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延安 / 杨文礼 【散文】/《静 趣》

 九州作家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杨文礼,陕西志丹人,陕西省委党校退休人员。

静  趣

杨文礼

可能是身体的原因,我喜静怕闹。最怕逛商场,接踵摩肩,人声鼎沸,人头攒动,我就心慌胸闷,浑身冒汗;就是没有顾客,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是心闹得慌,真正是眼不见心安静。我还有一个感受,常常躺在床上不入睡时,大脑最富有活力,思考问题,特别是构思诗文,布局谋篇,往往有妙想。等到起床后,就像快雨过沙滩,仅留一点印记,除非在想得正兴头上时,立刻起来找纸笔记录下来。这段时间,我进入写“趣”的状态,有一天晚上做梦时,突发奇想,构思成一趣,起承转合,谋篇布局,旁征博引,题眼精句,都已顺溜至极,几欲喷勃欲出,只差写出来就是了。早上醒来时还有印象,起床后,怎都想不起是啥趣来着,一整天苦思冥想,总觉得头脑里隔一层纱布,难以明晰。静能生慧,静动结合,外界越静,人的内心世界才更能活力迸射,文思如泉。 

静与学习和做人都有关系,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想守穷庐,将复何及!”依靠内心安静精神集中来修养身心,以俭朴的作风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晰,坚定不移;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诸葛亮还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都强调的是一个“静”字,获得成就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用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以动衬静,是诗人常用的手法之一。运用的典范是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春山之静,实则反映的是诗人的心静。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源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坠落。花落,月初,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像这种手法写静的诗句,俯拾皆是:“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赵嘏);“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白居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朱长文)。有的闹中取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还有:“万簌此俱寂,唯有钟磬声”;“深林人不知,明月未相照”;“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闹中取静,忙里偷闲,是一种生活智慧。明代的洪应明,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家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菜根谭》中指出:“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要做到临事不慌,就应当事先计划,静的时候要有主张,忙的时候要会求静,待人的道理也是这样。《中庸》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跆 。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待人做事要讲究方法,保持心境,学会求静,深思熟虑是关键。 

安静,平静,寂静,求静,关键在心静。心静是一种境界。人只要知足,便会心静如水。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风波。我们只能生活在世俗里,虽然繁杂浮华的世俗难得安宁,但平静能还我们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方幽静的心灵净土。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在纷繁中淡定心弦,心静时,过往的纠缠都能够搁置在一边晾晒,而你独享此刻宁静的光阴。古哲人讲,小隐在野,中隐在市,大隐在朝。我在工作、生活中,越是繁杂忙乱时,有时就想顿时屏闭一切,心入静地:听口是心非的大报告时,也正是进入内心世界最佳时机。讲任他讲,我思我素。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作家周国平讲,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老子主张“守静笃”,任世间万物在那里一齐运动,我只是静观其往复,如此便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这叫“静为躁君”。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以佛教的见地反观,我们生活中的确有很多麻烦都是由己而起。对所有的事情都执着,对所有的烦恼都招惹,即使早已风平浪静,我们还要坚持,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烦恼痛苦也因此而来。其实,耳烦、眼烦最后都归到心烦上来。心烦的“烦源”特别丰富。现代社会,烦心事儿少不了。生计的操劳、学业的繁重、职场的竞争、亲友的误解、他人的嫉妒等等,有人甚至美国大选、联合国换届、非洲难民等等,都会令他烦心。活人不自在,自在不活人。人活在世上不想被烦,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这烦来自何处何人,这烦是否是人们愿意接受,或乐于承受的。有些烦源是自身的心境。究其因,不外是欲望过多,追求过繁。样样都想得到,什么都不能舍弃,你就得做名缰利锁的奴隶,就会自制其烦。事烦心不烦,才是真修养。烦事人人有,放下自然无。内心的平静,是精神与灵魂的平静,一个人要做到心静,必须有丰富渊博的知识与善于使自己在浮躁或混乱的表象中保持自己;或者,有坚定的信念和虔诚的信仰,也能进入“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的境地。或者心细如丝,人淡如菊的人,钟爱淡淡的感觉,夜的静美,雨的飘逸,风的洒脱,雪的轻盈,都能使其进入淡淡的意境,似梦似幻,无欲无求,却又在隐约中执着于一份宁静,一份孤独,一份闲适。携一情怀,以婉约的曲调倾诉流年往事。或如云一般的向往,飘荡在每一个梦境中,非真非假,如歌如泣,在宁静的隐约中,执著着一种追求,一种梦想,一种豪壮,汇集成满腔情怀,用废一支支禿笔,倾诉着所思所爱,给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有流光溢彩,有艰涩苦辛——浓浓的滋味,淡淡的感受,在激荡热烈中进入宁静淡雅的境界。修改自我,就是修改世界。人生的境界,说到底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你走多远,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相,领略不到有韵致的风景。唯有心灵的安静,方能铸就人生的优雅。 

