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上海 / 陈奋 《西湖同学情》

 九州作家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作者陈奋,上海天山中学67届初中毕业,1970年7月去黑龙江孙吴县兴北公社西南屯插队落户。1973年入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1976年执教于黑龙江伊春市教育学院。后调转到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入江苏师范大学进修三年,高级职称。于修辞学领域首次提出矛盾修辞格和复比修辞格,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散文和学术论文,主编过几本书。

西湖同学情

陈奋

        莺飞燕舞时节,上海同学携南下旅游同窗共10人赴杭州游玩。三天来,十个人的吃住、游西湖的费用,杭州的三位同学全包了,还每天派车辆接接送。其热情令游客侧目,令山湖增色。

        漫步西湖,岸边杨柳依依,莺啭燕啼;湖中碧水粼粼,涟漪推金泛银。碧波浩淼中的对岸远山,虽不高大,却连绵起伏,宛如西施弯弯的峨眉。西湖之美,在于柔美,却也不乏壮美。每当薄謩冥冥,微风鼓浪,澎湃而来。气势虽不及钱塘江之水疾如奔马,声如轰雷,也不及长江水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却也壮观。西湖集柔美与壮美于一体,令人拍案叫绝。

        与西湖相媲美的是西施,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脍炙人口。西施之美,国色天香。这位沉鱼落雁中的沉鱼,在江边浣纱,鱼儿惊艳她的美貌,不敢与之比美,全都沉入水底。就连她因心口疼,手捂胸口,微蹙峨眉,也引得东施效颦。西施之美,不仅在容貌,也在于大义。她以柔弱之躯,肩负起复国之重任,舍身饲虎。无怪乎成语将她与王昭君并列,构成沉鱼落雁。西施集柔美与壮美于一身,使人击节赞叹。

        我们边走边聊,不时驻足眺望,拍照留念。女同学们唧唧喳喳,跟树上的鸟鸣相应和。这些当年的赛西施,如今已是美人迟暮,不变的唯有嗓音,唯有童心。我们这批同学同西湖、西施一样,集柔美与壮美于一身。浙江工商大学赵荣光教授著作等身,光诗就写了一万五千多首,出版了十本诗集。他创办的杭帮菜博物馆是对杭州的一大贡献,令中外瞩目,令游客动容。他的教学成绩亦斐然,国内外的一些知名学府也邀请他去讲学。他还经常亮相于中央电视台,讲解古今食文化。壮哉,西湖之辽阔,不足以与之媲美!他也不不乏柔情,我们到达的第一天,他因担任所长,白天实在走不开,但晚上即盛情款待同学。接下来的两天,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全程陪同我们游玩,还赠送同学诗集、墨宝,冒雨送我们去车站,与同学一一告别。

        彭春洁同学更是以病弱之躯热忱招待同学,她得过脑梗,还在治疗恢复中,却对同学嘘寒问暖,并定了丰盛的酒宴为我们接风。告别宴的地点离她家较远,她也坚持参加。其情之真,其意之切,令同学们热泪盈眶。杭州三同学中,一人忙,一人病,繁忙的事务全由贾晓伟柔弱的双肩来承担。每天车辆接送,她指挥倜傥,每天游玩酒宴,她安排得当,她将西湖的春风吹到了每个人的身上。贾晓伟巧笑嫣然,人美心美,为北方生病的同学送去冬虫夏草,为南方游杭同学捎上西湖龙井,她将西湖的美烙印在同学的心里。美哉,杭州同学心灵之美,美于西湖之景,美于西施之颦!

        南方同学也不乏柔美与壮美,南方的同学都曾在北方下乡、工作,几个北方的同学现在随孩子在南方定居,他们有燕赵之豪爽,南国之婉约。上海同学陈土平听说有个同学的孩子失业,立即答应将一批货物无偿赠送,并介绍客户,以帮助他创业。柔美与壮美,不仅表现在慷慨解囊上,表现在谈吐和气质上,也反应在品行上。人之相处,不免有摩擦,有矛盾,在过去七斗八斗的年代里,就更多了一些。有因爱生恨的,有入党等欲望没得到满足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倘若一味纠缠过去,必将身陷过泥潭而不能自拔。

        西湖水之所以一碧万顷、不腐不臭,在于不断地用钱塘江水替换。如若不替换,西湖早就成了死水、臭水。人也需要不停地吸进新鲜空气,吐出二氧化碳,在吐故纳新中成长。浪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也荡涤了污泥浊水。我们同学之间,大多在龙卷风似的旋转中浪弃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南方同学更是视个人恩怨为敝屣,没有谁耿耿于怀,没有谁睚眦必报。其心胸,堪比西湖之宽阔,堪比西施之美丽。

        毕业四十年之后的聚会,有北京和杭州两处。北京聚会,我写了篇赞颂,全文如下:

      毕业四十年,北京来相会。没有激越的旋律,没有轻盈的舞步。唯有心的跳动,情的交融。倾盖的交谈如沐春风,如饮甘泉。绽放的笑脸如百花盛开,如阳光灿烂。同学们推杯盏以祝愿,诵诗歌以佐餐。壮哉,唯天为大,唯友情则之。

       天不分东西,地不分南北,天各一方的同学们凭借现代交通工具和一腔热血,将天涯视作咫尺,将困难变作反掌,只为同学情,寒窗谊,千里来聚会。北京的同学不辞劳苦,为聚会殚精竭虑,精心安排,使同学们宾至如归。春风微醺,情意更浓。此情此谊,当浮一大白。

        四十年之相聚,把酒话当今,笑语忆往昔,携手赴未来。燕京之飞鸿影下,一群与共和国同岁月的花甲、古稀老者,依旧桃花笑春风!

       北京的聚会是热烈,杭州的聚会是热忱。热烈,浓缩了北京长城之壮观;热忱,释放了杭州西湖之优美。在几个月前的北京聚会期间,东道主白永昌、张淑珍夫妇将二十多个同学三天的住宿费、伙食费全包了。他们只是普通教师,却将动迁所得一千万元捐给教育事业。热烈与热忱,是南北聚会的两大特点,展现了主人的风范、豪爽与热心,值得大书特书,值得放歌一曲。

        赵荣光教授说:“同学聚会,要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啊,我们曾走过泥泞,我们曾奋斗搏击,我们也曾有过斐然的成绩。今后的退休生活,我们应互勉互励,用鲜花铺就路基,用晚霞染红天际。

        西湖之美,在湖,在景;西施之美,在貌,在义;同学之美,在心,在情。西湖集柔美与壮美于一体,西施集柔美与壮美为一身,我们亦兼具柔美与壮美。

       美哉,西湖;美哉,西施;美哉,同学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