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疫情日记(0901)·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萧武在此 2022-09-01 发布于上海
成都疫情日记(0901)·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郑渝川       

9月1日,星期四,成都。

小区自8月25日封控,今天进入封控的第八天。
小区今天新增“3+1”。其实,受限于医疗资源不足,小区虽然前几日被划为高风险区,但没有开展入户核酸。所以8月31日0-24时的新增,其实是已经拉出小区的隔离人员中检测出的。

对此,邻居们有不同猜想。楼栋业主群内,有人认为已经不在小区的隔离人员,不应当“连累”小区累积“无新增”的时间。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本小区今天的入户核酸,其实是小区业主通过拨打成都的12345热线,向市级有关部门反映,而争取得来的。因为在现有的防控政策下,高风险区只有确保每日核酸,筛查出潜在病例,并因此累积“无新增”的时间,才可能迎来解封。

有趣的是,楼栋业主群内,也有业主坚持认为居民反映问题,根本不能左右有关部门的决策,没有意义,应该相信有关部门会安排统筹好一切。

群里好几位业主都在感叹有关方面给我们小区在8月26日发菜以后,就没有再投放过补给——这可能与网购购买渠道的畅通有关。仍然是上段所述的那位业主,发表看法认为,因为我们小区业主买菜买了很多,所以有关方面很可能是因为害怕浪费,所以就没来发菜。这种看法引发了针锋相对的驳斥。有邻居有点不给情面地驳斥说,逻辑关系搞反了。

几日前,孩子新入学的某初中的七年级家长群里,也有过类似争论。究竟,市民/家长,给有关部门或者街道办、社区,或者学校打电话,或是通过微信等其他方式反映问题,有没有意义?

反映问题,并争取问题解决,跟完全依照反映者的意愿解决问题,肯定不是一回事。所以,只要不是那种求全责备,既然“相信有关部门”,就要相信他们接到问题反映后,会急人之所急。之前,官方媒体多次推送过“成都12345热线”作为成都市网络理政平台,发挥联络官方与市民,促成困扰、愁盼、问题的解决,赢得市民积极赞赏的新闻。我以前也曾拨打过12345热线反映问题,次日就有街道、锦江区的有关部门回电反馈解决情况。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做信息不对称。常态化的社会治理,以及目前这种状况下的疫情防控,有关部门肯定掌握着最为权威的情况。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信息不对称。某些居民面临求医问药的问题,某些家庭缺少米面油菜,有人可能出现心理状态上的不稳定,还有人可能因为“社恐”不敢、不能通过网购补充生活物资,等等,越是这样,越要去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获得帮助,这同时也将帮助有关部门把工作做得更好。
“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

9月1日中午,成都市已经正式宣布全市静默,进行全员筛查,为期四天,到9月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