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虚观打醮,王熙凤打小道士耳光,贾母温言体恤,她们谁做得对?

 栖鸿看红楼 2022-08-31 发布于山西

都对。

从王熙凤来说,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少妇,又是那样的贵族大家,突然来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异性,“一头撞在凤姐怀里”,肯定是惊怒莫名、愤恨交加的。

如果换成其他妇女,像秦氏丧礼时那些“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脚的,或有不惯见人的,或有惧贵怯官的”妇女,一听说贾珍进来就“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她们遇到这小道士“一头撞进怀里”的突发事件,也可能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反应。

但是凤姐“又展样,又大方”,当然不会失去反应。而以她的严厉与泼辣,也不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巴掌把过去,顺口骂出一句粗话来,正是她气急败坏的表现。

另一方面,前面邀约去清虚观看戏时,宝钗是拒绝的,理由是太热,但真正的原因是闺风严谨,不愿轻易出门离户。凤姐坚邀,解释并不热,而且说“咱们要去,我头几天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上都打扫了,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才是好呢!”意思是以自己的权势,足够营造出一个内外隔绝的清静环境。

结果呢,刚下车,还没进门,就有个道士撞到凤姐怀里来。不管是大道士小道士、成年的未成年的、有意的无意的,总是给凤姐打脸。王熙凤的怒气,一部分也来源于被打脸的羞恼。

贾母出面化解,是她的慈悲,符合老太太一惯为人,这并没有什么可说的。而“倘或唬着他,他老子娘岂不疼慌”,更显出老人的爱子之情——她与宝玉是祖孙,却有一份类似母爱的感情在内。

但,贾母也没有责备王熙凤。因为没什么可责备的。想想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一头撞在少妇怀里,如果这少妇不惊不怒、反倒温言体恤,那岂不是太轻浮不自重了?

贾母的怜悯,符合老太太的身份。而王熙凤的暴怒,则符合少奶奶的身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