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儿媳天地可鉴 瘫痪婆婆行走如初 ——记“蔺州好媳妇”余相梅 几年没回老家了,今年清明节,在外工作生活的四弟兄终于约齐了回家给父母扫墓。我的老家在皇华镇石鹅场街对门,我父母的墓地距公路还有百余米。我们的车子刚在公路边停好下车,忽然听到路边一座新建的楼房里传来欢快悠扬的古蔺山歌,这歌声似曾相似。我们循着这歌声走到这家门口,只见一位老太婆正坐在客厅门口,歌声就来自这位老太婆之口。
我们仔细一看,这不是老赖三嫂吗?我们儿时就是听着她的山歌长大的。听说她已瘫痪多年了,怎么红光满面的,而且看她神态,似乎很快乐,完全不象是位年近九十瘫痪多年的老太婆。我们喊叫她时,她终于认出了我们。她正要站起来给我们倒茶,正好有一中年女人从屋里走出来,三嫂喊着她,向她介绍我们四弟兄,我们才知道这就是她的儿媳余相梅。余相梅马上给我们泡起茶,于是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听三嫂介绍这难得的好儿媳和她重新站起来的经过。 2011年冬,正在外地打工的陈西聪忽然接到远在白泥镇三台村居住的大姐打来电话,说母亲赖正琼因干活摔倒住进镇医院,经诊断已造成半身瘫痪,余生将永远卧病在床。早年的陈西聪家是该村最穷的人家,其时还住在几十年前修建的土巴墙茅屋里。2000年余相梅与陈西聪结婚后就计划在外通过打工找点钱来修个新房,让一辈子受穷的母亲也过两天好日子。可修房的钱还没凑够,已年近八十的母亲又瘫痪在床,这无疑是给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夫妻商量后,余相梅第二天毅然辞工回家担起了护理婆婆的重任。余相梅赶回家后,立即将婆婆转到县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确诊,通过各种手段检查后,医院给出的结论是:半身瘫痪,恢复可能性不大,建议回家静养护理。余相梅打电话给丈夫说:“婆婆的病情如此严重,修房子的事只有推迟看情况了”。丈夫贴体地给她说:“只是这样就难为你了!”余相梅说:“婆婆待我象亲生女儿,她生病了,我作为她的儿媳妇不管谁管,不是有名句老话说屋檐水照到窝窝滴吗?将来我们也要老的,家里的事你别管,你就安心打你的工。”婆婆住院期间,余相梅每天细心的给她喂药、喂水、喂饭、擦拭身体。婆婆是个爱卫生的人,每天早上余相梅都会给她梳头,病友们每每看到这一个忙碌的身影,都羡慕地给她婆说:“你真有福气,生了个孝顺的女儿!”婆婆出院回家后,余相梅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索性和婆婆睡在一起,她说:“有时候怕晚上婆婆有什么事,我住隔壁听不见”。从此余相梅坚持每天清晨6点起床,起床后立即帮助婆婆刷牙、洗脸、梳头、穿衣服、清洗便盆,服侍婆婆吃完早餐她才去忙其它事情。夏天为了防止婆婆生褥疮,余相梅每天都要给婆婆翻多次身和经常擦洗身体;担心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余相梅便从城里买回一个座便器,将便桶放在卧室墙角;夏天怕便桶有气味,余相梅每天早晚洗涤两次,从不嫌脏。卧病在床的婆婆味口越来越差,为了让她多吃点饭,余相梅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变着花样为婆婆弄吃的,还用多种方法哄着她多吃点,以便增强体质和抵抗力。除了对婆婆精心护理,余相梅还时常向村医生请教如何给婆婆按摩以舒缓她麻木的肢体。不管多忙,余相梅每天都坚持早晚按时给婆婆按摩,慢慢地熟能生巧,余相梅按摩的穴位、手法、方向、力度都快赶上按摩师的技术了。虽然县医院的医生已经定论婆婆的年龄较高,病情严重,站起来的可能性极低,而且时日不多。但余相梅坚持每天对婆婆精心护理和按时按摩后发现婆婆的饮食和精神都越来越好,她的腿脚亦逐步有了知觉,所以余相梅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决心用自己的辛劳让婆婆重新站起来。通过余相梅数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婆婆逐渐可以起身坐在床上了。2017年9月的一天,正在厨房做饭的余相梅听到婆婆卧室传来一声惊呼,她的心瞬间紧张起来,怕婆婆出事,连忙跑向婆婆的卧室,打开婆婆的卧室门,却看到婆婆一手扶着床沿下地站了起来。婆媳二人喜极而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此后,余相梅乘胜追击,开始制订起婆婆的康复计划,每天定时搀扶着婆婆下地走路,不断鼓励她,从一分钟到五分钟、十分钟,逐步直到一个小时……在她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婆婆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从不能动到拄着拐杖到处走,甚至在家不用拐杖也能走。 周围四转的乡邻听说赖正琼瘫痪多年后还能站起来,都不敢相信,纷纷赶来探望。时年84岁的赖正琼一提起儿媳余相梅都难以掩饰自己的感动,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真的感激她,是她再一次给我生命,不知我前世怎么修结的,遇到这么一个好媳妇,胜过亲闺女!”乡邻们都说这是一个奇迹,但他们不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包含着余相梅的多少艰辛付出。古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余相梅是在6年长达2100多天的坚守和艰辛付出后才有这个奇迹的发生。在亲人眼里,余相梅善良、孝道、勤劳,是他们敬重的家人;而在邻居眼里余相梅能干本分,乐于助人,是远近闻名的“好儿媳”。邻居村医生王洪说:“在赖正琼瘫痪后,村里不少人都以为这家人会一蹶不振,回到的贫穷状况,是余相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虽然护理瘫痪病人时间长、工作累,但从没听她抱怨过。”另一邻居,当年石鹅村支书陈广一提起余相梅便夸赞:“不仅我们村,可以说整个皇华镇都找不到第二个像余相梅这样的好儿媳妇了。余相梅尊老孝亲的事迹了潜移默化地促进了我们村乡风民风的好转。她不仅是我村敬老孝老的典范,更是勤俭持家的楷模!”。街坊邻居也称赞余相梅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儿媳”!看到妻子如此孝道,如此善良,丈夫陈西聪也在外面拼命的挣钱,他发誓无论如何都要把房子修起来,让年迈的母亲和辛劳的妻子过几天开心日子。余相梅在家除了精心护理婆婆外,也把责任地种起来,还养猪喂鸡来填补家用。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和国家政策的帮扶下,2014年他们终于在公路边修起了四间门面的二层小楼房,余相梅还在家门前开办了一个小小的洗车场。现在丈夫仍在外面打工,余相梅每天在家里忙里忙外,婆婆则常在客厅门口坐在板凳上哼唱那些老掉牙的山歌,一家人和和美美,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余相梅的孝心之举感动了很动人,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19年在石鹅村三八妇女节表彰大会上,她获得了“孝心儿媳”的称号。古蔺融媒甚至全国著名的中央媒体“环球网”也对她的事迹作了宣传报导。
文字:陈炯章 图片:陈炯章 编辑:采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