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度尽劫波兄弟在|烈日阳光

 深溪虎堂 2022-09-01 发布于上海
事先声明,这是一部俄罗斯视角下的乌克兰东部背景电影,在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后。之所以选择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上个月看了一部乌克兰视角下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题材作品贝肖特。

每枚硬币都是有两面,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真的看清一枚硬币到底长啥样,那么最好把硬币两面翻来覆去都看一看,比起只看一面,显然更加靠谱。


故事的主线是一位阿富汗战争的退役老兵,试图带着家人从排俄情绪逐渐泛滥的乌克兰回到俄罗斯,却因为日趋严重的边境局势被迫滞留卢甘斯克。饱受战争摧残的他拒绝再拿起枪支,走上战场,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吧。与他个人命运相呼应的还有两个同样是阿富汗战场上下来的老兵,只不过曾经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兄弟变成了枪口相向,你死我活的敌对面,这个大概在战火纷飞的南俄大草原上并不稀奇,造化弄人。


和一般色调暗黑,浓墨重彩的战争片不同,如同片名烈日阳光所示,整部电影的色调都是异常明亮的,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部散发着活力无限,浓情蜜意的青春轻喜剧,而不是一部原本应该充斥着杀戮,血流满地,尸横遍野的战争片。


只是那些毫无预兆,呼啸而来的迫击炮弹,火箭弹会告诉你这是战争,那些前一秒还在互诉衷肠,憧憬未来,后一秒便已经血肉模糊,命赴黄泉的情侣会告诉你这是地狱,还有歌声戛然而止的少儿合唱团,肆意施暴的散兵游勇,熊熊燃烧的断壁残垣,片尾惊鸿一瞥的瓦格纳,若隐若现的大国黑手和广场上激情澎湃,高呼口号的年轻人,会告诉你这是一个真实的,残酷的,无可救药一步一步滑向深渊的乌克兰。


主角的命运并不难猜,他虽然竭力抵抗,但其实无力反抗,只是对于观众来说,这种明明知道结局,依然无法阻止,只能看着他被拖着被拽着被强迫着重新拿起了武器,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


和乌克兰人拍摄的贝肖特一样,虽然都是描写俄乌战争,虽然立场迥然不同,但是两部影片的内核都是一样,反战,才是判断一部战争片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志,任何鼓吹大肆发动战争,歌颂战争美好的,都是人渣。


看完这部电影,突然想起一个困惑自己很久的问题,就特意跑去请教了很多专业人士。有专门研究欧洲历史特别是东欧部分的专家,也有周游世界各国的旅游达人,当然最权威的还是一个货真价实,长居上海的乌克兰人。我的问题是,如果不开口说话,不穿特色民族服装,不佩戴任何识别身份的标志,外国人可以仅仅从外貌上分辨一个俄罗斯人和一个乌克兰人吗?


所有的答案都是一致的,不可能。熟悉中国的乌克兰人还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你可以从外貌上区别一个北京人和一个广东人,但是你没法从外貌上区别一个北京人和一个上海人,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差异更像是后者。


而且,他补充了一句,即使他们开口说话,如果都讲俄语,区别同样是微乎其微的,本国人或许有所察觉,外国人就很难了,他看着我笑了笑,就和你们说普通话一样。


度尽劫波兄弟在,看着他脸上混杂着些许无奈的沧桑,突然想起这句鲁迅的诗句,只是烈日阳光下的血海深仇,恐怕纵然是一家兄弟,未来也无法做到相逢一笑泯恩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