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顺--旧州

 影行人 2022-08-31 发布于贵州

旧州古镇位于安顺市之东南面,距省会贵阳80公里,距安顺市区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旧州古镇被评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天宝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横跨于旧州东门外南门河上。桥为石砌,共有四孔,桥长32米,宽3米,为平桥。

原建于天宝桥上的扶风亭已平移至碧波广场扶风桥上,建在中间第三孔上,桥长9米,宽5米在桥两侧筑石墩构成桥面平台,再在四个石墩上各立一直径50厘米木柱,于上构建穿斗式四方楼阁,二层重檐,飞角凌丹,红壁黑柱,青瓦滴水。亭之窗棂皆为精凌细刻,鸠工齐整。

      1949年11月19日,人民政府接管旧州伪政权,然反动派势力不甘失败,匪“反共自卫救国军”围攻旧州。1950年3月13日,匪千余人发动进攻,欲抢夺安顺县政府征借支前存放于东街城皇庙的80万斤粮食。因力量悬殊,3月18日晚,我武装基干佯装撤出旧州,匪进占旧州,19日凌晨5时,基干团和增援的解放军151团二营回击旧州,经猛烈击战,毙伤匪150余人,匪溃逃,缴获枪支300余支,支前粮食平安运抵安顺。从此,匪患平息,巩固人民政权。

  明洪武年间修建的清元宫,如今已经是破烂只遗留下这面墙与里面的一间破瓦房。


  南街刘氏老宅原址为明代安顺城衙署,明成化中州治徒普定卫城(今安顺城),其州署改土州同署。万历三十年(1602年)撤州设府后,废土州同,衙署闲置。清雍正五年(1727年)移安顺府经历司分驻旧州,雍正七年修葺明土州同署为经历司署。后经历司移驻府城,其司署旋废。经过明清的历史变革,取消了这里的州府职能,衙署房屋出售与民间。

 刘氏在清末购得此宅,直到解放后被政府收归所有。现该宅产权归旧州政府所有,已投资建成“旧州客栈”。 

     今时的鲁宅,被装修成西式餐厅,院里的圆形古井水源源不绝往上冒出。

  孙家应该是当时比较有钱的一个大户,进到屋里,一个挺大的中院、阁楼。

  

  窗子的雕着“梅、兰、竹”。

  谷氏旧宅建于清中期,系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央委员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三兄弟袓屋,世人称“一门三中委”。为传统三合院,坐北朝南,设朝门一座向东,出朝门有2米宽石巷通往主街,院坝由青石板铺就,南面设有影壁。此宅为谷氏发迹之地,如今只剩下地基和残墙。

  

  

  

  

  

  

  

  古镇的道路基本都是石板路,有些还是至今仍然完好的古驿道。从鲁宅大井中冒出的井水,静静的流淌在这些明清建筑前,时间如流水,流水依旧,无限沧桑在古镇。旧州古镇不算太大,商业化程度也不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旧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