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临沂 / 张文和 【小说连载】/ 《新红日​​ 第四十二章 釜底抽薪》(孟良崮战役新编)

 九州作家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张文和,山东省蒙阴县人,中共党员,公务员,已退居二线。曾发表长篇小说《亲历第一王牌军的覆灭》和《蒙山参娃》、《天马斗黑龙》、《朝仙桥的传说》等民间故事。


新红日

张文和著

      我的小说,希望您喜欢,更欢迎您批评指正,或提供相关史料。有能帮助联系或愿意资助出版、改变电视连续剧的领导、企业家朋友,我会积极响应您的要求,为您做好宣传。您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和鼓励。愿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做出一点贡献。联系方式18669315169微信同号。

第四十二章  釜底抽薪

上午10点20分,在南面布置的警戒哨传来消息:敌人已越过沙汀峪,距此还有3公里。孙大运马上传令:“各部注意隐蔽,没有命令任何人不能暴露目标。”

又过了约一刻钟,敌人的运输车队才慢慢驶入解放军埋伏区,跑在最前面的车辆在经过大沟底时,加大油门提高速度,全速向北坡冲去,车后冒出一股黑色浓烟。随着坡度越来越陡,速度也越来越慢,到了急弯处时,已比行人快不了多少。

眼看跑在最前面的车辆慢慢来到大树下,随着几声地雷的爆炸,两棵大树先后砸在了车顶上,罩棚都砸趴了。下边地雷炸,上边大树砸,这辆车也就原地趴了窝。坐在车里的20多个敌人,被下面的地雷一炸,还没回过神来,紧接着又被头顶的大树一砸,已经死伤了好几个。

解放军埋伏在此地的战士一齐射击、投弹,有一颗手榴弹正好落在了被大树砸趴的罩棚上面,随着一声爆炸,敌人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赶紧钻出汽车,趴在车底下向解放军还击。

最后一辆车上的敌人发现前面中了埋伏,赶紧下车想去支援,不料遭到埋伏在这里的解放军突然打击,也招架不住,纷纷爬到车底下负隅顽抗。不想正好趴在了地雷上,解放军战士一拉地雷,炸死炸伤5、6个敌人,这辆车也被炸趴窝了。剩下的敌人只好一边还击一边慢慢向坡下后退集中。

为了尽快消灭这些敌人,防止临沂或青驼寺以及费县城的敌人前来增援,解放军早早发起了冲锋,将两边的敌人向沟底压缩。当解放军战士冲锋到接近中间的几车辆时,一辆车调头准备往回跑,只可惜跑得非常慢,跟乌龟爬似的。解放军战士见状一阵手榴弹过去,就把这辆车也炸趴了窝。

由于路面仅容两辆车的宽度,这辆车与最后面的那一辆车就把敌人往回逃跑的退路堵死,其他车辆想跑也没处跑。敌人只好借助车辆的掩护负隅顽抗。

解放军战士继续往前攻击。敌人突然从中间的几辆车箱里伸出机枪向我冲锋的战士扫射,顿时就有几个战士死伤。原来狡猾的敌人在装运物资的车辆上隐藏了机枪火力。解放军战士迅速隐蔽,借助被打毁的车辆掩护,逐步靠近敌人,然后用手榴弹将车上敌人的机枪火力消灭。

这时两边的敌人都退到了中间那辆车附近。那辆车车箱用篷布封着,解放军知道车上有炮弹等弹药,不能再用手榴弹攻击,只能用枪向敌人射击,并一步步迫近和压缩敌人。

敌人仍然顽强抵抗,好几挺机枪压的解放军战士抬不起头来。副连长李继发原本是枣庄煤矿的修理工出身,对车辆性能有所掌握。只见他一闪身上了敌人抛弃的一辆汽车驾驶室,并招呼战士们爬上车箱。然后他把车的变速杆拉到空档位上,松开刹车杆,俯下身子,汽车就借着下坡的惯性慢慢向中间车辆滑去,最后与中间的两辆车直接连在了一起。

车上的解放军迅速向中间车辆上的敌人射击,打死了几个敌人,其余的敌人只好弃车而逃。

敌人见解放军两百多人前后包抄挤压了过来,知道抵抗不住,只好弃车向公路西边的大峪村边打边撤,妄图占领村子、或穿过村子爬上大柏山固守待援。不料正好被早已埋伏在树林里的解放军迎头痛击。敌人已失去车辆掩护,被解放军三面包围在村外空旷地面上无处隐藏,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除少数仍然负隅顽抗被消灭外,多数都举手投了降。

一军官模样的敌人见状,带领4、5个士兵仓惶逃到沟底,从桥洞下面钻到公路东侧,向东面的团埠子村方向逃跑。刚跑到村口,就被预先埋伏在这里的解放军一个排子枪就全部解决了。

战斗进行了不到1个小时就顺利结束。

这时阵地上的解放军赶紧打开红旗向山上挥舞,站在大柏山东南高岗上的孙大运看到后,马上命令两个战士站在山顶两侧,同时向南、北两个方向挥舞红旗。

提前发动好了的临沂、蒙阴、费县和沂水四个县、附近六个区的游击队和民兵以及支取民工,早就隐蔽在了大柏山南北两侧的山沟里,在红旗的指引下很快就聚拢到大峪村这边来,纷纷将缴获的粮食等物资分散运走,将俘虏押解到鲁南军分区指定的地点。

