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届水缘文学征文134#】那棵核桃树(散文)​||徐生斌(陕西)

 水缘文学 2022-08-31 发布于山东

【散文】

那棵核桃树
文/徐生斌
们老家蓝田县源镇村三组,在们三的中间段。那里原来是平整的土地也不知道是那年那月发水,东安台上面吹石头。于是这里就变成个石头滩。在石头滩中间,有一棵桃树。问村上的老,也记不是啥年月的。
这棵树长得也奇怪。它不是直着向上长,而是斜着长大的。由于那年那月发水把一两米树干埋了。我们小时候记事起这树就是这样横着长着。它枝繁叶茂,树干两个大人才能抱严。
在那贫穷的年代,一没有电,二没有什么娱乐工具。于是,爱玩耍的大人们便在这棵歪脖子树上用很粗的绳子做了一副秋千。用两根绳子拴在树干上,下面拴一个两头削圆,中间是一个板子形状的东西。大人立在上面荡秋千,我们小孩坐在上面荡秋千。这里就成了我们小孩子的乐园。平常两个人坐上去,后面两个人用力向前用力掀,慢慢地秋千就荡上了半空。
夏天的时候,到处都热,唯有这棵大树下,总是凉丝丝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为我们挡住了火热的大太阳。原来这里是个石头滩。队上人们修房子,就把这里的石头,大小都拉完了。勤劳的小伙子也把这里给弄平了。这里也有六七间房大小了。
在土地还没有下放到户的时候。每年队上一到挖洋芋的时候,这里就成了全队最热闹的地方。社员们把洋芋从地里挖出来,全都担来倒在这里,队长派人把大小挑的分开倒。挑点完成后,让会计算账,按人口,也按工分给各家各户过秤分。那时的秤需要两个劳力好的抬。两个人抬,一个人做秤。称好后一家一户写上大人名字,用洋芋压在洋芋上面。等到放工了,忙碌的大人才用笼,一担子一担子担回家。在那个年月,这可是全家的救命粮。
在那缺吃少穿的年月。这棵核桃树下,就成了我们小孩的快乐乐园。
随着土地下放到户,人们各忙各的。核桃树下也变得冷清了。闲叚无事,人们也去核桃树下拉拉家常。说说话。
自从我们家乡拉了电。人们有电视看了,也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慢慢地人们也把那棵核桃树给遗忘了。也忘记了核桃树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时光。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人们的遗忘。这棵百年的大树倒下了。那里又恢复了一片蓝天,每每行走到此处,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猛然想起,那也只有记忆。
虽然和我一起长大的兄弟,也在那棵树原地栽上了一棵新的核桃树。但再也长不出那棵核桃树的样子和形状了。
一棵核桃树,它顽强的生命力,为人们撑起了一片遮风挡雨的天地。
我怀念那棵核桃树。怀念我快乐的童年。
一棵树的生命力都那么顽强,何况我们人呢?那棵核桃树,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儿时的小伙伴,永远让我牵挂!
谨以此文献给过去难忘的岁月!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徐生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