,还要白白地全军覆没。况且我不去同归于尽,还要为赵王、张先生向秦国报仇。如今一定要去同归于尽,如同把肉送给饥饿的猛虎,有什么好处呢?”

张黡、陈泽曰:“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陈馀曰:“吾死顾以为无益【顾:但。】,必如公言。”乃使五千人令张黡、陈泽先尝秦军【尝:尝试。】,至皆没。

张黡、陈泽说“事已迫在眉睫,需要以同归于尽来确立诚信,哪里还顾得上以后的事呢!”陈馀说:“我死没什么顾惜的,只是死而无益,但是我一定按照二位的话去做。”就派了五千人马让张黡、陈泽带领着试攻秦军,到了前线便全军覆没了。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壁:修建营垒驻扎。】,未敢击秦。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

正当这时,燕、齐、楚听说赵国危急,都来救援。张敖也向北收聚代地的兵力一万多人赶来,都在陈馀旁边安营扎寨,却不敢攻击秦军。项羽的军队多次截断了章邯的甬道,王离的军粮缺乏,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于是打败了章邯。

章邯引兵解【解:溃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巨鹿者,楚力也。

章邯带兵溃退,各国诸侯的军队才敢攻击围困钜鹿的秦国军队,于是俘虏了王离。秦将涉间自杀身亡。最终保全钜鹿的,是楚国出的力啊。

于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巨鹿,谢诸侯。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及问张黡、陈泽所在。陈馀怒曰:“张黡、陈泽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人先尝秦军,皆没不出。”

这时赵王歇、张耳才得以出钜鹿城,感谢各国诸侯。张耳和陈馀相见,因责备陈馀不肯救赵以及追问张黡、陈泽的下落,陈馀恼怒地说:“张黡、陈泽以同归于尽责备我,我派他们带领五千人马先尝试着攻打秦军,结果全军覆没,没有一人幸免。”

张耳不信,以为杀之,数问陈馀。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望:怨恨。】!岂以臣为重去将哉【言难道以为我舍不得放弃将军职位吗。重:不轻易。去:失去。】”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

张耳不信,认为把他们杀了,多次追问陈馀。陈馀大怒,说:“没有料到您对我的怨恨是如此的深啊!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这将军的职位吗?”就解下印信,推给张耳。

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厕【如厕:上厕所。如,到……去。】,客有说张耳曰:“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

张耳也感到惊愕不肯接受。陈馀站起身来上厕所了。有的宾客规劝张耳:“我听说'天上的赐予不去接受,反而会遭到祸殃’。如今,陈将军把印信交给您,您不接受,违背天意不吉祥。赶快接收它!”张耳就佩带了陈馀的大印,接收了他的部下。

而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望张耳不让:怨恨张耳不退让(印绶)。】,遂趋出【趋出:快步走出。】。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遂有郤【郤(xi):通“隙”,指感情有裂痕。】

陈馀回来,也怨恨张耳不辞让就收缴了大印,于是疾步走出去。张耳就收编了他的军队。陈馀独自和他部下亲信几百人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鱼捕猎去了。从此,陈馀、张耳就在感情上产生了裂痕。

【段意】:写张耳陈馀感情破裂。一、秦攻赵,张耳与赵王被围困在巨鹿数月,陈馀因兵力不足不敢去解围。二、张耳数招陈馀不至,派张黡、陈泽去指责陈馀拥兵数万而见死不救,违背生死与共的诺言。三、靠项羽兵力解巨鹿之围后,张耳责备陈馀,并误以为陈馀杀了张黡、陈泽。陈馀怒而将印绶推予张耳,张耳听从宾客意见,佩了将印,接管了部队。四、陈馀愤而离去,与数百亲信渔猎去了。从此两人感情有了裂痕。

赵王歇复居信都【信都:地名,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北。】。张耳从项羽诸侯入关。汉元年二月,项羽立诸侯王,张耳雅游【雅游:久习于交游。】,人多为之言。项羽亦素数闻张耳贤,乃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国。

赵王歇又回到信都居住,张耳跟随着项羽和其他诸侯进入关中。汉元年(前206)二月,项羽封诸侯为王,张耳向来交游很广,很多人替他说好话,项羽平常也听说张耳有才能,于是分割赵国的土地封张耳做常山王,设立信都,并把信都改名为襄国。

陈馀客多说项羽曰:“陈馀、张耳一体有功于赵。”项羽以陈馀不从入关,闻其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县以封之,而徙赵王歇王代。

陈馀旧有的宾客中很多人规劝项羽说:“陈馀、张耳同样对赵国有功。”可是项羽因为他不随从入关,又听说他在南皮,就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他,把赵王歇迁都代县,改封为代王。

张耳之国,陈馀愈益怒,曰:“张耳与馀功等也【等:相等。】,今张耳王,馀独侯,此项羽不平。”及齐王田荣畔楚,陈馀乃使夏说说田荣曰【使夏说(yue)说(shui)田荣:派夏说说服田荣。】

张耳到他的封国去,陈馀更加恼怒,说:“张耳和我功劳相等,张耳封王,只有我封侯,这是项羽不公平。”待到齐王田荣背叛楚国,陈馀便派夏说去游说田荣道:

“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宰:主宰,主持。】,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今赵王乃居代!愿王假臣兵【假:借。】,请以南皮为扞蔽【扞(hàn)蔽:屏藩。】

“项羽做为天下的主宰,却不公平,把好地方都分封给将军们去称王,把原来称王的都迁到坏地方,如今,把赵王迁居代县!希望大王借给我军队,以南皮作为您遮挡防卫的屏障。”

田荣欲树党于赵以反楚,乃遣兵从陈馀。陈馀因悉三县兵袭常山王张耳【悉:尽,全部。】。张耳败走,念诸侯无可归者,曰:“汉王与我有旧故,而项羽又强,立我,我欲之楚。”

田荣打算在赵国树立党羽用以反对楚国,就派遣了军队听从陈馀的指挥。因此,陈馀调动了所属三个县的全部军队袭击常山王张耳。张耳败逃,想到各诸侯之中没有可以投奔的,说:“汉王虽然和我有老交情,可是项羽的势力强大,又是他分封的我,我想投奔楚国。”

甘公曰【甘公:即甘德,古天文学家。】“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汉王之人关……先至必霸:言汉王入关时有五星聚于东井(秦的分星)的天象,象征汉王必成霸业。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东井:即井宿,星名。古代天文学家把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国的位置相对应,认为东井是秦的分星。古人迷信,常以天象的变异来比附州国的吉凶。】