孙大运率领的新沂蒙独立营,将所有车辆炸毁,将道路和桥涵破坏,将缴获的四挺轻机枪和十六门81mm迫击炮,还有掷弹筒和大量炮弹及其他武器弹药带走。然后撤回了两边的警戒哨,按照华东军区和鲁南军分区的命令,向西北蒙山腹地撤退,并逐步向六纵刘德胜沂蒙独立营所在的黄崖崮靠拢,两个沂蒙独立营准备合并组建六纵沂蒙独立团。

我军民协力将战场打扫干净,并转移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敌人从临沂、费县和青驼寺派出的援军才姗姗来迟。他们生怕再中了埋伏,都不愿意往前冲,想法找理由敷衍搪塞、磨磨蹭蹭的拖延时间。

对于这次小小的大柏山伏击战,史料中少有记载,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我虽然没有亲身参加这次战斗,但记忆尤深。

这其一是因为情报是我截获的,其中自然有我的贡献。

其二是因为后来在进攻孟良崮时,我所带领的那个尖刀连,多数战士就参加了大柏山伏击战,其中就有我的搭档、原来的副连长、后来升任连指导员李继发,他在战斗间歇期间曾经详细向我讲述了大柏山伏击战的战斗经过及相关情况。

其三是因为大柏山伏击战虽然只消灭了敌人不足半个连的兵力,但却缴获了敌人大量的军需物资,可以说是给火头正旺的张灵甫及其整74师来了个釜底抽薪,大大减少了其火力后备,为之后解放军在孟良崮上将其全歼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对缺乏武器弹药的解放军来说,肯定是雪中送炭。特别是那些迫击炮和炮弹等武器弹药的缴获,正好是此消彼长,我们就是用缴获敌人的这些武器弹药,才又顺利夺下了敌人在垛庄的武器库,进一步断绝了张灵甫的武器供应,并在芦山和横山上用这些武器弹药压制住了整74师火力优势的。所以说大柏山伏击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取得孟良崮战役的最终胜利来说,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张灵甫得知给他运送的军需物资被共军劫走后,气得几乎发了疯,抡着拐杖大骂汤恩伯:“这个汤屠夫,简直就是一个怕死鬼。共军都被我们驱赶到鲁中山区了,临沂附近顶多就是一些共军的地方部队。而他却把整整一个整编师留在临沂保护他,运送这么重要的物资,他只派了一个加强排的兵力,这不是玩儿戏吗?真该死!”之后敌人再想向张灵甫及其整74师运输粮食和武器弹药等物质,就没有机会了,因为其后不到两天整74师就被十余万的解放军给层层包围了。

往期链接

1. 《新红日第一章 战局危急》2.《新红日第二章 飞夺主峰》3.《新红日第三章 礼葬灵甫》4.《新红日第四章 美丽家乡》5.《新红日第五章 慈父祥母》6.《新红日 第六章 初识恩师》7.《新红日 第七章 美好时光》8.《新红日 第八章 慈父遭匪》9.《新红日 第九章 父遭不幸》10.《新红日 第十章 偶救恩师》

11.《新红日  第十一章  剿匪未果》

12. 《新红日 第十二章 引蛇出洞》

13.《新红日 第十三章 端掉匪巢》14.《新红日 第十四章 机智带路》

15.《新红日 第十五章 歼敌立功》

16.《新红日 第十六章 临危受命》

17.《新红日 第十七章 妙计诱敌》

18.《新红日 第十八章 奋勇杀敌》

19. 《新红日 第十九章 顽强坚守》

20.《新红日 第二十章  里应外合》

21.《新红日 第二十一章  先敌制胜》

22.《新红日 第二十二章  喜结连理》

23.《新红日 第二十三章  内战阴云》

24.《新红日 第二十四章  缓婚参军》

25.《新红日 第二十五章  保卫临沂》

26. 《新红日 第二十六章  百里传令》

27.《新红日 第二十七章  战略转移》

28.《新红日 第二十八章  崮山设伏》

29.《新红日 第二十九章  阻敌增援》

30.《新红日 第三十章  支援恩师》

31.《新红日 第三十一章  破敌损招》

32.《新红日 第三十二章  水源被毁》

33.《新红日 第三十三章  坚守不退》

34.《新红日 第三十四章  大军压境》

35.《新红日 第三十五章  形势紧迫》

36.《新红日 第三十六章  山雨欲来》

37.《新红日 第三十七章  诱敌深入》

38.《新红日 第三十八章  截取情报》

39.《新红日 第三十九章  珠联璧合》

40.《新红日 第四十章  战役决心》

41.《新红日 第四十一章  巧妙设伏》




1.河南邓州 / 肖旺范 【散文】/《守望》

2.加拿大 / 于新初【散文】/《乡愁》

3.山东烟台 / 李晓艳【诗歌】/《我想,我是醉了》

4.江西上饶 / 吴书明【诗歌】/《参观上饶集中营随感(第一首)》

5.山东临沂 / 刘宝胜 【随笔】《邂逅一场冬季雨雪》

6.湖南株州 / 彭新平【散文】/《走进神农谷彩色水杉林》

7.山东临沂 / 张文和 【小说连载】/ 《新红日第一章 战局危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