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0年前中国古人“夏造冰”,困扰物理学家多年,究竟是何原理?

 Loading69 2022-08-31 发布于四川

你知道2000年前的中国古人就能以热水造冰吗?那么这一困扰物理学家多年的现象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在科学领域又是什么原理呢?一圈三连,点个关注~

在许多古装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皇帝和嫔妃们如果需要解暑降温,是需要拿一个大大的容器,盛装冰块的,同时身边的侍者用芭蕉扇煽动冰块,带动的风就是凉风了,效果可与当今的空调媲美。

可你有没有想到,空调是1902年发明的,冰箱发明时间要晚于空调11年,也就是到了1913年的时候才出现了冰箱。

而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在炎炎夏日,既没空调又没有冰箱,更没有专门的制冰机,冰块是哪里得来的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我国古代的伟大技术——夏造冰。

据《庄子》中记载,鲁遽弟子曰: 我得夫子之道,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这里虽然没有详细记载造冰的过程,但可以看出,庄子时期就已经有了夏造冰的高超技艺了。

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对于夏造冰的方法,作出详细阐述——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汤,沈(井)中三日成冰。

意思是说,将沸腾的开水倒入瓮中,使用新织好的密实棉布密封住瓮口,将其放入井中三天,等到三天过后,打捞上来,瓮中的沸水便会结成为冰块。

制冰真的像古书中记载的那般神奇吗?这门手艺现在咋就失传了呢?

根据《夏小正》中记载:“分冰以授大夫”,也就是说在古代只有官居大夫才能够被分配到冰,可见夏造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用沸水,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好奇使人类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带着这样的疑问,现代众多科学家们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甚至做起了实验。

中国物理学家洪震寰先生提出了“气压影响冰点”的概念。他认为是由于将沸水放入冰冷的井水当中,通过由冷到热的气压的变化,致使水能够在零度以上结冰。

但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学者们发现,气压的变化对水的冰点,并没有起到什么太大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不足以证明沸水可以制冰。

此外,物理学史家李志超学者提出了“焦糖效应“。他认为,当沸水烧开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时快速用棉布条进行密封,放入冷水中。

瓮中的水蒸气会慢慢凝结成为水珠,当全部的水蒸气凝结成为水珠,瓮即成为真空状态。

等到温度降低到和井水一样的温度时,拿出瓮,气体会从棉布条中放出,掌握得好的话会有冰碴,但是要想成为冰块还是难上加难。

那么,到底是什么才能成为沸水制冰的关键因素呢?

经过了物理学家们的多次实验得出,密封、气压、水温都不足以让沸水造冰成为现实,难道沸水造冰只是传说吗?

科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我们永不向问题、难题妥协。经过之前科学家与学者的不断探索,目前普遍得到大众认同的制冰原理是,通过低压下水,快速蒸发吸热制冷,而且结冰的部分是在翁口而不是在瓮底。此外,要想“沸水结冰”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首先就是相对湿度低。当湿度低于26%时,则制冰的可能性才会增加,就像我们的空调除湿功能,当房间除湿效果越好,人们越感觉到干燥,而在古代,温度越小,周围的空气越干燥,瓮中的水,蒸发也越快。

其次是瓮的容积要足够大。容积越大容纳的空气就越多,也就能吸收更多的水蒸气,这样结冰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制冰的第三方面条件就是空气的温度要适当,最好是空气中的温度在20度左右。

2005年8月26日,湘潭大学的雷教授带领着学生们开启了这项实验。他先在容器中加入少量的水,然后用电热管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汽就充满了整个容器,而原来的空气大部分排出到容器外。

由于瓶口很细小,水蒸汽大部分仍留在了瓶中。在水快烧干的时候,停止加热,并立即用准备好的织物将瓶口密封住。再将瓶子放到8℃的冷水中。

这时,空气通过渗透进入了瓶中。同时观察温度计,当温度计停留在0的刻度上时,打开瓮瓶,里面就有大量的冰渣了。

实验成功,人们终于破解了夏造冰的秘密,但如此复杂的方法,仅能造出一些冰渣,想要制造大量的冰块又谈何容易。看来古人的智慧还需要我们去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