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不喜欢王熙凤,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至少在开始的时候,夫妻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就是个例子。 在“变生不测凤姐泼醋”一回,夫妻吵了一大架。事后贾琏道歉,一方面是为了贾母命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熙凤: 又见凤姐站在那边,也不盛妆,哭的眼睛肿着,也不甚施脂粉,黄黄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想着:“不如赔个不是,彼此也好了,又讨了老太太的喜欢。” 贾琏在这时候,本身就有和凤姐和好的意愿,才会顺水推舟。如果贾琏不喜欢凤姐,他是不会把“彼此也好了”放在考虑范围内的。 凤姐看似占尽上风、受尽宠爱,但已埋下祸根。贾琏事后总结:“你还不足,你细想想,昨儿谁的不是多?”双方都有错,并且是凤姐错更大,但贾琏让步,已经埋下了矛盾根源。 “奶奶,你死的不明,都是我坑了你!” 这时候贾琏对王熙凤,已不是“不喜欢”,而是喑怀恨意可。但在这之后一段时间,夫妻还维持着表面的和谐,一起偷贾母的东西去当,一起应付邢夫人的敲诈,一起应对宫里太监的勒索。为什么没有马上爆发?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找着主文的相公,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为三千两银子拆散人家姻缘,害死两条人命。问题是“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这样的事不知干了多少,都是以贾琏的名义,而贾琏完全不知道。 为了败坏尤二姐,王熙凤挑唆尤二原来的未婚夫张华告诉,又派人去杀害张华父子。同时,又敲诈了贾珍父子五百两银子。而贾琏只知道她暗害尤二姐,还不知道有关张华这一系列罪恶。 等这些罪恶都曝光出来,尤其某些涉及法律的事情,可能成为贾府败落被抄家的一部分罪名。到那个时候,贾琏就真的“不喜欢”凤姐了。不仅是“不喜欢”,恐怕都要杀之而后快了,于是才有“一从二令三人木”,被休逐的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