甘公说:“汉王入关,五星会聚于井宿天区。井宿天区是秦国的分星。先到的,一定功成霸业。

楚虽强,后必属汉。”故耳走汉。汉王亦还定三秦,方围章邯废丘。张耳谒汉王,汉王厚遇之。

即使现在楚国强大,今后一定归属于汉。”所以,张耳决定奔汉。汉王也回师平定了三秦,正在废丘围攻章邯的军队。张耳晋见汉王,汉王以优厚的礼遇接待了他。

陈馀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德:感激。】,立以为代王。陈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不之国:言不到(自己的)代国。】,留傅赵王【留傅:留下来辅佐。】,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陈馀打败张耳以后,全部收复了赵国的土地,把赵王从代县接回来,又做了赵国的国君,赵王对陈馀感恩戴德,分封陈馀为代王。陈馀因为赵王软弱,国内局势刚刚稳定,不到封国去,留下来辅佐赵王,而派夏说以国相的身份驻守代国。

【段意】:写陈馀借兵打败张耳之事。项羽入关封侯时,分赵之地立张耳为王,封陈馀为侯。陈馀认为与张耳功劳相当却权势不均,因而愤愤不平。齐王田荣叛楚,陈馀借其兵袭击张耳,张耳败走归汉。赵王感谢陈馀为之收复了赵地,立陈馀为代王。

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使使:派使者。】,欲与俱。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类:像,似。】,持其头遗陈馀。

汉二年(前205),汉王向东进击楚国,派使者通知赵国,要和赵国共同伐楚。陈馀说:“只要汉王杀掉张耳,赵国就从命。”于是汉王找到一个和张耳长得相像的人斩首,派人拿着人头送给陈馀。

陈馀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馀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

陈馀才发兵助汉。汉王在彭城以西打了败仗,陈馀又觉察到张耳没死,就背叛了汉王。

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

汉三年,韩信平定魏地不久,就派张耳和韩信打破了赵国的井陉,在泜水河畔杀死了陈馀,在襄国追杀了赵王歇。汉封张耳为赵王。

汉五年,张耳薨【薨(hong):诸侯死称薨。】,谥为景王【谥(shi):定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给表示褒贬的称号叫谥或谥号。】。子敖嗣立为赵王【嗣(si):继承。】。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汉五年,张耳逝世,谥号叫景王。张耳的儿子张敖接续他父亲做了赵王,汉高祖的大女儿鲁元公主嫁给赵王敖做王后。

【段意】:写陈馀张耳之死。汉联赵击楚,陈馀要求汉杀死张耳才发兵,后来兵败并发觉张耳未死,即背叛汉。汉派韩信与张耳破赵杀死陈馀和赵王,立张耳为赵王。张耳死后,其子继位并娶汉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后。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自上食【袒(tan)(gou)蔽,自上食:言脱去外衣,戴上袖套,亲自送上食物。袒:裸露,或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蔽:革制的袖套。】,礼甚卑,有子婿礼。

汉七年(前200),高祖从平城经过赵国,赵王脱去外衣,戴上袖套,从早到晚亲自侍奉饮食,态度很谦卑,颇有子婿的礼节。

高祖箕踞詈【箕踞:两脚在前,手据膝而坐,状若箕。詈(li):骂。】,甚慢易之【慢易:傲慢,轻视。】。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孱(chan)王:懦弱之王。】

高祖却席地而坐,像簸箕一样,伸开两支脚责骂,对他非常傲慢。赵国国相贯高、赵午等人都已六十多岁了,原是张耳的宾客,他们的性格生平豪爽、易于冲动,就愤怒地说:“我们的国王是懦弱的国王阿!”

说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

就规劝赵王说:“当初天下豪杰并起,有才能的先立为王。如今您侍奉高祖那么恭敬,而高祖对您却粗暴无礼,请让我们替您杀掉他!”

张敖啮其指出血【啮(nie):咬。咬指出血以表至诚。】,曰:“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德流子孙:功德流布于子孙。】,秋豪皆高祖力也【秋豪:即“秋毫”,比喻极细微之物,引申指一切。】。愿君无复出口。

张敖听了,便把手指咬出血来,说:“你们怎么说出这样的错话!况且先父亡了国,是依赖高祖才能够复国,恩德泽及子孙,所有一丝一毫都是高祖出的力啊,希望你们不要再开口。”

贯高、赵午等十馀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倍:通“背”。】。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污:玷污。】?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坐:犯罪。】

贯高、赵午等十多人都相互议论说:“都是我们的不对。我们的王有仁厚长者的风范,不肯背负恩德。况且我们的原则是不受悔辱,如今怨恨高祖悔辱我王,所以要杀掉他,为什么要玷污了我们的王呢?假使事情成功了,功劳归王所有,失败了,我们自己承担罪责!”

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壁人柏人:在柏人馆舍夹壁中藏人。柏人:县名,在今河北隆尧。】,要之置厕【要(yao)之置厕:约他藏在隐蔽之处。厕:隐侧之处。】。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汉八年,皇上从东垣回来,路过赵国,贯高等人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墙中隐藏武士,想要拦截杀死他,放到隐蔽的地方。皇上经过那里想要留宿,心有所动,就问道:“这个县的名称叫什么?”回答说:“柏人。”“柏人,是被别人迫害啊!”没有留宿就离开了。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怨家:仇家。上变:上书报告紧急事变。】。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馀人皆争自刭【自刭(jing):自杀。刭,用刀割颈。】,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

汉九年,贯高的仇人知道他的计谋,就向皇上秘密报告贯高谋反。于是把赵王、贯高等人同时逮捕,十多人都要争相刎颈自杀,只有贯高愤怒地骂道:“谁让你们自杀?

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白:说明。】”乃车胶致,与王诣长安【轞(jian)车胶致:木笼车子以胶封住(以防擅自开启)。诣(yi):至。长安:汉的都城,故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言高祖向赵国群臣宾客下令:有敢跟随赵王的,都要杀灭整个家族。诏(zhao):皇帝颁发的文告、命令。】

如今这事,大王确实没有参予,却要一块逮捕;你们都死了,谁替大王辩白没有反叛的意思呢!”于是被囚禁在栅槛密布而又坚固的囚车里和赵王一起押送到长安。审判张敖的罪行。皇上向赵国发布文告说群臣和宾客有追随赵王的全部灭族。

贯高与客孟舒等十馀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言以赵王家奴身分跟从到长安。髡(kun)钳:剪去头发,铁箍束颈。】,贯高至,对狱【对狱:受审问。】,曰:“独吾属为之【吾属:我辈,我等。】,王实不知。

贯高和宾客孟舒等十多人,都自己剃掉头发,用铁圈锁住脖子,装作赵王的家奴跟着赵王来京。贯高一到,出庭受审,说:“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赵王确实不知。”

吏治榜笞数千,刺剟【榜(péng)笞(chi):鞭打。榜,通“搒”。剟(duo):刺,《汉书》作“��”,烧灼。】,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吕后:吕雉,刘邦之妻。其子惠帝死后曾临朝执政八年。张王:赵王张敖。】,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使:如果。】,岂少而女乎!”不听。

官吏审讯,严刑鞭打几千下,用烧红的铁条去刺,身上没有一处是完好的,但始终再没说话。吕后几次说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不会有这种事,皇上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难道还会考虑你的女儿吗!”不听吕后的劝告。

