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题目: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诗中的“闻”意思是 A。用鼻子嗅到 B。听到 C。有名 昨日题目: 红楼诗词:这些是什么花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答案: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洗尽了胭脂的浮华,招来了冰雪的纯净,在秋天的石阶前和带露水的石阶上尽显自己高洁的身影和灵魂。“冰雪”写其色,“秋”“露”写其时令。这两句写的是白色的秋海棠。出自宝钗《咏白海棠》。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未曾料想昨晚一场雨让花苗活了,今早去看花苗时,很高兴看见它在下霜时生长了。在冷雨寒霜中开放,这两句写菊。出自宝玉《访菊》。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这两句紧扣题目对月而吟,用衬托的方法写出了“菊”的色、形、味,尤其是“神韵”。出自黛玉《咏菊》。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唐代戎昱《早梅》诗:“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上句用了这个典故。“无余雪”,表明所咏的不是白梅花,“有落霞”点出是红梅花。这两句出自宝琴《咏红梅花》。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千万桃树盛开花朵,看上去就像被裹住在一片红色的烟雾中。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的桃花。出自黛玉《桃花行》。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这句其实不是在写花,是在写柳絮。虽然古人常常把“杨花”“柳絮”并提,似乎是杨树和柳树的花。其实杨花是杨树的果实,柳絮是柳树的种子。只是因为产生的季节在春季,所以被误认为是花。这三句出自宝钗《临江仙 咏柳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