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校学员初到老山:师医院女兵年纪轻轻,却一个比一个“油”

 兵说 2022-08-31 发布于云南
战火青春:军校学员赴老山前线参战纪实3

1984年8月,我作为军校学员,奉命赴老山前线代职实习,被编入32师工兵营1连。
刚到连队时,没给我们安排具体任务。无所事事中,我忽然思考起这场战争的战法来了。根据这几天听到的一些情况和自己对当前战场形势的理解,我觉得我方现在并没有完全获得战场主动权,现在的作战似乎是在打消耗战,我方阵地上时常有战斗减员,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从目前战场态势看,敌我双方都属于防御,但敌人的防御似是调整部署,随时反攻,而我方的防御是坚守固有阵地,防止敌进攻,属于被动防御。
如何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呢?
作者在前沿阵地堑壕内
第一,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要加强前沿阵地防御工事构筑,步兵要在坚固的工事里防守,减少不必要伤亡。
第二,示假。在战场上多设置一些假目标,诱敌轰炸,消耗敌弹药,暴露敌火力点。
第三,主动出击。除用密集炮火破坏敌阵地、摧毁敌装备、打乱敌部署外,对我前沿造成重大威胁的敌阵地,我们要主动出击,占领或摧毁,把压力引向敌方。
第四,防渗保密。现在部队还是比较松懈,一线二线部队都是如此,许多重要目标可能已经暴露了,造成经常被敌偷袭,教训深刻。要切实强化防渗保密工作。
第五,军事民主。各部队要深入发动前线指战员开动脑筋,围绕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这个总目标,积极研究总结推广实用管用战法。
第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现在前沿阵地条件太艰苦了,难免使部分指战员有厌战情绪,这种情绪必须要引导和转化。除了加强后勤保障改善生活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消除消极厌战情绪,力所能及地解决指战员的各种困难和后顾之忧,使部队时刻保持顽强的战斗意志。
也许明天我就被派到前沿执行任务了,在执行任务时,我该怎么办?
第一,在执行任务前,一定要认真研究,做好计划,不能盲目蛮干。
第二,夜间对答口令时,必先隐蔽,后才回答。
第三,排雷埋雷,不管白天黑夜,情绪都要保持稳定,既不能害怕,更要小心谨慎,冷静应对危险挑战。自己的任务决不能让别人插手。
第四,执行任务时,要把各种不利和有利因素尽量考虑周全,趋利避害。要根据战场环境变化,采取灵活应对措施,不要墨守成规。
野战医院资料图
8月18日上午,连队通知我去师医院验血。师医院设在师部前面小河沟旁的陡坡上。我们到一个工棚里,由一个女卫生兵给我们取血样。验血很简单,用针刀在无名指上扎一下,取一滴血经过几分钟就验出结果。我是O型血。对自己的血型我早就知道了,因为在上地方大学期间我曾经响应号召献过血。
同时去验血的还有一起来前线实习的其他战友,有工程兵学校的,也有武汉通信学院的,在医院相会,不免就热闹地聊起天来,医院里的几个女卫生兵也参与了进来。在交谈中,知道给我们取血的女卫生兵姓马,祖籍山西,她自己说她家是农民,1980年高中毕业因家太穷才来当兵,在部队参加几次招考都没有考上,每次考试她都是两分钟就出考场,目的是去混饭吃,因为参加考试每天有一块多钱的伙食费,现在还是一个卫生兵,想复员回家种田。对她胡编乱侃我们是半信半疑,她见我们疑惑的样子,又说是逗大家玩的,其实她父亲是32师一个退休老首长,她哥哥现在也在我们师司令部机关工作。我们在医院胡吹了好长一阵,几个女兵也很健谈,她们虽然年纪轻轻,但给人感觉是一个比一个“油”。
下午我随连队部分战士到师部去施工,师部就驻扎在曼棍洞里,洞口比较矮窄,也就一个人能通过,是天然的一道防护门。洞里却十分宽敞,从洞口下十几级台阶就到一个平整宽阔的场地,有一百来平米的面积。洞的一侧是深沟,沟里有水,像是地下河,另一侧是斜坡。洞的上方吊下好多钟乳石,奇形怪状,还时不时掉下水滴。洞口的上方有一条较宽的石缝,白天光线可以照射进洞里来。师部的三大机关都在里面,政治部在进洞口的左手边,后勤部在进洞口右手边的斜坡上,通信、勤务保障分队在后勤部的上方,师首长和司令部在平整的场地里。洞口外边的丛林中还驻扎有师直属分队,师工兵营机械连就驻扎在洞口附近。
曼棍钢桥(14军直属工兵营舟桥连指导员刘晏 供图)
曼棍钢桥(14军直属工兵营舟桥连指导员刘晏 供图)
曼棍洞指挥所内景
来到前线这几天,我与驻扎在师部附近的部队有一些接触,当他们知道我们是来前线实习的大学生时,上至师机关干部,下至基层官兵,大多都谦称自己是“大老粗”。我感觉我们身上“大学生”这块牌子是否太招摇了呢?我们也只是前线部队普普通通的一员,是来学习的,一旦别人有意无意与我们拉开距离,怎能学到真经呢?看来我们自己得多注意了!不然就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去。说自己是“大老粗”者,真心有之,讥讽也不能排除。我们当有自知之明!
8月20日,我们一起分到工兵连的4位同学,有3位随大部队分别到老山和那拉方向前沿阵地去执行任务,唯独把我留在连队,我也想去前沿执行任务啊。当天我被派到师部去修整出入口道路。听说,过几天有大首长要来32师视察,师部洞口要搭一个像样一点的门。我感觉现在是战时,何必还要搞这些形式主义呢。
8月21日,我们连队从盘龙江钢桥边搬到师部下面石拱桥边上驻扎,离原驻地有几百米,这里是山的反斜面,敌炮火基本打不着,比较安全。经过这次搬家,我对我连又有新的认识。来前线之前,我正在河南信阳工程兵工兵第11团实习,正赶上连队浇灌道路混凝土,不管白天黑夜,干部战士都干劲十足,部队很有战斗力。可眼下这个连队,一些士兵还是有些懒散,真担心如何带他们去完成任务!有一个排长常感叹说:“现在的兵呀!……”无奈地不停摇头。
带领我们来前线实习的陶吉荣队长那天正好路过我们连队,自从麻栗坡一别后,就杳无音信,今天突然相见,格外惊喜。我们互致问候,亲切交谈,队长离开时殷切嘱咐,还把一副绑腿留给我,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