廷尉以贯高事辞闻【辞:供词。】,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以私问之:凭着私情去询问。】”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邑子:同邑的人。】,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言贯高是赵国重名义不背诺言的人。然诺:许诺。】”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持节:手持符节。箯(bian)舆:竹床。】

廷尉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皇上,皇上说:“真是壮士啊!谁了解他,通过私情问问他。”中大夫泄公说:“我和他是同乡,一向了解他。他本来就是为赵国树名立义、不肯背弃承诺的人。”皇上派泄公拿着符节到舆床前问他。

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苦如生平欢【劳(lao)苦:慰劳。】,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宁:难道。】?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顾:不过。】,独吾等为之。

贯高仰起头看看说:“是泄公吗?”泄公慰问、寒喧,像平常一样和他交谈,问张敖到底有没有参予这个计谋。贯高说:“人的感情,有谁不爱他的父亲妻子呢?如今我三族都因为这件事已被判处死罪,难道会用我亲人的性命去换赵王吗!但是赵王确实没反,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

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言贯高向泄公详细讲述了之所以要谋杀高祖的本意和张王并不知情的情况。本指:即“本旨”,原意。】。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

他详细地说出了所以要谋杀皇上的本意,和赵王不知内情的情状。于是泄公进宫,把了解的情况详细地作了报告,皇上便赦免了赵王。

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审:确实,果真。】”泄公曰:“然。”

皇上赞赏贯高是讲信义的人,就派泄公把赦免赵王的事告诉他,说:“赵王已从囚禁中释放出来。”因此也赦免贯高。贯高喜悦地说:“我们赵王确实被释放了吗?”

泄公曰:“上多足下【多足下:称赞您。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之间的敬称。】,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吾责已塞:我的过失已经弥补。】,死不恨矣。

泄公说:“是。”泄公又说:“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贯高说:“我被打得体无完肤而不死的原因,是为了辩白张敖王确实没有谋反,如今张王已被释放,我的责任已得到补救,死了也不遗憾啦。

且人臣有篡杀【篡(cuan)杀:指谋杀君王。】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绝肮(hang):断喉。】,遂死。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况且为人臣子有了篡杀的名声,还有什么脸面再侍奉皇上呢!纵然是皇上不杀我,我的内心不惭愧吗?”于是仰起头来卡断咽喉而死。就在这时,他已经在天下闻名了。

张敖已出,以尚鲁元公主故【尚:娶。】,封为宣平侯。于是上贤张王诸客,以钳奴从张王入关【钳奴:髡钳为奴者,即上文所指剪发锁颈随王人长安的孟舒等人。】,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及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汉代高祖刘邦以后的四位君王,汉惠帝刘盈、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张王客子孙皆得为二千石。

张敖被释放不久,以娶鲁元公主的缘故,被封为宣平侯。于是,皇上称赞张敖的宾客,凡是以钳奴身份跟随张王入关的,没有不做到诸侯、卿相、郡守的。一直到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张王宾客的子孙们都做到二千石俸禄的高官。

张敖,高后六年薨。子偃为鲁元王。以母吕后女故,吕后封为鲁元王。元王弱,兄弟少,乃封张敖他姬子二人:寿为乐昌侯,侈为信都侯。

张敖,在高后六年(前182)逝世。张敖的儿子张偃被封为鲁元王。又因张偃的母亲是吕后女儿的缘故,吕后封他做鲁元王。元王弱,兄弟小,就分封张敖其他姬妾生的两个儿子:张寿为乐昌侯,张侈为信都侯。

高后崩,诸吕无道,大臣诛之【诸吕无道:吕后执政时,排斥刘邦旧臣,立吕氏家族之人为王,吕后死,周勃、陈平等尽灭诸吕,拥立孝文帝,恢复刘汉政权。】,而废鲁元王及乐昌侯、信都侯。孝文帝即位,复封故鲁元王偃为南宫侯,续张氏。

高后逝世后,吕氏族人为非作歹,不走正道,被大臣们诛杀了,而且废掉了鲁元王以及乐昌侯、信都侯。孝文帝即位后,又分封原来鲁元王张偃为南宫侯,延续张氏的后代。

【段意】:写张耳后人在汉代的地位境遇。其子张敖身为赵王,忠心耿耿父事汉高祖,高祖甚傲慢无礼。赵相贯高血气方刚,怨赵王懦弱受辱,准备在柏人县杀掉汉高祖,事未成,被告发,赵王张敖及贯高等被逮捕。贯高受尽酷刑独自承当罪责证实赵王无罪后自杀。赵王获释后改封为侯,其宾客纷纷封官,其子孙或为王,或为侯。

太史公曰: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

太史公说:张耳、陈馀在社会传说中都是贤能的人;他们的宾客奴仆,没有不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在所居国,没有不取得卿相地位的。

然张耳、陈馀始居约时【居约时:处于贫贱时。约:卑下,穷困。】,相然信以死【相然信以死:互相信任,生死相许。然:许诺。】,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然而,当初张耳、陈馀贫贱不得志时,彼此信任,誓同生死,难道不是义无反顾的吗?等他们有了地盘,争权夺利的时候,最终还是相互残杀,恨不是把对方消灭。为什么以前是那样真诚地相互倾慕、信任,而后来又相互背叛,彼此的态度是那样的乖张、暴戾呢?

岂非以势利交哉【此句言过去那样真诚地互相信任倾慕,后来却那样残忍地互相背叛,岂不是势利之交么!乡(xiang):通“向”,先前。倍:通“背”。戾(li):暴烈。】?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太伯、延陵季子异矣【所由:所作所为。由,行。太伯:周代太王长子,太王想传位于少子,太伯便出走以让国。延陵季子:春秋时吴王之少子,吴王想传位给他,他坚决推辞不接受。】

难道不是为了权势、利害相互交往吗?虽然他们的名誉高、宾客多,而他们的作为恐怕和吴太伯、延陵季子相比,就大相径庭了。

【段意】:司马迁认为:张耳、陈馀两位贤者贫贱时能生死相许,争权势时却互相残杀,乃是势利之交。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2】

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夷:削平。】。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巨鹿:县名,即钜鹿,在今河北平乡。】,王离围之。

章邯领兵到邯郸,把城里的百姓都迁到河内,摧毁了城郭,荡平了所有的建筑物。张耳和赵王歇逃入钜鹿城,被秦将王离团团围住。

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巨鹿北。章邯军巨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言章邯军修筑两旁有墙的通道连接黄河,供应王离军粮。属(zhu):连接。饷(xiang):供给食物。】。王离兵食多,急攻巨鹿。

陈馀在北边收集常山的残余部队几万人,驻扎在钜鹿城以北。章邯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城以南的棘原。修筑甬道与黄河接连,给王离运送军粮。王离兵多粮足,急攻钜鹿。

巨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自度兵少【度(duo):估计。】,不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馀,使张黡、陈泽往让陈馀曰【让:责备。】

钜鹿城内粮食已尽,兵力很弱,张耳多次派人召陈馀前来救援,陈馀考虑到自己的兵力不足,敌不过秦军,不敢前往。相持了几个月,不见救兵,张耳大怒,怨恨陈馀,派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馀说:

“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相为死:相互为对方效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有十一二相全:有十分之一二共同保全的可能性。】

“当初我和您结为生死之交,如今赵王和我将要死于早晚之间,而您拥兵数万,不肯相救,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儿呢?假如您要信守诺言,为什么不和秦军决一死战?何况还有十分之一二获胜的希望。”

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报秦:向秦报仇。】,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委:送。】,何益?

