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学派(十):外科名家王玉玺从虚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仁和堂老军医 2022-09-01 发布于广东

王玉玺从虚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杨素清,柏青松,安月鹏

玉玺教授在总结以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亲身体会,在辨证治疗上重视“痛”的产生根本,认为其多为“虚中夹实,以虚为主”。

1.气之虚—益气通络之法

1.1病因病机

久病、重病、劳累过度等,可耗伤正气;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年老体弱,脏腑机能衰退,亦可致元气衰微。正气虚弱,无力鼓邪外出,余毒留恋不解,疼痛缠绵不愈。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缓慢,气血凝结阻于经络,而致“不通则痛”。

1.2临床表现

疼痛动则尤甚,皮肤色泽较暗,面色苍白或淡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声音低微,自汗,大便溏薄,舌质淡嫩,脉虚弱。

1.3方义分析

王老认为此证为因虚致实,非独用活血化瘀或益气补虚之所宜,故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原方出自《医林改错·下卷·瘫痿论》,是补气、活血、通络、去瘀的经典方剂,方中重用黄芪,甘温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瘀去络通;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赤芍、川芎、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并引诸药力达络中,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证可愈。

《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有论述,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正虚之人,脾胃受纳与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失于濡养,则可为疼痛的另一主要原因。故王老又常伍四君子汤,补益脾胃之气,脾胃健旺,则诸证除矣。王老标本同治,使气旺血行治其本,祛瘀通络治其标,此为妙哉!

2.血之虚—养血荣络法

2.1病因病机

导致血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血液耗伤过多,如各种出血、久病、大病之后,劳神过度,或虫积肠道等均可致阴血耗伤。二是血液生成不足,可见于脾胃运化和受纳的功能减弱,进食不足,或其他脏腑机能减退而致气血生化乏源,或因瘀血阻于络脉,影响新血化生以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血液亏虚,脉络空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而致“不荣则痛”。最虚之处,常为容邪之处,余毒留恋,疼痛则缠绵难愈,此疼痛的产生以“血虚”为主导。

2.2临床表现

隐隐作痛,或皮疹处有麻木之感,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肌肤干涩,口唇、爪甲色淡,头晕或两目干涩,心悸多梦,健忘,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3方义分析

王师认为,血虚为其疼痛的根本,治疗上以补血为主,兼以祛瘀止痛,予“四物汤”加减,奏以补血和血、祛瘀止痛之功。方中熟地黄作为君药,为甘温滋腻之品,具有补血滋阴之效,为补血之要药,当归为臣药,味甘辛,性温,善入血分,既能辅助君药以补血,又可活血止痛,《本草纲目》谓之“和血”,芍药为佐药,味酸性寒,入肝经,敛阴益营,养血柔肝止痛,川芎亦为佐药,辛散温通,活血行气,为“血中气药”,祛瘀止痛之力尤著,将其配伍到熟地黄、当归、芍药等滋补药中,可使其补中有行,补而不滞。此四药合用,于滋补之中佐以行气之品,动静相合,使其达到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之效。

3.阴之虚—滋阴荣络之法

3.1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本属热邪致病,热病之后,杂病日久,情志过极,可耗伤精津而致阴血虚弱,《内经》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老年人常阴血不足,或因在之前的治疗中,过用寒凉苦燥之品,均可伤及阴血,阴血虚衰无法荣养机体,而致筋脉失养,不荣则痛。王老认为此属阴虚为本,湿瘀成标,阴血不足,湿瘀阻滞于经络则痛,治疗应偏滋阴除湿之法,故王老应用《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加减。

3.2临床表现

疼痛常为隐痛,夜间较重,形体消瘦,皮肤干燥可有少量脱屑,盗汗,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口苦、咽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3.3方义分析

芍药甘草汤具有酸甘化阴、柔筋缓急之效,方中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缓补中,二药配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如此则阴液得复,筋脉得养,疼痛自除;并常辅瓜红诸药,活血散瘀,标本并治,湿阴同疗。从上述方剂可以看出,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时,往往需要内外沟通,内有气血阴阳之虚,外见寒湿瘀毒之实,如此一虚一实,法当合而治之,方可见王老的辨证思路可见一斑。

4.阳之虚-温阳通络法

4.1病因病机

久病损伤,年高而命门之火渐衰,或由气虚进一步发展,可致阳气逐渐衰弱,久居寒凉之处,过服寒凉清苦之品,亦可伤损阳气,致阳气亏虚,机体失于温化,鼓动无力,血行不畅,瘀血等邪气阻滞于经络而致疼痛。王老认为其主要病因为阳气虚弱为本,由虚转实。故选用《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4.2临床表现

疼痛特点为得温则减,面色皓白或虚浮,畏寒肢冷,手足凉,口干口粘不欲饮,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舌体胖大质紫暗,苔白滑,脉沉滑或沉迟无力。

4.3 方义分析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上治疗阳气不足、阴血凝滞之血痹,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脉、调畅营卫之功。王老认为本病本证的病机与其血痹的病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方中黄芪甘温益气,生姜助桂枝通阳行痹,芍药和营理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五药相合,温、补、通、调并用,共奏益气通阳、和营行痹之效。《金匮要略新论注》亦曰本方“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此为王老异病同治辨治方法的具体体现。

4.4 特色疗法

临床上对于阳虚之型,除内服中药外,王老善配合火针疗法,此法操作安全,缓急止痛的效果明显,可将滞留在肌肤内的湿热火毒直接快速地引出体外,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火针疗法乃针刺和艾灸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其通过将针体加热,将火热之针体直接刺入皮肤,快速进针,随即出针,可温补脏腑之阳气驱寒止痛,具有激发经气、行气活血、通经散结、以热引热、泻火解毒的效果。正如《针灸聚英·火针》记载:“盖火针大开其针孔,不塞其口,风邪从此而出。”“火针亦行气,火针惟借火力,无补虛泻实之害”。王老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上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表里寒热虚实同治,而一举见效。

附:王玉玺,男,1943年11月17日生,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考入佳木斯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学习,1975年至1976年黑龙江省离职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1978年考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先后从师于中医外科及中西医结合外科名教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疮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科委员会常务理事,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科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