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许一生只来一次的北方之旅(6)——初识雪乡

 火车侠 2022-08-31 发布于江苏

行走时间:2015年2月

D1:

D2:

哈尔滨 北纬45.45° 气温-13° 全日气温-17°—— -7°

行走路线:靖宇街——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D3:

行走路线:圣索菲亚教堂——松花江冰上娱乐——防洪纪念碑——中央大街——太阳岛——俄罗斯风情小镇——冰雪大世界

D4:

行走路线:哈尔滨——雪乡

D5:

行走路线:雪乡——哈尔滨

D6:

行走路线: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 气温-28°—— -12°

D4:

行走路线:哈尔滨——雪乡

住宿:雪乡戴斯酒店,五星

优点:美丽,设施齐备。

五点半出发开往雪乡。清晨的哈尔滨到处是烟囱冒着烟。有点担忧这样的烟尘对空气的影响。但驶离城区一切的担忧都被美景替代。一路上的 冰雪对我这个南方人来说就像童话世界。虽然起个大早但也不舍得闭上眼睛休息片刻,生怕会错过点滴美景。两眼贪婪地看着窗外,心中的欣喜在眼中,嘴角都能感知。 沿途欣赏万里银装的北国风光,感受洁净的雪世界。乡村的平屋都被雪覆盖,家家烟囱炊烟缕缕。 千年古榆,雾凇,树挂,白桦林等林海雪原风光从身边略过。

旅行中无数风景也抵不上旅行中遇见的人。在这个团队中有一个来自上海的5岁小男孩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因为他长的像《我爱我家》里的小雨,只是比小雨略小一号。我就呼他为小雨。他也认可了这个我给他起的临时称呼了。在导游抛砖引玉的唱了一段二人转之后,就是大方可爱的小雨上前唱歌。第一首《恰似你的温柔》。天啦,我们那个年代的歌,我内心的那份惊喜。有模有样的舞台表现,幼嫩的童声在车厢中回荡,好幸福。第二首流行的《小苹果》又将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拉回到今天。一路的美景加欢歌笑语,人与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

行驶了2个小时左右到达亚布力服务区小憩后重新出发。 亚布力到雪乡的路很难开,都是山路而且路面都是冰雪,实在是考验司机的驾驶技术。一路上雪景无限好,仿佛在白色的世界里。

在离雪乡30分钟车程的地方我们下来坐雪地摩托。雪地摩托加下午要去的梦幻家园一共650元,外带赠送明天早上的马拉犁。雪地摩托360元真心的贵啊,但想着还不知会不会再来这里,就体验一回吧!谁叫人家一年到头做四个月的生意,不提高价格怎么能行?

全副武装离开温暖的车厢。

今天我把雪地靴穿上了,这是我为这次行程特意添置的唯一一样物品。

下车看到人们都是武装齐备的,滑雪衣滑雪裤,专业的很。衣服的颜色也鲜艳亮丽在洁白的世界里映衬的更加生机。看看这位鞋子外面套上防滑链,专业吧?

银装素裹

防滑轮胎

雪地摩托

乘坐雪地摩托来到山上,下来可以自由活动。厚厚的粉嫩的白雪,一脚下去到我膝盖处,着实吓我一跳。

雪地世界到处都是艺术品,随处你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太兴奋了,第一次在这样的场景中,如梦。不,我连梦中都没去过这样的地方。

第一次看到那么厚厚的干净的白雪,原来是那么松软的,躺着这如被的厚雪上,仰望蓝天,我安静地闭上眼。觉得前所未有的舒服放松。雪并不冷,好好体会被厚实的大地托起的渺小。

躺在雪地上,睁开眼,透过挂满冰雪的枝条是灰蓝的天空。以这样的视角拍一张仰视天空和树林的照片。

雪地摩托刺激的将我带下山。心脏一直提到嗓子眼。身体好像随时都能被抛出去。车手熟练潇洒的贴地转弯与身边的树木檫身而过。又一个侧身我被惊吓的顾不上形象的尖叫。我紧张的闭上眼睛,想着看不见前路也就不知危险吧。可是闭上眼睛无穷的未知和想象更害怕。只有半眯着眼惶恐地窥伺。下山的颠簸也明显的比上山感觉更强烈,身体常常被颠簸抛离坐垫。我紧张的身体都微微出汗。安全的达到目的地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有这种体验的朋友来这儿一定体验一回吧!