陈馀说:“我估计即使向前进军,最终不光救不成赵,还要白白地全军覆没。况且我不去同归于尽,还要为赵王、张先生向秦国报仇。如今一定要去同归于尽,如同把肉送给饥饿的猛虎,有什么好处呢?”

张黡、陈泽曰:“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陈馀曰:“吾死顾以为无益【顾:但。】,必如公言。”乃使五千人令张黡、陈泽先尝秦军【尝:尝试。】,至皆没。

张黡、陈泽说“事已迫在眉睫,需要以同归于尽来确立诚信,哪里还顾得上以后的事呢!”陈馀说:“我死没什么顾惜的,只是死而无益,但是我一定按照二位的话去做。”就派了五千人马让张黡、陈泽带领着试攻秦军,到了前线便全军覆没了。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壁:修建营垒驻扎。】,未敢击秦。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

正当这时,燕、齐、楚听说赵国危急,都来救援。张敖也向北收聚代地的兵力一万多人赶来,都在陈馀旁边安营扎寨,却不敢攻击秦军。项羽的军队多次截断了章邯的甬道,王离的军粮缺乏,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于是打败了章邯。

章邯引兵解【解:溃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巨鹿者,楚力也。

章邯带兵溃退,各国诸侯的军队才敢攻击围困钜鹿的秦国军队,于是俘虏了王离。秦将涉间自杀身亡。最终保全钜鹿的,是楚国出的力啊。

于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巨鹿,谢诸侯。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及问张黡、陈泽所在。陈馀怒曰:“张黡、陈泽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人先尝秦军,皆没不出。”

这时赵王歇、张耳才得以出钜鹿城,感谢各国诸侯。张耳和陈馀相见,因责备陈馀不肯救赵以及追问张黡、陈泽的下落,陈馀恼怒地说:“张黡、陈泽以同归于尽责备我,我派他们带领五千人马先尝试着攻打秦军,结果全军覆没,没有一人幸免。”

张耳不信,以为杀之,数问陈馀。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望:怨恨。】!岂以臣为重去将哉【言难道以为我舍不得放弃将军职位吗。重:不轻易。去:失去。】”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

张耳不信,认为把他们杀了,多次追问陈馀。陈馀大怒,说:“没有料到您对我的怨恨是如此的深啊!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这将军的职位吗?”就解下印信,推给张耳。

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厕【如厕:上厕所。如,到……去。】,客有说张耳曰:“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

张耳也感到惊愕不肯接受。陈馀站起身来上厕所了。有的宾客规劝张耳:“我听说'天上的赐予不去接受,反而会遭到祸殃’。如今,陈将军把印信交给您,您不接受,违背天意不吉祥。赶快接收它!”张耳就佩带了陈馀的大印,接收了他的部下。

而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望张耳不让:怨恨张耳不退让(印绶)。】,遂趋出【趋出:快步走出。】。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遂有郤【郤(xi):通“隙”,指感情有裂痕。】

陈馀回来,也怨恨张耳不辞让就收缴了大印,于是疾步走出去。张耳就收编了他的军队。陈馀独自和他部下亲信几百人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鱼捕猎去了。从此,陈馀、张耳就在感情上产生了裂痕。

【段意】:写张耳陈馀感情破裂。一、秦攻赵,张耳与赵王被围困在巨鹿数月,陈馀因兵力不足不敢去解围。二、张耳数招陈馀不至,派张黡、陈泽去指责陈馀拥兵数万而见死不救,违背生死与共的诺言。三、靠项羽兵力解巨鹿之围后,张耳责备陈馀,并误以为陈馀杀了张黡、陈泽。陈馀怒而将印绶推予张耳,张耳听从宾客意见,佩了将印,接管了部队。四、陈馀愤而离去,与数百亲信渔猎去了。从此两人感情有了裂痕。

赵王歇复居信都【信都:地名,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北。】。张耳从项羽诸侯入关。汉元年二月,项羽立诸侯王,张耳雅游【雅游:久习于交游。】,人多为之言。项羽亦素数闻张耳贤,乃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国。

赵王歇又回到信都居住,张耳跟随着项羽和其他诸侯进入关中。汉元年(前206)二月,项羽封诸侯为王,张耳向来交游很广,很多人替他说好话,项羽平常也听说张耳有才能,于是分割赵国的土地封张耳做常山王,设立信都,并把信都改名为襄国。

陈馀客多说项羽曰:“陈馀、张耳一体有功于赵。”项羽以陈馀不从入关,闻其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县以封之,而徙赵王歇王代。

陈馀旧有的宾客中很多人规劝项羽说:“陈馀、张耳同样对赵国有功。”可是项羽因为他不随从入关,又听说他在南皮,就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他,把赵王歇迁都代县,改封为代王。

张耳之国,陈馀愈益怒,曰:“张耳与馀功等也【等:相等。】,今张耳王,馀独侯,此项羽不平。”及齐王田荣畔楚,陈馀乃使夏说说田荣曰【使夏说(yue)说(shui)田荣:派夏说说服田荣。】

张耳到他的封国去,陈馀更加恼怒,说:“张耳和我功劳相等,张耳封王,只有我封侯,这是项羽不公平。”待到齐王田荣背叛楚国,陈馀便派夏说去游说田荣道:

“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宰:主宰,主持。】,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今赵王乃居代!愿王假臣兵【假:借。】,请以南皮为扞蔽【扞(hàn)蔽:屏藩。】

“项羽做为天下的主宰,却不公平,把好地方都分封给将军们去称王,把原来称王的都迁到坏地方,如今,把赵王迁居代县!希望大王借给我军队,以南皮作为您遮挡防卫的屏障。”

田荣欲树党于赵以反楚,乃遣兵从陈馀。陈馀因悉三县兵袭常山王张耳【悉:尽,全部。】。张耳败走,念诸侯无可归者,曰:“汉王与我有旧故,而项羽又强,立我,我欲之楚。”

田荣打算在赵国树立党羽用以反对楚国,就派遣了军队听从陈馀的指挥。因此,陈馀调动了所属三个县的全部军队袭击常山王张耳。张耳败逃,想到各诸侯之中没有可以投奔的,说:“汉王虽然和我有老交情,可是项羽的势力强大,又是他分封的我,我想投奔楚国。”

甘公曰【甘公:即甘德,古天文学家。】“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汉王之人关……先至必霸:言汉王入关时有五星聚于东井(秦的分星)的天象,象征汉王必成霸业。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东井:即井宿,星名。古代天文学家把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国的位置相对应,认为东井是秦的分星。古人迷信,常以天象的变异来比附州国的吉凶。】

