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三章 侈啬
2022-09-01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三章侈啬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治人事天的办法,就是“啬”即节省,爱惜精神不受损,节约
脑力不浪费。遵道而行,何须劳神,循理而为,不必深究。老子和韩非子的意思并不是不让人类探究世界与宇宙的未知,而是要让人类在自然规律与
社会法律面前不要再痴迷于“为什么”的研究,遵循就行了。如果你将精力与脑力研究为什么耕作要遵循二十四节气这样的问题,那就会得盲症聋症
狂症,随之灾祸将至。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很好,想明白就上天堂,想不明白就下地狱。佛祖教导众生要放下,放下包袱轻身上路越走越远,负重前行
越走越累,道理就这么简单,但能想明白、能放下的又有几人。我们总觉的累可又睡不着,其实是心累想得多。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机体虽累但心
不累睡得香,尤其在农耕文明时期,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和想法,一心只想把地种好,有好的收成,一家人有饭吃,那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心思。对于
现代人来说节省不就是一种美德吗,为什么要上升到治人事天的高度?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韩非子先讲了一下众人与圣人对“神”的态度,首先是“
众人之用神也躁,躁则多费,多费之谓侈。”意思是众人用神浮躁,浮躁就浪费,浪费叫做侈。我不知道这里的“神”是什么意思,不应单指精神或
是脑力,这里应该是人先天本有的本性,比如前面所说的聪明睿智四力,还有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无为之法(宇宙的运行规律)。众人对于“神”
的态度过于浮躁,是因为欲望在做怪,就像揠苗助长一样,不顾自然规律,自以为是行事。人心浮躁就会失去理智,破坏规矩,自然消耗就会多,这
就是浪费,浪费就叫侈。生活中的“侈”也是这个意思,凡是超越生活必须的消费都是浪费,就是侈。比如买生活中本用不着的东西,点了吃不完的
菜等。相对众人圣人则不一样,韩非子认为“圣人之用神也静,静则少费,少费之谓啬。”意思是圣人用神安静,安静就少费,少费叫做啬。圣人对
于“神”就比较理智谨慎,理智可以让人冷静,冷静可以让人做出正确的决定,按规矩行事,自然不会劳神费力,不劳神费力就叫节省。静,不争也
,其实,众人用神浮躁,是与神争,争对错与高下,这本身就是大错特错的事,人怎么可能与规律、法律相争呢?圣人遵道循理,不与神争,所以安
静。韩非子对于节省的结论是“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意思是节省作为一种方法,产生于大小规律。韩非子将节省上升到了规律高度,看来我们
一直在违背规律。节省相对的是浪费,浪费是人为,绝不是规律所然,天下所有的道理与规律没有哪一条是教人浪费的。大道致简,不会让人劳神费
力去理解,如果一个道理让人劳神费力就违背了“啬”的原则,它也不会是“道理”。【众人之用神也躁,躁则多费,多费之谓侈。圣人之用神也静
,静则少费,少费之谓啬。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圣人于道为啬,众人只需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就可,在现代社会这已是了不起的成就了。20190322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A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