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患病后母子俩遭生父嫌弃,另一个男人接纳母子俩,挑起养家重担

 乙图yiphotos 2022-08-31 发布于安徽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家里现在太难了,要不然孩子下个阶段的治疗就暂时别做了……”病房里,女子苦涩地对电话那头的丈夫说道。“说什么呢,有我在怎么能让孩子的病再拖下去,我还等着孩子开口叫我'爸爸’的那天呢。”看着眼前这个与儿子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却始终为她们娘俩拼命的男人,小红妈妈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感激。图为妈妈在教小红画画。

“我儿子小红今年9岁,两岁前他也像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可爱,因为两岁时一场发烧他就变了一副样子,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儿子患病后前夫一家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我的身上,不同意给孩子治疗。”小红妈妈红着眼眶介绍道。图为小红在做治疗。

因为实在难以忍受,小红妈妈在2018年和前夫离婚,选择带着儿子净身出户。母子二人流浪在外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给孩子治病,二人活下去都变得艰难。妈妈背着儿子小红走街串巷找了几天工作,妈妈说尽好话承诺少要一些报酬最终一家饭店才同意让妈妈带着孩子到后厨洗碗洗菜。

尽管收入不高,妈妈还是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什么活她都抢着干。冬天的水冰冷刺骨,可为了保证盘子刷得干净,她就这样不戴手套重复在水里浸泡几个小时。一到冬天,手上的冻疮旧伤添新伤,旁人看着都触目惊心,但她却毫不在意。图为妈妈在带着小红去做治疗。

妈妈在干活时,小红就一个人待在杂物间,身边的纸箱、杂物就是他的玩伴。“有时我忙得太晚,儿子就躺在纸箱里睡着了,蜷缩着身体,就像路边的小猫小狗一样,我看着心里真是刀割一样难受。”小红妈妈哭着说。

直到遇到继父,重病的小红才迎来重生的希望。明知道小红身患重病,治疗时间周期长,费用昂贵还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继父还是走进了这个家,和妈妈一起想尽办法为小红看病。很多人都说他傻,自己往“火坑”里跳,但是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男人的承诺,也是该有的责任和担当。这样的一个“傻人”也让妈妈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也对小红的治疗有了更多的信心。图为小红在做肢体训练)。

二人重组家庭后,丈夫提出让小红妈妈带孩子来曲靖一家医院做康复治疗,而他则外出打工全力筹钱。小红每天要做针灸、语言等多项治疗项目,在此之外,妈妈也不停地教着儿子说话、认知。图为小红在画画。

每次小红做针灸,或者做康复训练因为疼痛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继父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打来视频电话,给小红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做动作逗小红开心。待小红重新露出笑容擦掉眼泪后,他才会急匆匆地挂断电话,重新投入繁重的工作中。

“坦白说,压力是特别大的。小红每个月都需要一大笔费用,我只能出力气活,挣得不多,还要维持生活,大部分时间只能靠借钱维持孩子的治疗。现在处于困难时期,生活上,也只敢吃馒头包子,馋了就吃几包方便面。但是我不后悔,既然选择了成为他的父亲,我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过上正常的生活。”继父声音充满坚定。图为妈妈和小红。

也许是这份父爱感动了上天,在医院治疗以来,小红的病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走路越来越正常,笑容越来越多,也能理解一些对他说的话。当小红妈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红继父时,继父高兴得像个小孩一样放声大笑,对小红妈妈说:“我就知道小红是最棒的,只要咱们坚持治疗下去,孩子肯定会恢复的越来越好的。”图为妈妈陪着孩子做治疗。

治疗到现在,小红做了数不清的针灸,各种各样的肢体锻炼,最初看见白色衣服的人过来就会大喊大叫,哭闹不止,到现在大部分时间已经能和医生默契的配合治疗,孩子承受的痛苦,遭受的折磨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虽然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可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图为母子俩。

面对接下来巨额的治疗费用,一家人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无房无车,只有数不尽的欠款,小红妈妈不知道还有哪条路可以走。小红妈妈知道,孩子能坚持治疗现在,离不开他的继父。孩子继父平时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是他的爸爸,那我就要负责他的一生,不论是重病还是健康。”可是现在一家人已经拼尽全力,她不知道还能怎么做才能把健康还给儿子。图为小红在做训练。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