甘公说:“汉王入关,五星会聚于井宿天区。井宿天区是秦国的分星。先到的,一定功成霸业。

楚虽强,后必属汉。”故耳走汉。汉王亦还定三秦,方围章邯废丘。张耳谒汉王,汉王厚遇之。

即使现在楚国强大,今后一定归属于汉。”所以,张耳决定奔汉。汉王也回师平定了三秦,正在废丘围攻章邯的军队。张耳晋见汉王,汉王以优厚的礼遇接待了他。

陈馀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德:感激。】,立以为代王。陈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不之国:言不到(自己的)代国。】,留傅赵王【留傅:留下来辅佐。】,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陈馀打败张耳以后,全部收复了赵国的土地,把赵王从代县接回来,又做了赵国的国君,赵王对陈馀感恩戴德,分封陈馀为代王。陈馀因为赵王软弱,国内局势刚刚稳定,不到封国去,留下来辅佐赵王,而派夏说以国相的身份驻守代国。

【段意】:写陈馀借兵打败张耳之事。项羽入关封侯时,分赵之地立张耳为王,封陈馀为侯。陈馀认为与张耳功劳相当却权势不均,因而愤愤不平。齐王田荣叛楚,陈馀借其兵袭击张耳,张耳败走归汉。赵王感谢陈馀为之收复了赵地,立陈馀为代王。

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使使:派使者。】,欲与俱。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类:像,似。】,持其头遗陈馀。

汉二年(前205),汉王向东进击楚国,派使者通知赵国,要和赵国共同伐楚。陈馀说:“只要汉王杀掉张耳,赵国就从命。”于是汉王找到一个和张耳长得相像的人斩首,派人拿着人头送给陈馀。

陈馀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馀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

陈馀才发兵助汉。汉王在彭城以西打了败仗,陈馀又觉察到张耳没死,就背叛了汉王。

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

汉三年,韩信平定魏地不久,就派张耳和韩信打破了赵国的井陉,在泜水河畔杀死了陈馀,在襄国追杀了赵王歇。汉封张耳为赵王。

汉五年,张耳薨【薨(hong):诸侯死称薨。】,谥为景王【谥(shi):定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给表示褒贬的称号叫谥或谥号。】。子敖嗣立为赵王【嗣(si):继承。】。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汉五年,张耳逝世,谥号叫景王。张耳的儿子张敖接续他父亲做了赵王,汉高祖的大女儿鲁元公主嫁给赵王敖做王后。

【段意】:写陈馀张耳之死。汉联赵击楚,陈馀要求汉杀死张耳才发兵,后来兵败并发觉张耳未死,即背叛汉。汉派韩信与张耳破赵杀死陈馀和赵王,立张耳为赵王。张耳死后,其子继位并娶汉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后。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自上食【袒(tan)(gou)蔽,自上食:言脱去外衣,戴上袖套,亲自送上食物。袒:裸露,或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蔽:革制的袖套。】,礼甚卑,有子婿礼。

汉七年(前200),高祖从平城经过赵国,赵王脱去外衣,戴上袖套,从早到晚亲自侍奉饮食,态度很谦卑,颇有子婿的礼节。

高祖箕踞詈【箕踞:两脚在前,手据膝而坐,状若箕。詈(li):骂。】,甚慢易之【慢易:傲慢,轻视。】。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孱(chan)王:懦弱之王。】

高祖却席地而坐,像簸箕一样,伸开两支脚责骂,对他非常傲慢。赵国国相贯高、赵午等人都已六十多岁了,原是张耳的宾客,他们的性格生平豪爽、易于冲动,就愤怒地说:“我们的国王是懦弱的国王阿!”

说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

就规劝赵王说:“当初天下豪杰并起,有才能的先立为王。如今您侍奉高祖那么恭敬,而高祖对您却粗暴无礼,请让我们替您杀掉他!”

张敖啮其指出血【啮(nie):咬。咬指出血以表至诚。】,曰:“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德流子孙:功德流布于子孙。】,秋豪皆高祖力也【秋豪:即“秋毫”,比喻极细微之物,引申指一切。】。愿君无复出口。

张敖听了,便把手指咬出血来,说:“你们怎么说出这样的错话!况且先父亡了国,是依赖高祖才能够复国,恩德泽及子孙,所有一丝一毫都是高祖出的力啊,希望你们不要再开口。”

贯高、赵午等十馀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倍:通“背”。】。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污:玷污。】?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坐:犯罪。】

贯高、赵午等十多人都相互议论说:“都是我们的不对。我们的王有仁厚长者的风范,不肯背负恩德。况且我们的原则是不受悔辱,如今怨恨高祖悔辱我王,所以要杀掉他,为什么要玷污了我们的王呢?假使事情成功了,功劳归王所有,失败了,我们自己承担罪责!”

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壁人柏人:在柏人馆舍夹壁中藏人。柏人:县名,在今河北隆尧。】,要之置厕【要(yao)之置厕:约他藏在隐蔽之处。厕:隐侧之处。】。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汉八年,皇上从东垣回来,路过赵国,贯高等人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墙中隐藏武士,想要拦截杀死他,放到隐蔽的地方。皇上经过那里想要留宿,心有所动,就问道:“这个县的名称叫什么?”回答说:“柏人。”“柏人,是被别人迫害啊!”没有留宿就离开了。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怨家:仇家。上变:上书报告紧急事变。】。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馀人皆争自刭【自刭(jing):自杀。刭,用刀割颈。】,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

汉九年,贯高的仇人知道他的计谋,就向皇上秘密报告贯高谋反。于是把赵王、贯高等人同时逮捕,十多人都要争相刎颈自杀,只有贯高愤怒地骂道:“谁让你们自杀?

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白:说明。】”乃车胶致,与王诣长安【轞(jian)车胶致:木笼车子以胶封住(以防擅自开启)。诣(yi):至。长安:汉的都城,故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言高祖向赵国群臣宾客下令:有敢跟随赵王的,都要杀灭整个家族。诏(zhao):皇帝颁发的文告、命令。】

如今这事,大王确实没有参予,却要一块逮捕;你们都死了,谁替大王辩白没有反叛的意思呢!”于是被囚禁在栅槛密布而又坚固的囚车里和赵王一起押送到长安。审判张敖的罪行。皇上向赵国发布文告说群臣和宾客有追随赵王的全部灭族。

贯高与客孟舒等十馀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言以赵王家奴身分跟从到长安。髡(kun)钳:剪去头发,铁箍束颈。】,贯高至,对狱【对狱:受审问。】,曰:“独吾属为之【吾属:我辈,我等。】,王实不知。

贯高和宾客孟舒等十多人,都自己剃掉头发,用铁圈锁住脖子,装作赵王的家奴跟着赵王来京。贯高一到,出庭受审,说:“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赵王确实不知。”

