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小栈208成语专题

 栖鸿看红楼 2022-08-31 发布于山西

        我们常用成语“鞠躬尽瘁”来形容为蜀汉的复兴呕心沥血的诸葛亮。那么,这个成语最初是形容谁的?

A.廉颇

B.屈原

C.诸葛亮

D.谢玄

答案:C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狼烟不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献帝获得政治上主动权;孙策、孙权兄弟占据江东,名义上承认曹操的丞相地位;刘备东奔西走,终于在蜀地获得相对稳定的地盘。三家并立,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也得到相对的和平。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废献帝而自立,建立魏。刘备、孙权相继建立政权,“三国”正式形成。但为时不久,刘备病逝,其子刘禅继位,军政大权都掌握在诸葛亮手中。诸葛亮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割据,对内发展生产,对外联吴抗魏,多次出兵征伐。  

    出兵之时,诸葛亮对刘禅不放心,百般叮嘱。有两篇著名文章,即前后《出师表》,其中有许多名句,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永诸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还有“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这篇文章中,“鞠躬尽瘁”还不具有后世的溢美之意,而是用来表达自己忠诚和决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