雪乡:北纬44.28° 气温:-21—— -6° 海拔:1352米

雪乡,雪的故乡,童话世界。平均海拔800米左右,积雪厚度可达3.8米。雪是雪乡人赖以生存的资源。雪乡的雪景是我不曾看过甚至也想象不到的奇景。雪檐大都有一两米宽,半尺多厚,伸出房檐三四尺还低悬不落,有的雪檐一直延伸到地上和雪地连在一起,于是就把房子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雪屋。雪乡民居是“木格楞”的建筑,全木质结构。住户大多独门独院,院门口有个大门,门檐下挂着大红灯笼,门两边是篱笆。各家的房子风格不一,找不到两家是相同的,千姿百态。

进入雪乡是一条长约2,3百米的雪韵大街,这是雪乡最繁华的地段。熙熙攘攘的人流将不大的大街装点的生机灵动。

可爱的雪熊欢迎您

马儿有些疲惫

邮局联系着山里山外

油画

穿过雪韵大街,在大街的尽头,有一个滑雪场。游人们美丽多彩的滑雪服将滑雪场装点的多姿多彩。

再往前行就到了雪乡唯一一所五星宾馆——戴斯酒店。午饭就在这里吃了。

戴斯酒店外观

酒店大堂

屋里的温暖也没留住我们向往大自然的热情,放下饭碗我们又重返户外。小朋友们都带着他们玩雪的工具。爸爸们拉着塑料板,在孩子累的时候可以随时坐在板上由爸爸拉着在雪地里前行。

梦幻家园,观蘑菇房,白雪,松柏,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雪乡的雪粘度高所以很容易形成雪蘑菇。

直径3米的大灯笼

典型的东北民居,坐北朝南,民居通常带有一个院子。院门前屋檐下一串串干辣椒,老玉米是农村最具特色的装饰。即使屋外寒风凛冽,屋里人围坐炕头吃着猪肉炖粉条喝着高粱酒别有一番滋味。

梦幻家园中由一位当地的村民担当导游带领大家玩一个小小的穿越。有很多人是选择从雪谷穿越到雪乡的。贪图旅途安逸的我没有计划那个需要几个小时完成的穿越,这梦幻家园的小穿越是一定要体会一下的。随着导游上山。上山的路上到处是美景,随时驻足回头俯瞰身后的村庄。

沿着小路往山上走,路边有不知名的植物,他们在厚厚的积雪里面顽强地探出脑袋,大雪在他们身上塑出很多奇丽的造型。挂满雪的松树是最漂亮的景致之一,以蓝天为背景,墨绿的松树上盖着晶莹的白雪,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分外美丽。

穿越之路

和陌生的人一起自然的结伴前行,在自然中人与人更容易接近彼此。穿越到山顶,一路并不惊险。一棵祈福的大杨树壮实的屹立在山顶保佑这儿的生灵。敬山神,敬树神是当地一种民俗。当地人在神树上系上红布条,祈求山神,树神保佑家人平安。这画面让我想起连续剧《权利的游戏》。

到山顶后如何下山?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要不原路返回,要不从山上顺着山道滑下山。太刺激了。偶然走到一起的同伴中只有一对夫妻因为太太恐高他们选择原路返回,其他的伙伴都选择体验这别致的下山。山道狭窄,有的地方只能摆下一个臀部的位置。更危险的是路边到处枝杈横生。有的地方落差还比较大。一段一段的小刺激让我一惊一乍的。开始是就闷着头向下,速度不会控制,只有靠下边的游人接住我。渐渐地也掌握一些规律,能利用鞋子控制身体下滑的速度。困难之处,陌生的朋友都会伸出友谊之手协助彼此共同完成这次穿越。下了山各自奔向自己下一个目标不在会有交集。但这短暂的邂逅令旅途中的我从心底泛起阵阵暖意。旅途中真正让你日后常常回忆起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旅途中触动内心的人。

梦幻家园内小型滑雪道

晚饭是在雪韵大街上吃的,在这冰天雪地里点了一条鱼,想想就会价格不菲。但咬咬牙还是体验了一次。在北方暖暖的房间用餐别有滋味。这儿的民居大多是餐馆连住宿的。这个季节老板不愁没生意。得知我们不喝酒,不吃饭,只是点两个菜,老板很奇怪的看着我们。聊天后才知道,这儿每餐都要啤酒喝喝,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哈啤。东北人都很能侃,和老板聊天很有趣,听他说说雪乡,聊聊这儿的风土人情还有旅游行情让我更多的接触雪乡。

在饭店吃吃聊聊到八点离开饭店往酒店走。夜色中的雪乡别有一番韵味,红红的灯笼下的雪乡格外安静,灯映着雪,雪反映着灯光,一派北国夜光。美丽的夜景。

走到尽头拐个弯才能看到酒店,此处只有马路边昏暗的一只灯笼,周围没有一丝的声响,那份静穆的意境如此的不真实。天空的一轮圆月在深黑的夜空格外抢眼,仿佛星星闪烁的声音都能听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