吏治榜笞数千,刺剟【榜(péng)笞(chi):鞭打。榜,通“搒”。剟(duo):刺,《汉书》作“��”,烧灼。】,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吕后:吕雉,刘邦之妻。其子惠帝死后曾临朝执政八年。张王:赵王张敖。】,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使:如果。】,岂少而女乎!”不听。

官吏审讯,严刑鞭打几千下,用烧红的铁条去刺,身上没有一处是完好的,但始终再没说话。吕后几次说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不会有这种事,皇上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难道还会考虑你的女儿吗!”不听吕后的劝告。

廷尉以贯高事辞闻【辞:供词。】,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以私问之:凭着私情去询问。】”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邑子:同邑的人。】,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言贯高是赵国重名义不背诺言的人。然诺:许诺。】”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持节:手持符节。箯(bian)舆:竹床。】

廷尉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皇上,皇上说:“真是壮士啊!谁了解他,通过私情问问他。”中大夫泄公说:“我和他是同乡,一向了解他。他本来就是为赵国树名立义、不肯背弃承诺的人。”皇上派泄公拿着符节到舆床前问他。

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苦如生平欢【劳(lao)苦:慰劳。】,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宁:难道。】?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顾:不过。】,独吾等为之。

贯高仰起头看看说:“是泄公吗?”泄公慰问、寒喧,像平常一样和他交谈,问张敖到底有没有参予这个计谋。贯高说:“人的感情,有谁不爱他的父亲妻子呢?如今我三族都因为这件事已被判处死罪,难道会用我亲人的性命去换赵王吗!但是赵王确实没反,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

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言贯高向泄公详细讲述了之所以要谋杀高祖的本意和张王并不知情的情况。本指:即“本旨”,原意。】。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

他详细地说出了所以要谋杀皇上的本意,和赵王不知内情的情状。于是泄公进宫,把了解的情况详细地作了报告,皇上便赦免了赵王。

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审:确实,果真。】”泄公曰:“然。”

皇上赞赏贯高是讲信义的人,就派泄公把赦免赵王的事告诉他,说:“赵王已从囚禁中释放出来。”因此也赦免贯高。贯高喜悦地说:“我们赵王确实被释放了吗?”

泄公曰:“上多足下【多足下:称赞您。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之间的敬称。】,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吾责已塞:我的过失已经弥补。】,死不恨矣。

泄公说:“是。”泄公又说:“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贯高说:“我被打得体无完肤而不死的原因,是为了辩白张敖王确实没有谋反,如今张王已被释放,我的责任已得到补救,死了也不遗憾啦。

且人臣有篡杀【篡(cuan)杀:指谋杀君王。】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绝肮(hang):断喉。】,遂死。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况且为人臣子有了篡杀的名声,还有什么脸面再侍奉皇上呢!纵然是皇上不杀我,我的内心不惭愧吗?”于是仰起头来卡断咽喉而死。就在这时,他已经在天下闻名了。

张敖已出,以尚鲁元公主故【尚:娶。】,封为宣平侯。于是上贤张王诸客,以钳奴从张王入关【钳奴:髡钳为奴者,即上文所指剪发锁颈随王人长安的孟舒等人。】,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及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汉代高祖刘邦以后的四位君王,汉惠帝刘盈、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张王客子孙皆得为二千石。

张敖被释放不久,以娶鲁元公主的缘故,被封为宣平侯。于是,皇上称赞张敖的宾客,凡是以钳奴身份跟随张王入关的,没有不做到诸侯、卿相、郡守的。一直到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张王宾客的子孙们都做到二千石俸禄的高官。

张敖,高后六年薨。子偃为鲁元王。以母吕后女故,吕后封为鲁元王。元王弱,兄弟少,乃封张敖他姬子二人:寿为乐昌侯,侈为信都侯。

张敖,在高后六年(前182)逝世。张敖的儿子张偃被封为鲁元王。又因张偃的母亲是吕后女儿的缘故,吕后封他做鲁元王。元王弱,兄弟小,就分封张敖其他姬妾生的两个儿子:张寿为乐昌侯,张侈为信都侯。

高后崩,诸吕无道,大臣诛之【诸吕无道:吕后执政时,排斥刘邦旧臣,立吕氏家族之人为王,吕后死,周勃、陈平等尽灭诸吕,拥立孝文帝,恢复刘汉政权。】,而废鲁元王及乐昌侯、信都侯。孝文帝即位,复封故鲁元王偃为南宫侯,续张氏。

高后逝世后,吕氏族人为非作歹,不走正道,被大臣们诛杀了,而且废掉了鲁元王以及乐昌侯、信都侯。孝文帝即位后,又分封原来鲁元王张偃为南宫侯,延续张氏的后代。

【段意】:写张耳后人在汉代的地位境遇。其子张敖身为赵王,忠心耿耿父事汉高祖,高祖甚傲慢无礼。赵相贯高血气方刚,怨赵王懦弱受辱,准备在柏人县杀掉汉高祖,事未成,被告发,赵王张敖及贯高等被逮捕。贯高受尽酷刑独自承当罪责证实赵王无罪后自杀。赵王获释后改封为侯,其宾客纷纷封官,其子孙或为王,或为侯。

太史公曰: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

太史公说:张耳、陈馀在社会传说中都是贤能的人;他们的宾客奴仆,没有不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在所居国,没有不取得卿相地位的。

然张耳、陈馀始居约时【居约时:处于贫贱时。约:卑下,穷困。】,相然信以死【相然信以死:互相信任,生死相许。然:许诺。】,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然而,当初张耳、陈馀贫贱不得志时,彼此信任,誓同生死,难道不是义无反顾的吗?等他们有了地盘,争权夺利的时候,最终还是相互残杀,恨不是把对方消灭。为什么以前是那样真诚地相互倾慕、信任,而后来又相互背叛,彼此的态度是那样的乖张、暴戾呢?

岂非以势利交哉【此句言过去那样真诚地互相信任倾慕,后来却那样残忍地互相背叛,岂不是势利之交么!乡(xiang):通“向”,先前。倍:通“背”。戾(li):暴烈。】?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太伯、延陵季子异矣【所由:所作所为。由,行。太伯:周代太王长子,太王想传位于少子,太伯便出走以让国。延陵季子:春秋时吴王之少子,吴王想传位给他,他坚决推辞不接受。】

难道不是为了权势、利害相互交往吗?虽然他们的名誉高、宾客多,而他们的作为恐怕和吴太伯、延陵季子相比,就大相径庭了。

【段意】:司马迁认为:张耳、陈馀两位贤者贫贱时能生死相许,争权势时却互相残杀,乃是势利之交。

原文~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2】

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之。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章邯军钜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钜鹿。钜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自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馀,使张黡、陈泽往让陈馀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张黡、陈泽曰:“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後虑!”陈馀曰:“吾死顾以为无益。必如公言。”乃使五千人令张黡、陈泽先尝秦军,至皆没。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未敢击秦。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钜鹿者,楚力也。

