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堵口归流的治河故事

 涛儿—taoer 2022-08-30 发布于辽宁
图片

汉代堵口归流的治河故事

图片
从西汉开始,黄河水灾日益严重,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至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10次,其中造成改道的有5次。河水决口改道后,堵口归流成为一件大事。重大的堵口就有两次,一次是汉武帝时汲仁、郭昌堵塞瓠子,一次是汉成帝派王延世堵塞东郡河堤。
图片

汉武帝刘彻

《瓠子歌》就是汉武帝刘彻亲临黄河瓠子堤决口现场时的即兴诗作,描述了当时人们堵塞瓠子(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决口的景象,诗词大意是:黄河的洪水波浪滔滔,北面的故道已经淤塞难以迅猛奔流。用竹缆牵引沉下了美玉,河伯已经答应我们堵口柴草,却又不够。柴草不够,卫地人可倒了霉,没有柴草又怎么堵得住水?砍下竹林里的竹子,密密地插在水里,一层层石料铺在中间,决口终于堵住。经过此次治理,黄河下游80余年没有发生过大的水灾。

图片

瓠子堵口布楗示意图

其实,在西汉时期,朝廷已专门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治河名人贾让在“治河三策”中也透露出西汉黄河治理的信息,“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大致意思是说,为了筑堤治河,沿河郡县每年都拿出一大笔经费。可见当时的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图片

公元11年,黄河再次在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以南决口。公元34年,阳武县令上书建议改修堤防,以安定百姓。但浚仪县令又提出,刚打完仗,又要大兴劳役,老百姓会产生不满。光武帝至此便打消了治理黄河的念头。此后汴水不断向东泛滥,灾区越来越大。

汉明帝即位后,几次想动工,但因为意见不一迟迟议而不决。直到公元69年召见王景后,才最后作出治河的决定。王景凭借当时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开苗山阜高地,破除旧河道中的阻水工程,堵绝横向串沟,修筑千里堤防,疏浚淤塞的汴渠,自上而下对黄河、汴渠进行了治理。特别是在汴口治理中,创造性地采取了“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的措施,交替从河中引水入汴,从而改善了汴口水门工程,做到了河、汴分流,起到了分洪排沙和调节流量的作用。工程全部完成,数十年的水患灾害得到平息,汴渠恢复了通航功能,大面积被淹没的耕地重新焕发了生机。

图片

王景水门分水设计之复原图

汉代治河,重在堤防。在长达420余年的时间内,汉朝始终把修守堤防作为防止黄河为害的要策。自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则迎来了约800年相对安澜的历史时期。

图片

主播丨李莉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李莉

文案、责编丨李莉

美术设计丨杨桦 赵墨

音频丨燕乃一

校对丨周念晨

参考文献丨《汉武帝治水》《汉代对黄河的治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黄河改道的刻痕》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