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春暗中维护生母,赵姨娘真的不领情?她们只有矛盾毫无理解吗?

 栖鸿看红楼 2022-08-31 发布于山西

探春对生母赵姨娘,多少有点儿“怒其不争”的意思,但是血缘是快刀也割不断的,探春再向王夫人靠拢,也无法泯灭她是赵姨娘亲生女儿这一层背景。

以探春的要强上进,对自己这不堪的出身,肯定是很不满意的。但是赵姨娘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也不能毁尸灭迹、让她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吧?

既然不能消灭她,探春有时候,就不免要明里暗里维护她,是出于母女之情也好,是为了不拖累自己也好。反正,探春并不是不理不睬不管她的。

怎样维护生母?咱们可以举个例子。赵姨娘跑来找探春闹事,替自己的弟弟赵国基争取多一点抚恤金。多争一点儿银子还没什么,赵姨娘的理由是“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意思是袭人母亲的抚恤金四十两,比自己兄弟多一倍。

但是袭人是“外头的”,所以惯例要给四十两。给赵国基只有二十两,并不是因为赵姨娘地位不如袭人。探春解释之后,又加上一句:“也不但袭人,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人,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暗示着袭人不能跟赵姨娘比高低,只能跟贾环将来的屋里人同等。这一来,无形之中抬高了赵姨娘的地位(长辈),还把贾环跟宝玉放到平等的地位上来。

在荣国府里,贾环的地位当然不能跟宝玉相比。不仅是因为嫡庶,也因为贾母的宠爱,以及宝玉的性格,种种因素。但是探春作为当权的“幼主”,说一句“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人,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就定下了基调:在公开的大事上,贾环将获得与宝玉同等的权利待遇,否则就是不公平了。

和贾环的权力待遇相比,赵国基的二十两银子,真是九牛一毛。舍小得大,这还不是替生母考虑、暗中维护赵姨娘母子吗?

这次交锋,以赵姨娘的全面败退而告终,但也把探春气了个半死。那么赵姨娘是不是真的不领情呢?不是的。

我们只看到赵姨娘抱怨“我肠子里爬出来的,我再怕起来!这屋里越发有的活了!”,似乎对探春十分不满,又畏惧、又不肯承认。

但是,在赵姨娘斗芳官那一回,赵姨娘怎么骂芳官的?“好不好,他们是手足,都是一样的主子,那里有你小看他的!”

其实这件事的起因,是贾环向芳官讨要蔷薇硝。少爷向丫鬟要东西,的确是不自重。“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也难怪芳官瞧不起他。但是赵姨娘绝口不提贾环要的蔷薇硝属于谁,而只拿芳官的身份做文章,只强调贾环和宝玉“都是一样的主子”,只追究芳官不敬主子的罪名。能有这样的智慧,你说她不是暗中受了探春的影响吗?

要说赵姨娘和探春,的确是三观不合、八字犯冲,她们之间的矛盾分歧非常尖锐。但是再怎么尖锐,母女毕竟是母女,血缘是改变不了的。探春恼恨生母不争气、拖了自己的后腿,同时也在暗暗地维护她、提携她;赵姨娘又泼辣又粗鄙,但也能领会女儿的曲折委婉的善意,并且从女儿那里汲取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所以,在下一次,在与芳官争闹之后,探春一边生气,一边劝说,就给赵姨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不恕时,也只该叫了管事媳妇们去说给他去责罚”,赵姨娘就“闭口无言,只得回房去了”。

赵姨娘当然不是肯咽下这口气、自认吃亏的。她“素日又与管事的女们们扳厚,互相连络,好作首尾”的,比如跟林之孝家的就互通消息,熟不拘礼,有她们之间的交情。所以探春给她出的主意,是最有操作性的。

林之孝家的也是人精,当然不会像赵姨娘一样鲁莽出手、战而不胜、自取其辱。但是稍后几天,在宝玉生日的晚上,她借查夜之便,“唠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难道只是针对袭人晴雯麝月?难道没有涉及芳官?连她们的后台宝玉也一并批评了!

晴雯只抱怨林之孝家的“那里吃了一杯来了”,麝月只理解林之孝家的“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堤防着走了大折儿的意思”。但是什么是“走了大折儿”?难道赵姨娘和芳官等人的打成一片还不是“走了大折儿”?林之孝家的的提点里,没有这一层含义?

林之孝家的的女儿小红在怡红院受过气。赵姨娘挑唆林之孝家的来批评、“排场”怡红院,是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方案。如果——我只是说如果——林之孝家的的“排场”是因赵姨娘而发,那探春就是功不可没了。

人家母女之间,再三观不合,总还是有三分默契与理解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