於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钜鹿,谢诸侯。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及问张黡、陈泽所在。陈馀怒曰:“张黡、陈泽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人先尝秦军,皆没不出。”张耳不信,以为杀之,数问陈馀。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厕。客有说张耳曰:“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遂趋出。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遂有卻。

赵王歇复居信都。张耳从项羽诸侯入关。汉元年二月,项羽立诸侯王,张耳雅游,人多为之言,项羽亦素数闻张耳贤,乃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国。

陈馀客多说项羽曰:“陈馀、张耳一体有功於赵。”项羽以陈馀不从入关,闻其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县以封之,而徙赵王歇王代。

张耳之国,陈馀愈益怒,曰:“张耳与馀功等也,今张耳王,馀独侯,此项羽不平。”及齐王田荣畔楚,陈馀乃使夏说说田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今赵王乃居代!原王假臣兵,请以南皮为扞蔽。”田荣欲树党於赵以反楚,乃遣兵从陈馀。陈馀因悉三县兵袭常山王张耳。张耳败走,念诸侯无可归者,曰:“汉王与我有旧故,而项羽又彊,立我,我欲之楚。”甘公曰:“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楚虽彊,後必属汉。”故耳走汉。汉王亦还定三秦,方围章邯废丘。张耳谒汉王,汉王厚遇之。

陈馀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於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立以为代王。陈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於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馀。陈馀乃遣兵助汉。汉之败於彭城西,陈馀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

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说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张敖齧其指出血,曰:“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皆高祖力也。原君无复出口。”贯高、赵午等十馀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汙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於人也!”不宿而去。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於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馀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轞车胶致,与王诣长安。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贯高与客孟舒等十馀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不听。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苦如生平驩,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於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

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於心乎?”乃仰绝肮,遂死。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张敖已出,以尚鲁元公主故,封为宣平侯。於是上贤张王诸客,以钳奴从张王入关,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及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张王客子孙皆得为二千石。

张敖,高后六年薨。子偃为鲁元王。以母吕后女故,吕后封为鲁元王。元王弱,兄弟少,乃封张敖他姬子二人:寿为乐昌侯,侈为信都侯。高后崩,诸吕无道,大臣诛之,而废鲁元王及乐昌侯、信诸侯。孝文帝即位,复封故鲁元王偃为南宫侯,续张氏。

太史公曰: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张耳、陈馀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後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大伯、延陵季子异矣。

张耳、陈馀,天下豪俊。忘年羁旅,刎颈相信。耳围钜鹿,馀兵不进。张既望深,陈乃去印。势利倾夺,隙末成衅。

译文~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2】

章邯领兵到邯郸,把城里的百姓都迁到河内,摧毁了城郭,荡平了所有的建筑物。张耳和赵王歇逃入钜鹿城,被秦将王离团团围住。陈馀在北边收集常山的残余部队几万人,驻扎在钜鹿城以北。章邯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城以南的棘原。修筑甬道与黄河接连,给王离运送军粮。王离兵多粮足,急攻钜鹿。钜鹿城内粮食已尽,兵力很弱,张耳多次派人召陈馀前来救援,陈馀考虑到自己的兵力不足,敌不过秦军,不敢前往。相持了几个月,不见救兵,张耳大怒,怨恨陈馀,派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馀说:“当初我和您结为生死之交,如今赵王和我将要死于早晚之间,而您拥兵数万,不肯相救,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儿呢?假如您要信守诺言,为什么不和秦军决一死战?何况还有十分之一二获胜的希望。”陈馀说:“我估计即使向前进军,最终不光救不成赵,还要白白地全军覆没。况且我不去同归于尽,还要为赵王、张先生向秦国报仇。如今一定要去同归于尽,如同把肉送给饥饿的猛虎,有什么好处呢?”张黡、陈泽说“事已迫在眉睫,需要以同归于尽来确立诚信,哪里还顾得上以后的事呢!”陈馀说:“我死没什么顾惜的,只是死而无益,但是我一定按照二位的话去做。”就派了五千人马让张黡、陈泽带领着试攻秦军,到了前线便全军覆没了。

正当这时,燕、齐、楚听说赵国危急,都来救援。张敖也向北收聚代地的兵力一万多人赶来,都在陈馀旁边安营扎寨,却不敢攻击秦军。项羽的军队多次截断了章邯的甬道,王离的军粮缺乏,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于是打败了章邯。章邯带兵溃退,各国诸侯的军队才敢攻击围困钜鹿的秦国军队,于是俘虏了王离。秦将涉间自杀身亡。最终保全钜鹿的,是楚国出的力啊。

这时赵王歇、张耳才得以出钜鹿城,感谢各国诸侯。张耳和陈馀相见,因责备陈馀不肯救赵以及追问张黡、陈泽的下落,陈馀恼怒地说:“张黡、陈泽以同归于尽责备我,我派他们带领五千人马先尝试着攻打秦军,结果全军覆没,没有一人幸免。”张耳不信,认为把他们杀了,多次追问陈馀。陈馀大怒,说:“没有料到您对我的怨恨是如此的深啊!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这将军的职位吗?”就解下印信,推给张耳。张耳也感到惊愕不肯接受。陈馀站起身来上厕所了。有的宾客规劝张耳:“我听说'天上的赐予不去接受,反而会遭到祸殃’。如今,陈将军把印信交给您,您不接受,违背天意不吉祥。赶快接收它!”张耳就佩带了陈馀的大印,接收了他的部下。陈馀回来,也怨恨张耳不辞让就收缴了大印,于是疾步走出去。张耳就收编了他的军队。陈馀独自和他部下亲信几百人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鱼捕猎去了。从此,陈馀、张耳就在感情上产生了裂痕。

赵王歇又回到信都居住,张耳跟随着项羽和其他诸侯进入关中。汉元年(前206)二月,项羽封诸侯为王,张耳向来交游很广,很多人替他说好话,项羽平常也听说张耳有才能,于是分割赵国的土地封张耳做常山王,设立信都,并把信都改名为襄国。

陈馀旧有的宾客中很多人规劝项羽说:“陈馀、张耳同样对赵国有功。”可是项羽因为他不随从入关,又听说他在南皮,就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他,把赵王歇迁都代县,改封为代王。

张耳到他的封国去,陈馀更加恼怒,说:“张耳和我功劳相等,张耳封王,只有我封侯,这是项羽不公平。”待到齐王田荣背叛楚国,陈馀便派夏说去游说田荣道:“项羽做为天下的主宰,却不公平,把好地方都分封给将军们去称王,把原来称王的都迁到坏地方,如今,把赵王迁居代县!希望大王借给我军队,以南皮作为您遮挡防卫的屏障。”田荣打算在赵国树立党羽用以反对楚国,就派遣了军队听从陈馀的指挥。因此,陈馀调动了所属三个县的全部军队袭击常山王张耳。张耳败逃,想到各诸侯之中没有可以投奔的,说:“汉王虽然和我有老交情,可是项羽的势力强大,又是他分封的我,我想投奔楚国。”甘公说:“汉王入关,五星会聚于井宿天区。井宿天区是秦国的分星。先到的,一定功成霸业。即使现在楚国强大,今后一定归属于汉。”所以,张耳决定奔汉。汉王也回师平定了三秦,正在废丘围攻章邯的军队。张耳晋见汉王,汉王以优厚的礼遇接待了他。

