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陕西平利 / 李尚海 《喊魂》

 九州作家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李尚海,陕西平利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习作,多篇作品被收入《散文百家鉴赏》《校园青春散文诗选萃》等文集。2005至2016年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序列》《溪流如此》。

喊魂

李尚海

大巴山山里的名堂多着哩!一些古里古怪的习俗,千百年来不曾变更,至今仍为常事。这些怪名堂,我印象最深的是喊魂。

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喊过三回魂,也不知我有多少魂魄,那样爱失落,又那么耐喊。一回是冬天不幸落水,地点就在家屋山头的水沟边,事发之后,母亲每日傍晚,就去那沟边,用竹捞滤子舀水,一边喊着我的乳名:“富赢回来哟!回来哟!”关于“富赢”这两个字,当时我是不懂的,现在当然理解了,大概是期望我富有和赢仗,据说那是我祖父的良好意愿。

然而,自我记事以来,三十几年中,同小伙伴们干仗,一次也没有赢过,因为他们比我肥胖且机灵。上学后,考场上同先生较量,也一次没赢过,总败在老头儿的手下,若是让我出题考先生,或许可以赢他的。闲话扯远了,还是回到喊魂一事上吧!母亲那次可能把我的魂儿喊回来了,后来我活得好好的。

还有一次是在斜坡上玩耍,不小心翻了几个筋斗,其实皮毛未损,却吓坏了母亲,脸色煞白白的。又该为我喊魂了。这回喊的程序不同于上次,时候是在晚上,待我上床睡觉后,母亲拊掌捶打床沿,捶一下喊一声:“赢儿回来哟!赢儿回来哟!”夜黑洞洞的,又不曾点灯, 魂儿是怕灯光的。黑夜加上那怪声怪气的喊叫,真让人毛骨悚然,若是真有魂儿的话,恐怕会吓跑的!

这年我已三十来岁,假期回到母亲的身边,母亲显然已把我当成大人了,只管象待客一样待我,什么都由我。但是有一件事,她是不由我分说的。那就是又要为我喊一回魂。理由是:看我羸瘦得风可吹跑的样子,断定是前年在安康大洪水中(1983年7月31日)失了魂儿。我既已成人,实在不好意思同母亲争辩什么了,想到平时远离她老人家,谈不上什么孝敬,这点小事难道还不能顺遂母亲的心意么?如果违拗,显得太忤逆了,太伤老人家的心了。于是我默许了,听凭她的安排。母亲很高兴,这次不是她亲自喊,而是忙碌着费了半日的时光,请来了一位我们山里远近闻名的先生。

这先生,我是认识的,先前他也跟我父亲一样,只知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种几棵包谷点几窝南瓜糊口的老实农民。不知道是得了什么道法,竟能为人招影子喊魂了,真是奇迹。

黄昏时,喊魂的仪式便开场了。

堂屋神龛下,设一香案,案上放着一个盛满灶灰的白磁碗权当香炉,插上三柱檀香。点燃之后,香烟缭绕,倒有几分神秘。香炉前,置一方令牌和一副羊角卦。案前,生了一堆木炭火,火中煎一盛着菜油的汤勺,勺下放着写有我生辰八字的纸卷,着人用吹火筒猛吹,火上有油,油热起火,红光满屋,煞是气派。先生又是念咒,又是卜卦,又是烧纸,前前后后,进进去去,忙得不亦乐乎,加上大热天气,他灰白的脏衫都湿透了。最后先生捉来一只公鸡,一口咬破鸡冠,鸡血便滴了下来,他蘸血画符,那黄表纸上画了些什么符,我一概不能认得。先生一边乱画一边唱道:“XXX生于某年某月某时三魂七魄回来无凶无险天罡地煞雄鸡抵煞”反反复复就哼唱这么些词儿,不知这些话合不合语法规范和韵律平仄,将来只待研究语法和音韵学的先生去考证了,就是这么几个词儿,唱得先生满口白沫,喉头生烟。

我差点笑出声。但为尊重人家的劳动,只在心里笑笑而已。心想,先生也真有本领,敢于与阎王爷对阵,因为据说人的魂儿是阎王爷掌握着的,他要取谁的魂儿,谁敢不从,而先生偏要从阎王手中抢抢夺夺的,也太大胆了。

我的想法太危险,先生不是神么?他若知道我的心思,知道我这般的不虔诚,他还肯出力么?还肯冒险拼命为我从阎王爷手中夺回我的魂儿么?再者,倘这一层意思被我母亲晓得了,她又会怎样的惶恐哟!幸好母亲是个凡人,此时还不曾知道我的心思。她虔诚恭敬地一会儿递烟,一会儿斟茶,先生功课做满后,母亲还炒了几大碗腊肉!吃得先生嘴角流油。又劝他喝了几盅包谷酒,成了醉仙,青光满面,飘飘然。

我不知道我的魂儿真的丢了没有?也不知道先生这回为我招回了没有?但我却深深领略到了慈母的一片心意,凡天下的母亲,总是想尽办法疼爱自己的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