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山东临沂 / 薛清文 《​ 狗屠》

 九州作家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薛清文,山东蒙阴人,中学高级教师。青年时期喜散文诗歌,文风细腻沉郁,作品散见于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地方报刊,加入临沂作协青年诗人协会,后因工作忙碌辍笔,读的多,写的少,文多短小,用词必工。小说倾向于散文化叙事,极尽铺陈之能事,结尾处触碰灵魂、撩拨情愫。小文娱情,多为故弄玄虚,读者无需认真。

狗屠

昔有三牲,大者牛、羊、豕,小者鸡、鸭、兔,盖富贵者,得享三牲之美。道教谓獐、鹿、麂为玉署三牲,乃神仙所享。此番者,必非市井困乏者所能得享也。由是,民间屠狗自古盛行。

狗,犬小之谓也,犬,狗大而谓之者。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狗类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

皆因五谷短缺,豢养豕之靡费,退而养食犬,以其体肥供馔。乡间野狗,人得而烹焉,亦有游僧,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如济公者,不乏其人。

古者有狗屠焉,其业虽甚卑贱,其间亦有脱颖而出者。战国聂政鼓刀而屠,得甘脆以养亲,诚避仇而隐于屠者之间尔,待母死,以义行刺韩傀,剜目绞肠自戕,事成而身死,险成无名之辈。再如汉将军樊哙,狗屠也,亦改屠人,以其勇,多战功,虽拜相封侯,终见嫌疑,死于非命。此皆好狠斗勇之徒也。

至宋,徽宗肖狗。大臣范致虚谗曰:天下屠狗成风,食狗成瘾,于命不吉,于江山社稷不利。遂严令禁食,拨府帑两万钱,奖励线报。禁令容易,然庶民本性难移。狗屠改羊屠,私下以屠狗为主业,此典“悬羊头卖狗肉”之由来也。及至徽钦二帝北狩,屠狗之风愈盛矣。设以屠狗之刃怼胡马,以屠狗之勇屠金人,二帝焉有不还之理?

屠狗,先以骨肉诱至门缝,以门夹之,以绳套其颈,引而坠于树。则其引颈怒目,哀怨忿恨,其状甚惨,其声甚苦。其踹蹬即久,至渐无声息,以利刃刺其颈,则黑血扑地。

世人嗜狗,然疯犬之病,甚于河豚之毒。余亲见一妇人,染狂犬之灾,遍体僵曲,面目狰狞,手足无状,纵绳索加身,亦难控制。自啮其指,骨肉碎裂,血肉模糊之状,惨不忍睹。绳索入肉寸许,入殓之时,皆以利刃方得解脱。

今人之于狗,存天地之殊。

爱时置于暖榻之上,华服美食,事之如父母,待之如骨肉。厌时脚踢来去,弃之街衢,任其流浪,自生自灭。近年爱犬人士舆情日炽,节庆稍事收敛。然遍布城乡大街小巷,林立之店铺,多以狗屠姓氏冠名。而出入之饕餮君子,几见庖厨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