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并不只有一种标准

 是酱小油呀 2022-09-01 发布于浙江

看了九边刚更新的一篇文章,他说,小时候或者年轻时候的烙印,真的会伴随一生。

他说他们那一辈人,从小就被教育“不好好学习就得去放羊”,为啥呢?因为那时候条件太差,不是他家差,是整个社会环境都不咋的。所以从小开始,他就在“思想底层固件”上打了“放羊烙印”,主动牺牲了当前所有的生活质量,似乎就活着就是为了将来。

这样的心态,也使得他们那代人普遍没啥安全感,一辈子想的都是如何精打细算的省钱、存钱。虽然今天大家理智上都觉得应该不会回到以前那种一穷二白的状态了,但是心里那种由衷的恐惧几乎没法克服,总想存钱,有了存款才有安全感。

后面他也慢慢发现,其实不只是在我国,基本上穷过的人都是这样的状态。很难做到活在当下,总是习惯性推迟享受,甚至有不少人觉得享受生活有种负罪感。

我看到这段文字时,突然之间理解我爸了。

过去我总不大理解我爸妈,为啥到了这个年纪了还要那么辛苦的工作?明明已经有条件可以出去旅游玩玩享受了。

可现在想想,正是因为他成长环境太苦,所以才更觉得要“活到老,干到老”。

反观我们这一代,从小衣食无忧,没承担过任何责任和风险,长大了自然也就“事事想的开”。

或许,世界这么大,我们不能总以自我认知的定式去判断、衡量别人活得好不好、对不对,毕竟,生活并不只有一种标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