陈馀打败张耳以后,全部收复了赵国的土地,把赵王从代县接回来,又做了赵国的国君,赵王对陈馀感恩戴德,分封陈馀为代王。陈馀因为赵王软弱,国内局势刚刚稳定,不到封国去,留下来辅佐赵王,而派夏说以国相的身份驻守代国。

汉二年(前205),汉王向东进击楚国,派使者通知赵国,要和赵国共同伐楚。陈馀说:“只要汉王杀掉张耳,赵国就从命。”于是汉王找到一个和张耳长得相像的人斩首,派人拿着人头送给陈馀。陈馀才发兵助汉。汉王在彭城以西打了败仗,陈馀又觉察到张耳没死,就背叛了汉王。

汉三年,韩信平定魏地不久,就派张耳和韩信打破了赵国的井陉,在泜水河畔杀死了陈馀,在襄国追杀了赵王歇。汉封张耳为赵王。汉五年,张耳逝世,谥号叫景王。张耳的儿子张敖接续他父亲做了赵王,汉高祖的大女儿鲁元公主嫁给赵王敖做王后。

汉七年(前200),高祖从平城经过赵国,赵王脱去外衣,戴上袖套,从早到晚亲自侍奉饮食,态度很谦卑,颇有子婿的礼节。高祖却席地而坐,像簸箕一样,伸开两支脚责骂,对他非常傲慢。赵国国相贯高、赵午等人都已六十多岁了,原是张耳的宾客,他们的性格生平豪爽、易于冲动,就愤怒地说:“我们的国王是懦弱的国王阿!”就规劝赵王说:“当初天下豪杰并起,有才能的先立为王。如今您侍奉高祖那么恭敬,而高祖对您却粗暴无礼,请让我们替您杀掉他!”张敖听了,便把手指咬出血来,说:“你们怎么说出这样的错话!况且先父亡了国,是依赖高祖才能够复国,恩德泽及子孙,所有一丝一毫都是高祖出的力啊,希望你们不要再开口。”贯高、赵午等十多人都相互议论说:“都是我们的不对。我们的王有仁厚长者的风范,不肯背负恩德。况且我们的原则是不受悔辱,如今怨恨高祖悔辱我王,所以要杀掉他,为什么要玷污了我们的王呢?假使事情成功了,功劳归王所有,失败了,我们自己承担罪责!”

汉八年,皇上从东垣回来,路过赵国,贯高等人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墙中隐藏武士,想要拦截杀死他,放到隐蔽的地方。皇上经过那里想要留宿,心有所动,就问道:“这个县的名称叫什么?”回答说:“柏人。”“柏人,是被别人迫害啊!”没有留宿就离开了。

汉九年,贯高的仇人知道他的计谋,就向皇上秘密报告贯高谋反。于是把赵王、贯高等人同时逮捕,十多人都要争相刎颈自杀,只有贯高愤怒地骂道:“谁让你们自杀?如今这事,大王确实没有参予,却要一块逮捕;你们都死了,谁替大王辩白没有反叛的意思呢!”于是被囚禁在栅槛密布而又坚固的囚车里和赵王一起押送到长安。审判张敖的罪行。皇上向赵国发布文告说群臣和宾客有追随赵王的全部灭族。贯高和宾客孟舒等十多人,都自己剃掉头发,用铁圈锁住脖子,装作赵王的家奴跟着赵王来京。贯高一到,出庭受审,说:“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赵王确实不知。”官吏审讯,严刑鞭打几千下,用烧红的铁条去刺,身上没有一处是完好的,但始终再没说话。吕后几次说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不会有这种事,皇上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难道还会考虑你的女儿吗!”不听吕后的劝告。廷尉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皇上,皇上说:“真是壮士啊!谁了解他,通过私情问问他。”中大夫泄公说:“我和他是同乡,一向了解他。他本来就是为赵国树名立义、不肯背弃承诺的人。”皇上派泄公拿着符节到舆床前问他。贯高仰起头看看说:“是泄公吗?”泄公慰问、寒喧,像平常一样和他交谈,问张敖到底有没有参予这个计谋。贯高说:“人的感情,有谁不爱他的父亲妻子呢?如今我三族都因为这件事已被判处死罪,难道会用我亲人的性命去换赵王吗!但是赵王确实没反,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他详细地说出了所以要谋杀皇上的本意,和赵王不知内情的情状。于是泄公进宫,把了解的情况详细地作了报告,皇上便赦免了赵王。

皇上赞赏贯高是讲信义的人,就派泄公把赦免赵王的事告诉他,说:“赵王已从囚禁中释放出来。”因此也赦免贯高。贯高喜悦地说:“我们赵王确实被释放了吗?”泄公说:“是。”泄公又说:“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贯高说:“我被打得体无完肤而不死的原因,是为了辩白张敖王确实没有谋反,如今张王已被释放,我的责任已得到补救,死了也不遗憾啦。况且为人臣子有了篡杀的名声,还有什么脸面再侍奉皇上呢!纵然是皇上不杀我,我的内心不惭愧吗?”于是仰起头来卡断咽喉而死。就在这时,他已经在天下闻名了。

张敖被释放不久,以娶鲁元公主的缘故,被封为宣平侯。于是,皇上称赞张敖的宾客,凡是以钳奴身份跟随张王入关的,没有不做到诸侯、卿相、郡守的。一直到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张王宾客的子孙们都做到二千石俸禄的高官。张敖,在高后六年(前182)逝世。张敖的儿子张偃被封为鲁元王。又因张偃的母亲是吕后女儿的缘故,吕后封他做鲁元王。元王弱,兄弟小,就分封张敖其他姬妾生的两个儿子:张寿为乐昌侯,张侈为信都侯。高后逝世后,吕氏族人为非作歹,不走正道,被大臣们诛杀了,而且废掉了鲁元王以及乐昌侯、信都侯。孝文帝即位后,又分封原来鲁元王张偃为南宫侯,延续张氏的后代。

太史公说:张耳、陈馀在社会传说中都是贤能的人;他们的宾客奴仆,没有不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在所居国,没有不取得卿相地位的。然而,当初张耳、陈馀贫贱不得志时,彼此信任,誓同生死,难道不是义无反顾的吗?等他们有了地盘,争权夺利的时候,最终还是相互残杀,恨不是把对方消灭。为什么以前是那样真诚地相互倾慕、信任,而后来又相互背叛,彼此的态度是那样的乖张、暴戾呢?难道不是为了权势、利害相互交往吗?虽然他们的名誉高、宾客多,而他们的作为恐怕和吴太伯、延陵季子相比,就大相径庭了。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