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宁可相信母猪会上树,也别相信贾雨村“重情重义”。——如果真的重情义,那是甄士隐无偿赠送的银两冬衣有情义呢,还是娇杏回头看见眼有情义呢?为什么贾雨村不报甄家之恩,还从封氏娘子身边,把仅有的两个丫鬟之一、也是封娘子最后的伙伴夺走? 贾雨村是最无情无义、忘恩负义、趋炎附势的文人。娶娇杏,不是为了救娇杏于水火,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炫耀心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需要一个曾见证过他“贫贱时的事”的人,来见证他现在的发达富贵。 张爱玲《连环套》里有这样的描写:
见证过贾雨村“贫贱时的事”的人不少,甄士隐夫妻,做过小沙弥的门子。但是甄士隐娘子需要贾雨村替她寻找女儿,门子则可能向贾雨村“居功”,提出种种要求。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以贾雨村的苛吝,当然不愿意为从前的恩惠付出代价。所以他把门子“远远的充发了”。 又要见证人,又不肯付出代价,那只有把见证人变成自己人、变成自己的妻妾,夫妻一体,夫贵妻荣,就不需要额外付出代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