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津 / 林燕 《​中华崛起 壮志少年》

 九州作家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笔者林燕,女,1984年10月出生,汉族,天津市人。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中共党员。自小热爱古典文学诗词、古典音乐、中国象棋。现为中国象棋协会棋协大师。有多篇文章刊登在报刊和微刊。

中华崛起   壮志少年

笔者 林燕

李白曾言:“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诚然,国家崛起靠的便是壮志少年,但壮志少年不应只是一句空话,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字句,而是要真真正正落到实处,是当代少年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华崛起的宏伟目标。

壮志少年,是一个国家最为珍贵的宝藏。他们自身蕴含着无限的潜能,他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他们保民族希望、救国家危亡,他们的壮志宏图是国家崛起最为强大的力量。他们用学识力挽狂澜,他们用技术造福一方,他们用精神洗礼众生,他们用坚持挽救希望。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华崛起才有了希望。

中华的少年精神,从远古流传至今。晋有孙康映雪读书,汉有孙敬悬梁刺股。就是这样古时流传的故事,给了当代无数青少年自强自立的方向。他们怀揣着报效祖国的雄心,铭记理想,奋勇拼搏,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自身的特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古来陈胜吴广起义,立下了少年最壮志的梦想。战国时期的使臣甘罗,十二岁便能游说各国,为战国时期的短暂和平做出了贡献。晋朝时期的荀灌,十三岁便能突出重围,千里送信,挽救了一场战争。

世人敬仰的周总理生于忧患潦倒的旧中国,心中谨记中华不振的屈辱,一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终靠自己的实力为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选集》的编辑者田家英同志出生在贫寒的家庭,在青春灿烂的年华义无反顾地加入抗日救亡运动,于文史的苦读和笔耕不辍之中得出了人生的感悟,最终成才。十五岁的李四光毅然剪掉自己的辫子心无旁骛投身于地质研究中去,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年少的詹天佑背井离乡、潜心学习,在学成之后不受国外高薪诱惑毅然回国,为修建属于中国自己的铁路奉献了一生的年华。

而当代青年,生逢强国时代,肩负强国使命,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传承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奋勇投身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奋力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自己手中变成现实。这是当代青年千载难逢的历史荣光,更是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壮哉我中华少年!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中华少年都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爱国爱家,自立自强,不忘初心,努力向前,实现人生的理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梁启超先生的话,如今想来确实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