静是佛学的智慧,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当人们往内心静观时,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没有身体,没有物质,只有真实的能量存在,那就是我们的源头。只要不把自我当成这个肉体,就能明白我们的来处,真正能量才是万物的源头。最大的浪费是我们不认识自我的智慧,不明白自我拥有全宇宙的力量。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任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心境决定眼界,眼界映射心境。佛说: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心境也是一种养生方法。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老先生生前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长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来世人的向往与追求。究竟如何修炼,方家各有所见。南老认为,人,充满了多欲与好奇的心理。欲之最大者,莫过于求得长生不老之果实;好奇之最甚者,莫过于探寻天地人我生命之根源,超越世间而掌握宇宙之功能。由此两种心理之总和,构成宗教学术思想之根本。“一种学术思想,自数千年前流传至今,必有它存在的道理”。“所谓长生,就是'祛病延生’的引申,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知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快快活活的活着,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的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得的幸福”。“所谓不死,不是指肉体生命的常在,它是指精神生命的永恒。精神生命的主体,是超越于心物以外而独立存在的生命原始;它的作用和现象,便是现有的生理和心理的意识状态”。南老先生在书中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详尽简要,有兴趣者可以寻阅,笔者不敢妄加摘述。 

还有一本书,《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呼吸之间》,华夏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发行,32.9万字。书中引用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观点:“有人问我,当今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学是什么?我说就是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研究的气功!”中国佛教协会原主席、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赵朴初认为:“静坐气功,只是修禅的形式和基础,祛病延年也不过是修习禅观中的副产品,佛教并不专门提倡这些,并以之为目的,佛教修习禅观的目的是为了制心一处,参究真理,以期显发智慧,彻见法性,此即明心见性,解脱自己。”李谨伯先生认为,修炼的方法,实际上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表述,就是“静”。当然,静极是求动,两者是统一、不可分的。在人生界,动是绝对的,所谓静是动中之静。一个人要想练静的话,一定是在动中求静。静的对立面是气动,动的对立面是心境,人无时无刻不在动,所以要想真静,必须是动中求静。动的时候,应该心静,这才叫修炼。对“静”有兴趣者,应研习《呼吸之间》。 

本书后附录了中国科大前校长朱清时院士2006年12月在香港九大高校联手合办的“学艺兼修·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究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报告指出,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核能、镭射、电子技术等等,一方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中新网)北京2006年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懂。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1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朱院士指出,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有一段名言:在20世纪,一方面是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家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这就是说,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而“物质”究竟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施太格缪勒正是在这里看到了“20世纪的失误”。 

20世纪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开了物质的实体观的谬论。首先,相对论证明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既然质量不再是不变的属性,那种认为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既然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并非“实体”,物质也就不能再看做是实体。与此同时,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迅速深入发展。从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比原子核次一级的小粒子,质子、中子等看作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统称为基本离子,基本粒子是由一种更微小的东西——夸克构成的,20多年夸克至今未找到。粒子学家们的解释是:夸克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的粒子,它只能在束缚态内稳定存在,而不能在单个存在。不仅如此,迄今人们所知道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外,其他都是瞬间即逝的,也就是说,它们往往在诞生的瞬间就已夭折。为什么绝大多数基本粒子都如此短命?如何理解我们的物质世界就是建立在这瞬息即逝的“砖块”上? 

在20世纪后期,物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一一玄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更进了一步。什么是弦论呢?爱因斯坦在后半生中,一直在寻找统一场论,即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数学框架下描写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他渴望以前人从未成功达到过的清晰来揭示宇宙活动的奥秘,由此而展示自然界的动人美丽和优雅。他未能实现梦想,如今,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相信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框架,有可能把这些知识缝合成一个无缝的整体一一一个单一的理论,一个能描述一切现象的理论,这就是弦论。它正在实现当年爱因斯坦满怀热情追求的统一理论的理想。 

弦论可以用来描述引力和所有基本粒子。它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的弦的不同振动模式。宇宙弦的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质量和能量。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过去认为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的基本粒子,现在都是宇宙弦上的各种“音符”。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物理学到此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 

有人会想物质都不是客观存在了,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吗?回答是,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实在的。我们根据20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可以用关系实在来取代绝对的物质实体,即主张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每一存有者都以他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组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所谓“关系”者,“缘”也。“关系实在论”其实与佛学缘起说的基本思想一致。缘是许多配合条件,缘会不停的变化着。“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死”。 

总之,在21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真正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佛学认为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藏识海(又名如来海)是宇宙的本体。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风缘引起的海上波涛,换言之,物质世界就是风缘吹奏宇宙本体产生的交响乐。宇宙的本体——藏识海(如来海)本是澄然湛寂,随缘常往而不变的。因内外境风的吹荡,便使寂然清净的本体,随变为浪潮起伏,跟着生起七识的种种作用。由此波涛互相撞击,奔腾澎湃,便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了。须知世间种种色相,追溯根源,也都是由如来藏识一体的变相。这些物体和藏识,在本质上并非相异,可是当它们形成万物之后,却不能说与心识的作用是无异的了。譬如海水既然转变成波浪,波浪的形式与作用,和整个的海水便不同了;可是波浪的根本,还是由海水所转变而来的。由物的方面来说,万类的分齐差别(化分和归类)也都是从此一体所化生。由心的方面来说,七种识的分别作用,也都是由如来藏识所转生。又因心与物的和合,发生世间种种事情,于是本来澄清的识海,便永无宁日了。 

这里海水与波浪的关系,正是弦与音乐的关系。它们也正是物质世界与宇宙本体的关系。朱清时院士讲,当我弄懂了这个道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敬畏和震撼。读到这里,你可能感到:“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有人会说,引述这么多,与“静”何干之有?有关系,也是在安静的环境中,心脑活动的结果。 

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 

2017.7.21-22  

↓点此观看

《九州作家》会员专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